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23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儿科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新生儿患儿病原菌随时间区域的变迁规律、感染分布特点及耐药性情况,以期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儿科504例患儿临床病例资料及其痰、血液、导管及尿液等标本,分析病原菌特点和抗菌药物耐药性情况。结果504例患儿标本共分离出致病菌612株,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375株(61.3%),其中大肠埃希菌最多见,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其次;革兰氏阳性菌以表皮葡萄球菌为多,224株(36.6%),其次为溶血葡萄球菌。感染主要为新生儿肺部感染,共420例,占68.63%,以革兰阴性杆菌居多。感染部位不同致病菌特点不同,痰液275株(44.93%)、血液156株(25.49%)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导管102株(16.67%)以革兰氏阳性菌为多。时间区间不同病原菌存在差异,2016年期间,产ESBL、不产ESBL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率高达80%以上,使得治疗无效例数增加,应重点关注时间区域中病原菌耐药特性。结论 2014~2017年新生儿感染病原菌谱变化不大,前3位均为大肠埃希菌、表皮葡萄球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新生儿... 更多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募俞配穴思路的电子隔药灸联合腹针揿针法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方法选取眉山市人民医院2017年12月—2019年2月收治的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单纯采取盆底生物反馈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电子隔药灸联合腹针揿针法治疗,灸法采用自制的产后1号药饼对肾俞、脾俞、膀胱俞进行电子隔药灸,刺法采用腹针理念指导揿针埋针于中脘、下脘、中极、气海、关元穴位进行治疗。连续治疗8周后观察2组患者的1 h尿垫试验结果、ICIQ-SF量表评分、盆底肌肌力改善情况,评估2组临床疗效以及电话随访产后3个月和6个月的尿失禁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1 h尿垫试验漏尿量、ICIQ-SF评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盆底肌肌力评分均明显增高(P均<0.05),且治疗后观察组1 h尿垫试验漏尿量和ICIQ-SF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盆底肌肌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2%(37/41),对照组为68.3%(28/41),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电话随访产后3个月和6个月的尿失禁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以生物反馈疗法为基础,采取募俞配穴思路的电子隔药灸联合腹针揿针法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疗效确切,方便高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乳腺可扪及囊肿无水乙醇注射后服用三苯氧胺和单纯无水乙醇注射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 将B超筛查出的单纯乳腺囊肿患者随机分为无水乙醇注射治疗组48例和无水乙醇注射后服三苯氧胺治疗组54例,术后随访10个月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102例可扪及乳腺单纯囊肿,54例无水乙醇注射后服三苯氧胺组复发率14.81%(8/54),48例无水乙醇注射组复发率37.50%(18/48),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囊肿病史>6个月的患者,注射服三苯氧胺组和注射组复发率分别是35.29%(6/17)和78.57%(11/1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单个囊肿,多发囊肿,囊肿病史<6个月患者,两种治疗方法不影响复发率(P>0.05).结论 临床可扪及乳腺囊肿可根据B超检查筛选适合无水乙醇注射患者,注射配合三苯氧胺治疗可减少复发,乳腺囊肿病史>6个月者复发率较高.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评价益气生髓方治疗上皮性卵巢癌化疗所致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非盲临床研究方法,将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60例上皮性卵巢癌化疗后出现以白细胞减少为主的重度骨髓抑制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在化疗间歇期对照组采用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 stimulating factor injection,rhG-CSF)150 μg皮下注射q6-24 h,直至血常规恢复正常;研究组在使用rhG-CSF的基础上加中药经验方“益气生髓方”口服。监测治疗后下次化疗时白细胞总数(white blood cells,WBC)和中性粒细胞计数(absolute neutrophil count,ANC)水平,比较两组患者化疗后第7天和第10天WBC和ANC水平,记录化疗间隔时间、升白治疗时间和rhG-CSF使用剂量,检测肝肾功能水平,采用癌症生活质量通用量表FACT-G (V4.0)中文版评估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化疗后第7天和第10天研究组患者的WBC和ANC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益气生髓方”是缓解第10天中性粒细胞中重度减少的显著相关因素。研究组和对照组的化疗间隔时间分别为(22.31±1.25)天和(25.79±4.76)天,升白治疗时间分别为(4.67±2.11)天和(6.86±2.35)天,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hG-CSF使用量在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为(552.6±173.6) μg和(852.6±200.3) μ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肝肾功能损伤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FACT的量表总分、生理状况评分、情感状况评分和功能状况评分方面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益气生髓方联合rhG-CSF治疗可以有效升高白细胞,缩短化疗间隔时间和升白治疗时间,减少rhG-CSF使用剂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采用益气生髓方治疗并未增加患者肝肾功能的损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分析妊娠期高血压合并先兆子痫对新生儿结局的影响及治疗中的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259例妊娠期高血压合并先兆子痫患者新生儿为观察组,分析其一般资料及治疗方法,并与对照组500例健康孕产妇新生儿结局进行对比观察,分析其新生儿结局特点。结果观察组胎儿窒息、胎儿窘迫、宫内发育迟缓、胎死宫内、早期死亡的发生率(39.8%、51.0%、31.3%、1.9%、13.5%)均大于对照组(7.2%、12.2%、6.8%、0.4%、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子痫发生次数增多,新生儿发生窒息、胎儿窘迫、宫内发育迟缓的数量逐步增多,围产期病死率逐步提高。结论妊娠慢性高血压合并先兆子痫前期患者新生儿,孕婴围产期结局不佳,及早给予全面的产前检查,加强宫内胎盘功能监测,评估胎儿的成熟度,预防子痫,对新生儿需加强监护,积极治疗,预防并发症,定期复查监测,早期干预,以改善新生儿结局,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7.
三种不同局麻药腰麻最大运动阻滞效应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采用序贯试验评估罗哌卡因、左旋布比卡因和布比卡因鞘内注射后达到Bromage 3级的半数有效剂量(ED50),比较三种局麻药腰麻的运动阻滞效应.方法 腰-硬联合麻醉(CSEA)下择期行妇科手术患者99例,随机分为罗哌卡因组、左旋布比卡因组和布比卡因组,分别鞘内注射0.5%等比重罗哌卡因、左旋布比卡因或布比卡因,起始剂量均为7 mg,剂量变化梯度为1mg,鞘内注药后25 min内双下肢改良Bromage达到3级为有效.结果 罗哌卡因组腰麻产生最大运动阻滞的ED50 为9.62 mg,95%可信区间(CI)为9.16~10.09 mg;左旋布比卡因组的ED50为9.55mg,95% CI为9.01~10.11 mg;布比卡因组的ED50为6.08 mg,95% CI为5.39~6.80 mg.罗哌卡因最大运动阻滞相对效价比是布比卡因的0.63倍(95% CI 0.56~O.73).结论 罗哌卡因和左旋布比卡因腰麻的运动阻滞效应明显低于布比卡因,而罗哌卡因与左旋布比卡因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
剖宫产术患者蛛网膜下腔注射不同等比重局麻药的药效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患者蛛网膜下腔注射不同等比重局麻药的药效学.方法 拟在脊椎-硬膜外联合阻滞下行剖宫产术患者96例,孕37~41周,ASA分级Ⅰ或Ⅱ级,体重50~85kg,随机分为3组(n=32):布比卡因组、左旋布比卡因组和罗哌卡因组分别于蛛网膜下腔注射等比重0.5%布比卡因、等比重0.5%左旋布比卡因和等比重0.5%罗哌卡因.采用序贯法进行试验,初始剂量为9 mg,相邻剂量比为0.9,麻醉有效,则下一例患者采用低一级剂量;麻醉无效,则下一例患者采用高一级剂量.麻醉有效的标准:注射局麻药后15 min内感觉阻滞平面达到T7或以上、术中无牵拉痛、注射局麻药后45 min内硬膜外不需要追加局麻药.计算3种局麻药麻醉的半数有效剂量(ED50)和95%有效剂量(ED95)及其95%可信区间(95%CI).结果 布比卡因麻醉有效的ED50(95%CI)、ED95(95%CI)分别为6.15(5.48~6.68)mg、7.62(6.91~11.82)mg;左旋布比卡因麻醉有效的ED50(95%CI)、ED95(95%CI)分别为8.06(7.46~8.62)mg、9.59(8.86~13.42)mg;罗哌卡因麻醉有效的ED50(95%CI)、ED95(95%CI)分别为10.55(9.73~11.49)mg、12.80(11.66~21.42)mg.布比卡因、左旋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的效价比为1.00:0.76:0.58.结论 剖宫产术患者蛛网膜下腔注射等比重布比卡因、左旋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麻醉有效的效价比为1.00∶0.76∶0.58.  相似文献   
9.
王雅敏  李峤珂  胡建英 《四川医学》2011,32(10):1577-1578
目的观察雾化吸入利多卡因对中重度急性发作的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的影响,评价利多卡因治疗哮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中重度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继续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雾化吸入利多卡因100mg,对照组雾化吸入生理盐水5ml。分别于吸入前、吸入后15min、30min、60min、90min测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峰值呼气流速(PEF),评价临床疗效,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在吸入后30min、60min、90min的FEV1、PEF、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吸入利多卡因后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雾化吸入利多卡因能改善中重度急性发作哮喘患者的肺功能,缓解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嗜酸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在支气管哮喘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呼吸内科门诊就诊的哮喘患者76例,按病程分为哮喘急性发作组25例,哮喘持续组27例,哮喘缓解组24例;选择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28例设为健康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行肺功能检测及外周血嗜酸细胞(Eos)计数和血清Eotaxin水平测定并进行比较。结果哮喘急性发作组、哮喘持续组外周血Eos计数及血清Eotaxin水平明显高于哮喘缓解组和健康对照组,哮喘缓解组外周血Eos计数及血清Eotaxin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急性发作组、哮喘持续组、哮喘缓解组血清Eotaxin水平与其外周血Eos计数呈正相关(r=0.592,0.598,0.584;P=0.031,0.033,0.029),与最大呼气流速改变率(ΔPEF%)呈正相关(r=0.589,0.591,0.585;P=0.035,0.041,0.042),与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呈负相关(r=-0.582,-0.576,-0.569;P=0.042,0.044,0.039)。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Eotaxin水平明显升高,并与肺功能受累情况及气道高反应性显著相关,Eotaxin是参与哮喘气道炎性反应过程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