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9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6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44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了解中国10省(市)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SARI)住院病例哨点监测纳入的流感成年人住院病例的临床特征及重症危险因素。方法 对2009年12月至2014年6月中国10省(市)SARI哨点监测医院纳入的符合SARI定义的≥15岁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和临床信息调查,采集呼吸道标本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按检测结果将病例分为流感住院组和非流感住院组,分析两组人口统计学信息、临床和流行病学特征,并分析重症危险因素。结果 10家哨点医院共纳入3 071例SARI成年人病例,其中实验室确诊240例(7.8%),以A(H1N1)pdm2009和A(H3N2)亚型流感病毒为主。病例年龄M为63岁,≥65岁老年人占47.1%。144例(60.0%)患有至少1种慢性基础性疾病,流感病例肺气肿比例(7.9%)高于非流感病例(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63,P=0.047)。19.4%的流感育龄妇女为孕妇,240例流感病例中仅有1.1%在过去一年接种过流感疫苗。流感住院病例中咽痛、呼吸困难所占比例高于非流感住院病例。17.5%的流感病例收入重症监护室治疗,与非流感住院病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0)。23.1%的流感病例在发病后使用了抗病毒药物治疗,高于非流感住院组(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流感住院病例中41.5%出现并发症,病毒性肺炎比例明显高于非流感组(P<0.001)。危险因素分析显示,发病入院时间>7 d(RR=1.673,95%CI:1.071~2.614)、患有哮喘(RR=15.200,95%CI:1.157~199.633)、免疫抑制疾病(RR=5.250,95%CI:1.255~21.960)、怀孕(RR=21.000,95%CI:1.734~254.275)是流感重症的危险因素。结论 成年人流感住院病例主要集中在≥65岁组,流感疫苗接种率极低、抗病毒药物使用不足,应推荐孕妇、老年人、慢性病病例等高危人群每年进行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流感住院病例应及早应用抗病毒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2008-2011年昆明市流行性感冒流行特征,掌握其流行规律。[方法]对2008-2011年监测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ILI)及病原学监测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8-2011年,昆明市ILI就诊百分比(ILI%)为3.20%;ILI构成以小年龄组人群为主,构成比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降低(χ2=246.592,P0.001);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期间的ILI%明显高于非大流行期间(χ2=688.95,P0.001)。流感大流行时4年时间里累计检测了6095份标本,结果有480份病毒分离阳性;大流行期间的病毒阳性分离率明显高于非流行期间,小年龄组人群的采样数及病毒分离阳性数要高于大年龄组人群。云南省昆明市ILI就诊百分比的基线值为4.24%。[结论]2008-2011年监测数据呈现了典型流感流行特点:即通常情况下表现为流感的季节性、局部流行,当病毒抗原发生突变出现新亚型时则引起大流行。儿童、青少年是甲型H1N1流感的易感人群。  相似文献   
3.
在云南省近年脊髓灰质炎(脊灰)相关资料的基础上,从流行病学的角度,分析了不同时期不同免疫对策对降低脊灰发病率的作用和效果。结果表明:实施计划免疫前的免疫活动对降低脊灰的发病率效果不理想;常规免疫活动显著地降低了脊灰的发病率,但局部仍有免疫空白和易感人群的累积;辅以强化免疫对进一步控制脊灰的疫情,提高人群免疫水平,消除免疫空白,减少易感儿童累积,阻断野病毒的传播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消灭脊灰的需要和补充。脊灰免疫策略调整的作用和效果,也有助于其它适宜的干预策略的制定  相似文献   
4.
在酶免试剂的选择中,对试剂供方进行客观、合理的评价尤为重要,其主要作用是确认已有供方继续提供质量稳定产品的能力及确定增加新供方或解除与现有供方合作关系的必要性.血站质量管理规范规定"采供血所用的物料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不得对献血者健康和血液质量产生不良影响"、"购进关键物料的生产商和供应商具有国家法律、法规所规定的相应资质,每年应对其进行一次评审,从具有合法资质的供应商购进物料"[1].对试剂供方评价内容包括供应商的资质、供方产品的市场份额、销售业绩、产品的价格、交货能力、运输条件、售后服务能力以及服务情况等,我们对2005年至2011年在质控过程中发现的酶免试剂抽检不合格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发现60%的抽检不合格与供方评价相关.  相似文献   
5.
世界卫生组织 (WHO)西太平洋区于 2 0 0 0年 10月 2 9日在日本京都宣布无脊髓灰质炎 (脊灰 )。但在东南亚边境地区进行的调查表明 ,脊灰的再次出现和输入老挝的危险性仍然存在 ,其证据是基于过去 4年在老挝和日本政府的双边监督下在边境地区所进行的调查。自 1991年以来 ,老挝的消灭脊灰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自1996年 6月以来该国未报告脊灰病例。虽然自 1997年 3月以来WHO西太平洋区未报告本土脊灰病例 ,但脊灰野病毒仍在WHO东南亚区循环。因为老挝是一个与东南亚区接壤、被山地包围的国家 ,脊灰从该区输入的危险性仍然存在。自 1…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云南省流感的流行特征,为制定流感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1年云南省流感监测的流感样病例(ILI)监测资料、病毒分离鉴定结果、暴发疫情信息进行分析。结果 2011年全省19个哨点医院报告的ILI占门诊病例总数的百分比平均为1.91%,出现1个流行高峰,为2011年1月。各哨点医院共采集咽拭标本9 862份,分离出流感毒株148株,阳性率1.50%,主要是B型(83株、56.08%)。2011年云南省共报告流感暴发疫情4起,均发生在中、小学校,暴发疫情高峰发生冬春季,3起暴发疫情采样送检,包括新甲H1N1型、H3N2型和B型各1起。结论哨点医院和暴发疫情监测结果基本吻合,存在冬春季流感流行高峰,新甲H1N1型和B型交替成为优势株。今后应加强流感哨点医院监测和学校暴发疫情监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猪链球菌菌株进行鉴定,了解其病原学特征.方法 对菌株进行了菌落形态、生化鉴定、血清凝集、PCR 检测、16S rRNA 细菌种属鉴定、PFGE 检测和MLST 分型.结果 菌落形态、生化鉴定、血清凝集、16S rRNA 细菌种属鉴定,证明此菌株为猪链球菌2 型;经PCR 检测16SrRNA 和毒力基因均为阳性;PFGE 检测结果表明此株菌同3 株参考菌株相似性很低;MLST 分型属于高致病性ST1 型.结论 此次分离到菌株的为云南省首例人感染的猪链球菌2 型,是强毒力株.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2006~2010年云南省流感的流行特征,为制定流感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6~2010年云南省流感监测的流感样病例(ILI)监测资料、实验室检测结果、暴发疫情信息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0年,全省哨点医院共报告的ILI%平均为3.56%,流行高峰为9月~次年3月.采集标本23 618份,分离毒株785株,阳性率3.32%,优势株为B型(288株,36.69%).2009~2010年检出哨点医院核酸阳性标本2 394份,核酸阳性率为14.57%,主要型别为新甲H1N1型(1 599份,66.80%).2006~2010年全省共报告流感暴发疫情139起,均发生在中小学校.暴发疫情高峰发生在3~4月(63起,45.32%)和9月(37起,26.62%).采集标本3 952份,分离病毒314株,阳性率7.95%,优势株为B型(229株,72.93%).2009~2010年检出暴发疫情核酸阳性标本1 408份,核酸阳性率为42.84%,主要型别为新甲H1N1型(869份,61.72%).结论 2006~2010年,云南省哨点医院和暴发疫情监测结果基本吻合,出现春季和秋季两个流感流行高峰,不同型别的毒株表现出交替占优势的特征,暴发疫情均发生在中小学校.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罕见B(A)04血型家系遗传特性.方法 采用血型血清学和PCR-RFLP方法对2个B(A)血型家系成员的血型和基因型进行鉴定.结果 家系1的先证者及其他8名家系成员均为B(A)04血型;家系2的先证者及其母亲和姐姐均为B(A)04血型.测序结果均为B等位基因发生nt640 A>G单碱基突变.结论 导致214位甲硫氨酸被缬氨酸置换是2个家系B(A)04血型的分子遗传学基础.B(A)04血型为常染色体共显性遗传.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无偿献血者ABO正反定型不符原因,采取应对措施。方法采用血型血清学方法,有条件者收集其家系资料,做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 62例血型正反定型不符原因分别为29例ABO亚型,4例抗体效价下降,10例IgM性质的不规则抗体,市售反定型试剂陈旧致检出抗体效价弱10例,单克隆试剂亲合力过高致假阳性4例,5例人为因素。结论 ABO正反定型不符时一定要做血型血清学鉴定,有条件者做家系调查及分子生物学鉴定;血站加强人员培训,规范操作,加强试剂确认,完善血型正反定型,避免人为、试剂因素,防止亚型及有意义不规则抗体的漏检和假阴阳性的发生,保证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