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对猪链球菌菌株进行鉴定,了解其病原学特征.方法 对菌株进行了菌落形态、生化鉴定、血清凝集、PCR 检测、16S rRNA 细菌种属鉴定、PFGE 检测和MLST 分型.结果 菌落形态、生化鉴定、血清凝集、16S rRNA 细菌种属鉴定,证明此菌株为猪链球菌2 型;经PCR 检测16SrRNA 和毒力基因均为阳性;PFGE 检测结果表明此株菌同3 株参考菌株相似性很低;MLST 分型属于高致病性ST1 型.结论 此次分离到菌株的为云南省首例人感染的猪链球菌2 型,是强毒力株.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云南省昆明市病毒性腹泻的病原谱特征,探索其流行规律,以期为病毒性腹泻患儿临床治疗及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因腹泻就诊的昆明市5岁以下患儿粪便标本,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核酸检测,检测轮状病毒、诺如病毒、腺病毒、星状病毒及札如病毒,并分析各种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共收集病例418例,男性患儿258例,女性患儿160例,男女性别比1.61∶1,男性患儿检出率为69.38%,女性患儿检出率为63.75%,男女检出率之比为1.09∶1。患儿主要集中在散居儿童及人口集中的托幼机构。感染科腹泻病毒核酸检出率高达83.43%。腹泻幼儿年龄主要集中在<2岁年龄段,1~<2岁年龄组轮状病毒核酸检出率男性达83.33%,女性达86.54%。轮状病毒、诺如病毒在冬春季流行;札如病毒、星状病毒、腺病毒春季高发;腺病毒在夏季高发。结论昆明市5岁以下婴幼儿病毒性腹泻仍以轮状病毒及诺如病毒为主要病原体,尤其要防范冬春季腹泻病高发期轮状病毒及诺如病毒引起的暴发及流行。应针对不同病毒发病高峰时间,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控方案,采用不同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探讨2016—2021年云南省手足口病CVA9型肠道病毒VP1区基因分子进化特征,为手足口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云南省2016—2021年各州市采集的手足口病核酸检测阳性的病例标本进行病原分型分析,通过细胞培养,富集病毒后进行VP1区基因测序,采用DNA/Star软件进行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比对和基因进化特征分析。用Mega 5.2软件邻位相接法和Kimura 2参数法构建CVA9的基因进化树。结果 云南省共分离到6株CVA9病毒株;CVA9毒株分布在4个州市,阳性病例均表现为轻症,年龄分布在7岁及以下年龄段,发病时间段主要集中在1—2月份。其中VP1区基因在11、12、18、84、132等位点氨基酸变化活跃。CVA9的10个基因组(A~J)之间的核苷酸差异率均大于15%,云南省分离的6株CVA9毒株分布在B基因组的G亚型。各CVA9株之间核苷酸、氨基酸差异率分别为15.75%~24.72%、1.39%~2.16%。云南省分离的6株CVA9毒株和国内云南、山东、浙江参考株遗传距离较近。结论 2016—2021年引起手足口病的CVA9病毒散在流行,与国内部分省市引起手足...  相似文献   
5.
目的明确2022年云南省某中学一起急性肠胃炎暴发疫情的病原和基因特征。方法采集这起暴发疫情中的学生和厨工病例的肛拭子, 使用诺如病毒GⅠ/GⅡ双通道核酸检测试剂盒定性检测。GⅠ和GⅡ阳性的样本分别采用引物G1SKF/G1SKR和MON431/G2SKR进行病毒扩增和测序, 通过在线分型工具及系统进化分析确定病毒基因型别。结果共采集58份肛拭子, 实验室检测阳性率为53.45%(31/58)。其中, GⅠ阳性样本22份, GⅡ阳性样本14份, GⅠ和GⅡ合并感染样本5份。31份阳性样本基因测序获得毒株序列22株, 包括诺如病毒GⅠ型15株, 其中GⅠ.6[P6]型9株、GⅠ6.[P11]型6株;诺如病毒GⅡ.4[P16]型7株。结论本起疫情由诺如病毒GⅠ.6[P6]型、GⅠ.6[P11]型和GⅡ.4[P16]型混合感染引起, 这是云南省首次在诺如病毒暴发疫情中检出GⅠ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云南省2009—2019 年手足口病重症的流行分布特点、病原谱构成及变迁,探索重症病例的影响因素。方法 手足口病病例信息来源于“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手足口个案,对重症病例的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进行描述;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重症病例的危险因素。结果 2009—2019年,云南省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占报告手足口病例总数的1.37%,年均重症率1.97/10万;重症手足口发病呈现季节性,高峰时间为3—8月,5岁及以下儿童占全部重症的97.71%,散居儿童高于幼托儿童,男性多于女性。感染EV-A71 的病例发展为重症的风险最高,自2013年起,其他肠道病毒的病原构成逐年持续增加。男性(OR=1.128,95%CI:1.083~1.175)、低年龄(0~12月龄,OR=2.279,95%CI:2.031~2.557;13~24月龄OR=2.326,95%CI:2.095~2.582)、EV-A71感染(OR=14.834,95%CI:14.122~15.583)、诊断时病程较长(1天OR=1.578,95%CI:1.459~-1.708;2天OR=2.709,95%CI:2.504~2.931;3天及以上OR=4.623,95%CI:4.294~4.978)与重症手足口病发病风险增加相关。结论 性别、年龄、病毒分型、诊断时病程是重症手足口病的影响因素,注重小年龄组儿童看护人的健康宣教,加大医护人员培训早期识别重症手足口病和EV-A71疫苗在偏远且病原流行州市的推广是防治重症手足口病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B型流感病毒HA、NA全基因序列,为流感防控提供支持。方法从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感实验室分离毒株中挑选代表株进行H A和N A全基因序列分析。结果发现Bv型毒株和标准株比有K129N、K80R、K48E的变异,其中K129N在120环区域,除2009年分离株外,其他Bv株均有75位点的变异。By毒株HA基因相同突变位点比较多,如N116K、S150I、N165Y、S229D、D196N等,云南分离株都有D196N的变异位点,增加了糖基化位点的可能性。研究发现所有的NA基因没有发生耐药性基因的突变,同源性相对比较高,但有基因重组毒株生成。结论云南分离株B型流感病毒突变位点多,并且有重组毒株生成,说明加强监测耐药株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云南省病毒性腹泻的病原谱,探讨其流行规律,以期为临床治疗及防控部门有针对性地制定防控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采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腹泻标本,分析病毒性腹泻流行病学特征,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核酸检测.结果 监测点共采集腹泻标本684例,其中男412例、女272例.云南省腹泻患者以散居儿童和幼托机构儿童为主.该次监测腹泻病毒检出率为51.02%,其中5岁以下患者腹泻病毒检出率较高.轮状病毒、诺如病毒在冬、春季节检出率较高,冬季分别为30.04%、22.61%,春季分别为26.77%,27.56%.札如病毒在春、夏季检出率较高,腺病毒在夏季高发,检出率为22.12%,星状病毒在各个季节均有感染.结论 云南省病毒性腹泻仍以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为主,冬、春季节高发,对轮状病毒感染应加强轮状病毒疫苗的接种工作,谨防诺如病毒及腺病毒的暴发.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云南省2009年至2014年B型流感病毒血凝素(HA1)基因突变及其抗原变异情况.方法将云南省2009年至2014年流感哨点监测医院采集的流感样病例咽拭子进行病毒分离,随机抽取12株B型流感病毒进行HA1基因序列测定,并对测序产物进行分析,通过MEGA软件进行同源性比对、构建HA基因进化树.结果 云南省流感毒株血清型和基因型鉴定有差异,可能是由于基因变异后量的积累量不够引起.在HA1蛋白的抗原决定簇的3个重要区域120环,150环和160环都有氨基酸的变异.云南省流感毒株在120环的131位置氨基酸变异为N131K,137位置B-Victoria系氨基酸发生了N137H的变异,187位置有2株发生了P187S的变异.结论 云南省的B型流感毒株在血凝素基因重要位置发生了多处变异,有和疫苗株相同的变异,也有不同于疫苗株的变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云南省、四川省、贵州省和重庆市腹泻病原流行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2015年4省市监测点对应哨点医院收集的腹泻病例特征,归纳分析4省市腹泻病原的构成情况.结果 腹泻病例约从每年的7月份开始增加,9-11月达到峰值,男性为女性的1.49倍,2岁以下病例占66.49%(3 489例).腹泻病毒和细菌检出率分别是30.90%(1 305/4223)和9.50%(364/3 830),寄生虫检出3例.四川、云南、重庆以轮状病毒为主要的腹泻病毒,分别占43.06%、56.90%和49.87%,贵州省主要是诺如病毒(38.18%).腹泻细菌病原谱贵州省和云南省以致泻性大肠埃希菌为主,分别占51.09%和76.30%,而四川省和重庆市是非伤寒沙门菌占优势,分别占50.41%和81.58%.仅病毒感染的腹泻患者占76.83%,细菌感染次之,病毒和细菌混合感染6.03%.结论 腹泻患者婴幼儿较多,病毒为主要病原体,应加强夏秋季节婴幼儿腹泻性疾病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