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53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30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医学院校创新教育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颖嘉  鲁鸿  文戈 《西北医学教育》2003,11(3):167-167,196
论述了医学教育中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具体措施 ,阐明了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及再教育在创新教育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T imaging of primary large bowel lymphoma and evaluate the value of CT scan.Methods:CT reports of 8 patients with proven primary large bowel lymphoma were retrospectively reviewed. Plain CT scans were done on all patients, enhanced CT scans simultaneously with 5-10mm section thickness, and 5-10mm table increments in 6 cases. Results:Primary involved sites were on the cecum (n=3),the ascending colon (n=2),and the rectum (n=1). The tumor was found in multiple areas of the large bowel in 2 cases. CT appearance fell into 3 typical patterns in our study. The first was focal mass type in 2 cases, with one combined with intussusception and retroperitoneal adenopathy;the second was segmental annular involvement type in 3 cases, with one of them combined with mesenteric adenopathy; the last was diffuse involvement type in 2 cases. Multiple nodules were seen in the rectum in 1 case. Conclusion:CT was found to be accurate in detecting the primary sites and complications of lymphoma, and evaluating invasion of adjacent structures; Focal mass type, segmental annular involvement type and diffuse involvement type are the main patterns of CT features in the primary large bowel lymphoma; The features revealed by CT scan are suggestive of primary large bowel lymphoma in some cases.  相似文献   
3.
超声诊断学教学中PBL教学模式应用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是以病例为先导、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导向的启发式教育,旨在培养学习者的问题意识、创造性思维的技巧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超声诊断学教学中对PBL教学模式的应用进行了初步尝试,并对其应用价值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乳腺良恶性肿瘤的血流灌注特征.方法 应用实时灰阶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定量分析技术检测瘤灶边缘及中心部区域灌注参数及平均灌注参数峰值强度、曲线下面积、达峰时间、廓清时间,光、电镜观察瘤内新生血管显微结构及超微结构改变.结果 恶性组时间-强度曲线形态多数(87.88%,29/33)呈速升缓降型,良性组多数(80.00%,27/34)呈缓升速降型.恶性组平均曲线下面积、廓清时间大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峰值强度、达峰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病灶边缘各灌注参数与中心区域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组病灶边缘各灌注参数与中心区域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光镜下恶性组90.91%(30/33)见坏死灶,间质中见弥漫分布粗细不均的新生血管,血管丰富区位于癌巢边缘,异常扩张的大血管和裂隙状的新生血管并存.良性组均未见坏死灶,血管管径和分布均一.电镜下恶性组新生血管内皮细胞超微结构具有不同于正常血管内皮细胞的分裂旺盛的特征,癌灶边缘以扩张、迂曲的大血管为多,癌灶中心常见狭窄、闭塞的幼稚新生血管及固缩、变形的内皮细胞、周细胞.结论 实时超声造影灌注曲线形态、各灌注指标及不同灌注区域灌注指标的差异为乳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提供了重要依据.肿瘤间质中新生微血管密度、形态、分布、结构及功能的差异性是影像学评价肿瘤血管生成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多层螺旋CT对胰腺癌患者进行三维血管重建,了解肿瘤对胰腺周围血管的侵犯情况,对肿瘤的可切除性进行前瞻性评估,评价多排螺旋CT血管重建技术在胰腺癌可切除性术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对胰腺癌患者进行术前CT检查和三维血管重建,将图像进行容积重建(VR)、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等处理,显示胰腺癌对周围血管的侵犯情况,通过手术结果进行分析对照。结果 接受手术治疗患者78例。术前综合评估不能切除的40例中,36例手术无法切除,准确度为90%。术前综合评估能切除的38例中,实际切除29例,准确度为76%。结论 术前用多层螺旋CT对胰腺癌患者进行三维血管重建,可提供可靠的肿瘤和周围血管侵犯情况的影像学资料,对胰腺癌术前可切除性评估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网络环境下超声影像学教学改革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超声影像教学资源与管理网络平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课程建设及教材建设的改革,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实践能力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乳腺癌发生与演进过程中血管生成作用及其变化规律.方法 应用实时超声造影微血管成像(MVI)技术及时间-强度曲线定量分析技术检测30例正常乳腺妇女,30例单纯增生,30例非典型增生(AH),20例导管内原位癌,50例浸润性导管癌患者微血管造影特征,及灌注参数峰值强度(PI)、曲线下面积(AUC)、廓清时间(WOT),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微血管密度(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受体Flk-1/KDR在各组的表达.结果 随病程演进,MVI显示血管数目增多,结构趋于紊乱,各组灌注参数PI(dB)(分别为38±9,39±13,75±9,75±13,120±11),AUC(dB.s)(分别为363±28,374±78,681±64,697±108,1301±125),WOT(s)(分别为31.4±4.4,32.6±4.1,50.9±2.4,52.9±5.0,74.9±3.2)逐渐延长(均P<0.05),VEGF(分)(评分分别为1.1±0.8,1.2±0.8,3.4±1.7,5.7±1.5,7.9±2.5)及其受体Flk-1/KDR(分)(评分分别为1.0±0.6,1.0±0.7,3.2±1.7,5.3±1.3,7.4±2.3)在血管内皮细胞表达渐进增高(均P<0.05),MVD(17±4,19±4,29±4,32±7,52±3)逐渐增加(均P<0.05).但在病程初期各主要指标改变不明显,显著变化始于AH阶段.PI、AUC、WOT及MVD在AH与原位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VEGF及Flk.1/KDR的表达在AH与原位癌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血管生成在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异常的血管生成可能是乳腺癌发生过程中的早期事件.超声造影MVI及各主要灌注参数能够一定程度上反映乳腺癌前病变阶段组织血管生成活性的变化规律,是用于高危人群监测随访无创而实用的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临床、CT影像组学及融合模型等6个模型术前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央区淋巴结转移(CLNM)的价值。  方法  纳入103例PTC患者,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无CLNM组(n=50)和CLNM组(n=53),比较组间临床资料及CT征象差异,按7∶3比例随机将各组分为训练集及测试集,提取训练集CT影像组学的特征,构建临床模型、平扫期(NP)模型、动脉期(AP)模型、静脉期(AP)模型、NP+AP+VP模型及融合模型。模型的效能的评价标准为AUC、敏感度及特异性。  结果  两组的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在CT征象中,两组间病灶直径(P=0.001)及甲状腺包膜侵犯(P=0.024)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NP模型、AP模型、VP模型及NP+AP+VP模型这4个组学模型中NP+AP+VP模型预测PTC患者发生CLNM的效能最佳。比较临床模型、NP+AP+VP模型及融合模型的预测效能,融合模型表现最佳,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中均具有最高的AUC、敏感度和特异性。  结论  融合模型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中预测PTC患者发生CLNM的效能均最好,有望对术前评估PTC患者CLNM提供有效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9.
大蒜中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较少的蛋白质,几乎不含脂肪。大蒜中钾和磷的含量较高,还含有一种叫硫化丙烯的辣素,其杀菌能力可达到青霉素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菲立磁增强MRI在肝脏实性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8例经CT、MRI或其他方式检查确诊有肝脏占位性病变者进一步行菲立磁增强 MRI检查,比较增强前后TtWI病灶及肝脏的信号强度及对比信噪比(CNR);根据增强前后病灶数量及形态进行定性诊断。结果 菲立磁强强T2WI肝脏信号强度较平扫明显下降,恶性病灶与肝脏的CNR较平扫明显提高,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 非立磁增强TtWI明显提高肝脏实性占位性病变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