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腹腔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umanchorionicgonadotropin ,HCG)测定对宫外孕的诊断价值。方法 通过对腹腔内出血的 32例可疑宫外孕患者的后穹窿 (或腹腔 )穿刺液做妊娠试验和 β -HCG定量 ,与尿妊娠试验及静脉血 β -HCG定量测定进行比较。结果 尿妊娠试验存在假阴性 ,而静脉血 β -HCG测定虽然结果准确 ,但耗时长 (需 2h) ,不适于急诊应用。只有腹腔血做妊娠试验结果与临床诊断完全一致 ,且其 β -HCG的含量明显高于静脉血中含量。结论 腹腔血HCG测定对宫外孕的诊断具有准确性和可靠性。利用腹腔血做妊娠试验对有腹腔内出血的妇科急腹症患者的及时诊断和治疗有显著帮助。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Survivin、Bcl-2、HPV 16/18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宫颈癌中的表达,探讨三者与宫颈癌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正常宫颈组织(对照组)、CIN(CIN组)和宫颈癌(宫颈癌组)中Survivin mRNA及HPV 16/18 DNA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Bcl-2蛋白在各组中的表达.结果:①Bcl-2蛋白、HPV16/18DNA、Survivin mRNA的阳性率在对照组、CIN组、宫颈癌组中逐渐升高,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0).②Bcl-2蛋白和Survivin mRNA在宫颈癌的组织分化程度中,低分化组的表达高于高、中分化组(P<0.01),ⅡB~Ⅲ期显著高于I~ⅡA期(P<0.05);Survivin mRNA在淋巴结转移组中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Survivin mRNA及Bcl-2与组织类型及肿块类型无关(P>0.05);HPV 16/18感染与宫颈癌组织类型、组织分化程度、临床分期、肿块类型均无关(P>0.05).(③Survivin与Bcl-2及HPV 16/18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均呈正相关.结论:Survivin、Bcl-2及HPV 16/18在宫颈癌中有异常表达.三者可能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Survivin、Bcl-2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中的表达,探讨两者在宫颈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宫颈癌中Survivin基因的表达,以正常宫颈组织为对照。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Bcl-2蛋白在各组中的表达。结果:Survivin mRNA的阳性率在宫颈癌、CIN和正常宫颈组织中分别为77.8%、44.6%和0%,Bcl-2蛋白在三者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4%、39.2%和0,两者差异均有显著性。Survivin及Bcl-2阳性表达在CINⅢ级中明显高于CIN I/Ⅱ级,在宫颈癌Ⅱb~Ⅲ期中显著高于Ⅰ~Ⅱa期,在低分化组中显著高于高、中分化组。在淋巴结转移组中Survivin的表达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在宫颈癌中Survivin与Bcl-2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Survivin和Bcl-2的异常表达可能参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可能有协同促进抗凋亡作用,并提示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和不良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宫颈癌中survivin、bcl-2、人乳头瘤病毒(HPV)16/18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74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81例宫颈癌及20名正常宫颈组织(对照组)中survivin mRNA及HPV16/18 DNA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中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 survivin mRNA、bcl-2蛋白及HPV16/18在CIN中的表达率分别为44.6%、39.2%和41.0%,在宫颈痛中的表达率分别为77.8%、70.4%和81.2%.3者在正常宫颈组织、CIN及宫颈癌中的表达呈逐渐增强(P<0.01).survivin mRNA、bcl-2蛋白在CINⅢ级的阳性表达率高于CIN I~Ⅱ级,在宫颈癌中,Ⅱb~Ⅲ期的阳性表达率高于Ⅰ~Ⅱ a期,低分化组的阳性表达率高于中至高分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分别<0.05,<0.01).survivin在有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率显著高于无转移组(P<0.01),而bcl-2的表达则与淋巴结转移无关.两者均与宫颈癌的病理类型、肿块类型无关,HPV16/18感染与宫颈癌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及肿块类型无关(P>0.05).在宫颈癌中survivin与bcl-2的表达与生存率均呈负相关,survivin与bcl-2及survivin与HPV16/18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survivin、bcl-2及HPV16/18的异常表达参与了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联合survivin、bcl-2、HPV16/18有望为宫颈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手术及化疗疗效的评价、预后的判断提供有力的临床指导.  相似文献   
5.
CIN和宫颈浸润癌中Livin、Survivin的表达与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蛋白Livin、Survivin在CIN和宫颈癌中的表达与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法分别检测Livin和Survivin在81例宫颈癌、74例CIN、2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Livin、Survivin在正常宫颈组织中不表达、在CIN和宫颈癌中表达上调,并随CIN级别和肿瘤临床分期的升高、组织分化程度的降低、淋巴结转移而上升(P〈0.05);与宫颈癌的病理类型、肿瘤生长类型无关。二者在宫颈癌中的表达有相关性。结论Livin、Survivin在CIN和富颈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及不良预后有关,可成为宫颈癌的合适瘤标和基因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6.
老年妇女子宫切除后膀胱功能受损的尿流率检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子宫切除术后老年患者膀胱功能损害的检查、可能原因和预防方法。方法以60岁以上子宫全切或广泛切除后3~8个月存在菲感染原因的泌尿道症状的57例为观察对象,并与手术前无症状的20例和手术后无症状的21例作对照,三组均进行尿流率检查和残余尿测定。结果观察组尿流率异常为70.2%,明显高于两对照组(P〈0.01),有残余尿存在的3例。结论老年患者子宫切除术后有非感染原因的尿道症状者大多与膀胱功能损害有关,应及早作膀胱功能检查并治疗。  相似文献   
7.
红斑狼疮是一种好发于育龄妇女,系统性红斑狼疮和妊娠,尤其是分娩相互影响,一般认为妊娠和分娩会使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情复发、加重,系统性红斑狼疮使分娩合并症增多和围产儿预后不良,因此加强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围分娩期的护理,显得格外重要.现对我院13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围分娩期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宫腔镜行宫腔粘连分离术后患者的妊娠结局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近年收治的,因宫腔粘连所致不孕,行宫腔镜下粘连分离术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患者术后的妊娠结局,选择宫腔粘连性质、范围、程度、术后月经恢复、宫内节育器、人工周期及术后年限等7个因素进行妊娠结局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术后妊娠率为66.2%(45/68),难免流产3例5例次,输卵管妊娠1例,获得存活胎儿妊娠41例42例次,获得存活胎儿的有效妊娠率为61.8%(42/68)。42例次有效妊娠中,1例孕34周早产,5例胎位异常,1例妊娠合并肝内胆汁淤积症,1例帆状胎盘伴胎盘粘连,3例先兆流产同时合并胎盘粘连2例,剖宫产率为73.8%(31/42)。统计学分析显示,获得存活胎儿的概率与术后月经是否恢复正常、术后年限直接相关(均P<0.05)。结论宫腔粘连所致不孕患者行宫腔镜下粘连分离术后应着重恢复正常月经,并积极争取术后1年内的最佳时间妊娠,以获得好的妊娠结局,术后妊娠者应视为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Survivin在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法技术检测74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81例宫颈癌及2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Survivin mRNA的表达.结果 Survivin mRNA在正常宫颈组织、CIN和宫颈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44.6%和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urvivin mRNA阳性表达在CIN Ⅲ级中明显高于CINⅠ/Ⅱ级(P〈0.05),在宫颈癌中,Ⅱb~Ⅲ期显著高于Ⅰ~Ⅱa期,低分化组显著高于高、中分化组(P〈0.05~0.01),淋巴结转移组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结论 Survivin mRNA在CIN及宫颈癌中过表达,推测Survivin参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与宫颈癌的预后不良、复发密切相关,有望成为宫颈癌早期检测和判断预后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0.
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与治疗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的临床特点与治疗对策。方法:对我院1995—2001年间共收治的7例妊娠合并AP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妊娠合并胆道疾病史4例,高脂血症1例,有高脂饮食史2例,血、尿淀粉酶均升高,致轻型胰腺炎5例,重症胰腺炎2例;行剖宫产术3例,经阴道分娩3例,胰腺包膜切开及腹腔引流术2例、孕妇及胎儿无一例死亡。结论:早期诊断与治疗妊娠合并AP极其重要。中期妊娠病人应加强对胎儿的监护,晚期妊娠病人应及时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