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地塞米松局部注射及强的松口服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2例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地塞米松局部注射组和口服强的松组,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两组均能有效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但地塞米松局部注射组在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血沉及减少副作用方面明显优于口服强的松组,而甲状腺功能和甲状腺显像恢复及复发率方面,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地塞米松局部注射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起效快、疗效好、副作  相似文献   
2.
心瓣膜病并糖尿病45例围术期安全隐患的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防止心瓣膜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发生安全隐患,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45例心瓣膜病合并糖尿病围术期患者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包括预防高血糖、低血糖、心肌缺血、伤口感染或延迟愈合、褥疮的发生。结果通过采取一系列的防范措施,明显提高了围术期护理质量。结论心瓣膜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容易出现许多安全隐患,护士在工作中细心精心的护理,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是提高术后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行为疗法对肥胖型2型糖尿病病人的自我管理行为及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06例肥胖型2型糖尿病病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糖尿病健康教育及门诊随访;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行为疗法,包括病人评估及健康教育、饮食治疗、运动治疗、日记疗法、基于微信平台随访管理。比较两组病人在干预前及干预后3个月、6个月时自我管理行为的改变,同时比较两组代谢指标的差异,包括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重、体重指数、腰围、腰臀比、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结果]干预后3个月、6个月干预组自我管理行为问卷评分和代谢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P0.05)。[结论]行为干预能有效提高病人自我管理能力,改善病人的代谢指标。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性,38岁,于2004年11月25日入院。诉自2002年下半年出现双侧膝以下浮肿,躯干和大腿、上臂等处阵发性紫癜,后逐渐出现头痛、口干、多饮、多尿;约1年后发现血压180/120mmHg,血钾3.9mmol/L,总CO231.6mmol/L,口服“络活喜、雅施达”以及“双氢克尿塞”等联合治疗,疗效不佳。查体:血压188/108mmHg,中心性肥胖,多血质,皮肤较菲薄,满月脸,轻度水牛背,双侧锁骨上窝脂肪垫隆起。无多毛、紫纹、痤疮。心界向左扩大,双肺(-),双下肢膝关节以下明显凹陷性水肿,右侧明显,局部可见色素沉着,陈旧瘢痕。辅助检查:入院后经糖耐量试验诊断为糖尿病,血…  相似文献   
5.
多脏器受累的结节病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性,对岁。1998年8月初四肢皮肤开始起红斑,予皮康霜外用治疗后,红斑消退。9月初感右下肢乏力,9月20日左右发现右膝关节附近出现2个皮下肿块,无痛,渐大。入院前3d出现心悸、低热。入院查体:T38℃,P108次/min。全身皮肤未见皮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HR108次/min,律欠齐,可闻及早搏。右膝关节附近可扪及2个肿块,位置较深,质硬,轻压痛,活动差,与周围组织界限分明。右下肢肌力约III级。右下肢远端触觉、震颤和本体觉轻度减退。实验室检查:W4K12.3XlwL、N0.用人0.12,15ifitomm/匕抗“0”、类风湿因子、尿常规…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脐带血干细胞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18例,按病程的长短分为A、B两组,均给予经皮胰背动脉输入脐带血干细胞。观察输注前后患者血糖、胰岛素及C肽释放试验、HbA1C、体重指数及用药的变化等。结果移植后两组的血糖水平及胰岛功能明显改善。A组10例中有4例移植3个月内停用口服药物,4例患者在不增加药物的情况下血糖由高控制到理想水平,2例患者血糖控制不理想,需加用另一种口服药物治疗。B组患者8例中有6例在不增加药物的情况下血糖控制到良好水平,仅2例需加大药物量治疗。结论脐带血干细胞移植对2型糖尿病患者β细胞功能的恢复及血糖的控制有一定的疗效。但需大样本的临床研究来进一步的评估该方法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胰腺动脉灌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治疗难治型糖尿病可行性、安全性和疗效。方法5例患者注射G—CSF300ug/天,3~5天后采用MCS+ED方法收集单个核细胞20~50×10^9,经股动脉插管至脾动脉,用球囊导管临时阻断脾动脉远端后经脾A向胰腺动脉内灌注干细胞悬液。结果5例患者术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浓度(P值0003)均下降;胰岛素和C肽水平均有不同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刺激后INS60、HBAIC、C-P(0,60,120,180min)p值〈0.05。结论临时阻断脾动脉远端后经脾A向胰腺动脉内灌注干细胞悬液治疗难治型糖尿病可行、安全、有效;技术操作间单。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合并原发性高血压(PH)对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的影响。方法136例NIDDM按是否合并PH分成PH组和非PH组,观察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胰岛素释放试验(IRT)和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等。结果两组ISI相仿。但PH组60min(P〈0.01)、120min(P〈0.05)的IRT比非PH组明显高,其烙点值也较非PH组明显低(P〈0.01,P〈0.01);PH组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62岁,因"双下肢肿痛伴小血管扩张半年入院".缘于2010年3月受凉后出现双下肢肿痛伴乏力,大腿内侧出现蜘蛛样小血管显露伴皮下包块,部分有疼痛,活动后加重,休息及晨起时减轻.2010年6月出现下腹部、双侧乳房皮肤蜘蛛样小血管扩张,双下肢肿痛较前加重,到当地医院治疗(具体不详),症状无缓解.2010年8月起出现双下肢肿痛、乏力及小血管显露加重.否认家族中有类似患者.查体:38.3℃,P 100次/min,BP 108/60 mmHg.贫血貌,面部见多处色斑,左侧颈前触及大小约2 cm × 3 cm结节,质中,活动可;左侧颈静脉显露;双侧乳房、双肾区、下腹壁、双大腿内侧均可见大量毛细血管扩张,皮下可触及大小不等结节、部分有触痛,双肺呼吸音稍粗,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100次/min,律齐,杂音(-),腹平软,右下腹有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中度凹陷性浮肿,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病理反射未引出.  相似文献   
10.
<正>例1,患者女,52岁,因"口干、多饮、多尿7年,双下肢麻木1年,左足溃疡1个月"入住我科治疗。查体:营养欠佳,皮肤弹性差。心肺腹未见异常。双下肢无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