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5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正>前S1(Pre-S1)抗原蛋白是完整乙型肝炎病毒(HBV)外壳蛋白成分之一,具有增强HBV表面抗原免疫原性的作用,也有助于HBV吸附至肝细胞,对肝细胞损伤、病毒DNA复制有辅助作用。前S1抗原与HBV DNA的检出率高度相符,在反映HBV复制、传染性方面与HBV DNA呈高度正相关,HBVDNA病毒载量检测是判断HBV复制、观察疗效的金指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513例初产妇用凌氏评分法进行回顾性分析。头位分娩评分≤9者,绝大部分需剖宫产;10~11分者,部分需剖宫产;≥12分者,均能阴道分娩。根据分析认为凌氏头位分娩评分法为一简单有效的预测方法。但因四项标准不易准确评分,且在产程进展中,评分将随时变化。因此对头位评分≥10分者,应予试产。发现产程进展异常时,需要反复评分,才能决定分娩方式。  相似文献   
3.
激素替代联合中药治疗卵巢早衰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雌孕激素替代联合中药调经抗衰汤治疗卵巢早衰的疗效及其副作用。方法:2005年1月-2007年3月在广东省中山市陈星海医院就诊的卵巢早衰患者63例,随机、平行分为3组:A组采用激素替代即雌孕激素序贯周期治疗,B组采用激素替代加服中药调经抗衰汤,C组单用中药调经抗衰汤,均为3疗程。观察治疗前、治疗3月及停药3月后围绝经期症状(Kupperman评分)的改善,血清FSH与E2的变化,B超监测卵巢大小及子宫内膜厚度,患者月经量改变及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Kupperman评分在3组治疗后均有下降(P<0.01),停药后A组有回升,B组下降幅度最大(P<0.01);各组治疗后血FSH下降,E2上升,但停药后只有B、C组变化差异有显著性(P<0.01);B超提示各组治疗前后卵巢大小变化不大(P<0.05),子宫内膜厚度治疗后各组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停药3月后B、C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停药3月后B组总有效率高于A、C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胃肠道反应、乳胀、体重增加的副作用A组和B组相似,高于C组。结论:激素替代联合中药调经抗衰汤治疗卵巢早衰,起效快,疗程短,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用于终止不同孕周中期妊娠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不同孕周中期妊娠的效果及安全性,并与利凡诺进行对照比较。方法 将无禁忌要求终止妊娠孕妇56例,其中孕周为12-16周27例,〉16-28周,29例,A,B两组再随机分为米非司酮组28例和利凡诺组28例。观察组给予口服米非司酮50mg,每日3次共服两天,总剂量300mg,第3天上千服米索前列醇0.6mg,3小时后,胎儿未排出,加服米索前列醇0.2mg,以后每小时加服米索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雌二醇(E2)、孕酮(P)和E2联合P检测(E2+P)在妊娠早期预测宫内妊娠结局的临床价值。方法:前瞻性分析妊娠早期(孕4~6周)90例正常孕妇(正常妊娠组)和97例稽留流产患者(稽留流产组)血清中E2和P的水平,比较两组E2和P水平差异,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对E2、P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正常妊娠组血清E2水平〔781.5(548.3)pg/ml〕和P水平〔27.9(10.7)ng/ml〕均高于稽留流产组血清E2水平〔189.0(306.0)pg/ml〕和P水平〔12.3(11.7)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血清E2和P水平判断正常妊娠与稽留流产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8和0.909,最佳临界值(Cut-off)分别为459.0 pg/ml和21.8 ng/ml,此时灵敏度(SE)分别为70.0%和77.8%,特异性(SP)分别为82.5%和90.7%,阳性预测值(PPV)分别为78.8%和88.6%,阴性预测值(NPV)分别为74.8%和81.5%,符合率分别为76.5%和84.5%,漏诊率分别为30.0%和22.2%,误诊率分别为17.5%和9.3%。2E2+P水平判断正常妊娠与稽留流产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36,此时SE、SP、PPV、NPV、符合率、漏诊率和误诊率分别为97.9%、55.6%、70.4%、96.2%、77.5%、2.1%和44.4%。结论:E2、P和E2+P均可用于预测早期宫内妊娠的结局,E2+P的SE是最高的,P的SP是最高的。  相似文献   
6.
7.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宫颈良性病变4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宫腔镜电切术是近年迅速发展的微创手术。为观察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宫颈良性病变的疗效,我院于2003年7月-2004年8月对46例宫颈良性病变进行了宫腔镜电切术,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不同孕周中期妊娠(12~16周及大于16~28周)的效果及安全性,并与利凡诺进行对照比较。方法将无禁忌要求终止妊娠孕妇56例,其中孕周为12~16周(为A组)27例,>16~28周(为B组)29例,A、B两组中再随机分为米非司酮组(观察组)28例和利凡诺组(对照组)28例。观察组给予口服米非司酮50mg,每日3次共服两天,总剂量300mg,第3天上午服米索前列醇0.6mg,3小时后,胎儿未排出,加服米索前列醇0.2mg,以后每小时加服米索前列醇0.2mg,加至1.2mg,胎儿未排出为失败。B组于第5天改用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引产术。对照组给予已稀雌酚2.0mg肌注,每日两次,两天后行100mg羊膜腔内注射引产术。观察各组引产的成功率,自服米索前列醇或注射利凡诺至宫缩出现的间隔时间(发作时间)、宫缩出现至胎儿排出的间隔时间(排胎时间)及宫缩强度、胎盘残留率及产后出血量。结果A组:观察组引产成功率大于对照组(P<0.05),发作时间及排胎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胎盘残留率低(P<0.01),产后出血量少(P<0.05),宫缩强度弱。而B组:观察组、对照组间引产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中山小榄地区血红蛋白病的检出率及其类型,为优生优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3年12月来该院进行孕期检查孕妇7 652例,采用法国SEBIA公司生产的HYDRASYS自动血红蛋白电泳仪进行血红蛋白(Hb)电泳,扫描出Hb各组成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7 652例标本中,筛查出1 057例疑似血红蛋白病患者,检出率13.81%,其中Hb A22.0%(疑似α地中海贫血)患者511例(6.68%);Hb A23.5%(疑似β地中海性贫血)患者451例(5.89%),低于前者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 C或E检出11例(0.14%),Hb J或K检出9例(0.12%),Hb H带8例(0.10%),Hb Bart′s带7例(0.09%),其余Hb CS带1例,Hb G带2例,HB D带1例,共占0.04%。结论 Hb电泳可以较好的筛查血红蛋白病,在该地区应尽早进行血红蛋白病筛查,对优生优育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宫角妊娠37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宫角妊娠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及宫腔镜技术在终止宫角妊娠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6月~2006年6月中山市陈星海医院妇产科收治的37例宫角妊娠患者的资料。根据不同预后分为足月组、破裂组及未破裂组,未破裂组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又分为A、B组,对各组诊治方法、预后进行分析。结果:①宫角妊娠部分可达足月,但分娩期并发症较多,胎盘滞留于宫角部是其特点。②宫角妊娠破裂时孕周平均78.5±13.2天,与未破裂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内出血汹涌,平均出血量2253.8±468.4 ml,是宫角妊娠严重的并发症。③在宫角妊娠破裂前可人工终止妊娠,方法A:使用MTX杀胚治疗后行吸宫术;方法B:使用MTX杀胚后行宫腔镜下钳取术。两组比较在出血量、血-βHCG下降10倍所需时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宫角妊娠目前尚无成熟的治疗方案。部分可至足月,对渴望妊娠者,加强孕期、产时监护至关重要。部分宫角妊娠可在早、中期穿破宫角出现腹腔内出血,是其严重的并发症。早期人工终止宫角妊娠可采用MTX等杀胚治疗后在B超监护下行吸宫术或宫腔镜下钳取术,后者在手术效果、安全性上优于前者,是终止宫角妊娠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