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外来儿童免疫接种率及影响因素调查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 了解上海市闸北区外来儿童免疫状况。  [方法 ]  2 0 0 1年 6月在上海市闸北区开展外来儿童接种率及影响因素调查 ,共调查 8个街道 ,3 72名儿童。  [结果 ] 建卡率 78.8% ,建证率 83 .9% ,1岁以上儿童四苗接种率66.4% ,乙肝疫苗接种率 62 .9%。影响儿童接种的主要因素有 :所在街道的地理位置、父亲的文化程度、儿童在调查地的居住时间、家长的免疫预防知晓情况等。  [结论 ] 加大宣传力度 ,建立各部门协作的外来儿童管理体系是提高接种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 CD)患者的精神心理状况,研究CD患者焦虑和抑郁相关影响因素及其对患者健康生命质量的影响。 方法:收集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就诊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CD患者共100例,采集人口统计学资料及疾病相关信息,研究对象填写焦虑自评量表( SAS)、抑郁自评量表( SDS) 、患者报告结局(PRO2)、炎症性肠病患者生活质量分析表(IBDQ)和FACIT-F疲劳量表。采用卡方检验和logistic回归检验分析焦虑、抑郁相关影响因素,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焦虑、抑郁对IBDQ和FACIT-F评分的影响。 结果:CD患者合并焦虑、抑郁的比例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焦虑:58% vs 9.4%;抑郁:43% vs 11.8%,P < 0.001),SAS和SDS评分显著增高;患者为女性、具有肠外表现、根据患者自我报告症状评估疾病处于活动期为焦虑危险因素,文化程度和患者自我报告症状评估疾病处于活动期是抑郁危险因素;具有焦虑和抑郁情绪的患者IBDQ(焦虑:171.24 ± 24.30 vs 190.95 ± 20.61, P < 0.001;抑郁:170.47 ± 27.97 vs 186.35 ± 19.59, P = 0.002)和FACIT-F(焦虑:12.53 ± 6.15 vs 15.62 ± 7.65, P= 0.028;抑郁:9.44 ± 4.08 vs 17.14 ± 6.86 , P < 0.001)评分明显降低。 结论:CD患者发生焦虑、抑郁的风险高于一般人群,焦虑和抑郁发生风险与疾病活动密切相关,具有焦虑和抑郁情绪的患者更易感到疲劳,健康生命质量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3.
曹越  邹燕婷  宁柳心  徐蓓莉  张顺财  蔡瑜 《肝脏》2023,(11):1375-1379
肝纤维化(HF)是肝脏受到各类慢性损伤后产生的以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和异常分布为特征的可逆性病理修复反应。肝星状细胞(HSC)的活化是HF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核心环节。巨噬细胞是肝脏中最大的固有免疫细胞群,具有高度的异质性,可通过各种信号调节HSC的活化与清除。研究巨噬细胞对HSC表型转换的重要调控作用,有助于我们了解肝脏免疫微环境对HF演化方向的影响,以及从更广阔的视角中探寻抗HF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4.
1995-2000年《华西医科大学学报》被引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 (CBMDisc)是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开发研制的综合性医学文献数据库。该数据库收录了国内 90 0多种医学及医学相关期刊 ,以及汇编、会议论文的文献题录 ,它是检索国内医学文献的一种最重要的检索工具。 2 0 0 1年数据库在原有的检索功能上 ,增加了引文检索功能。本文依据CBMDisc数据库 ,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华西医科大学学报》 1995 -2 0 0 0年被CBMDisc数据库来源期刊引用情况进行分析 ,目的在于从文献引证的角度反映该刊的学术水平和期刊质量。1 方法利用CBMDisc数据库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四氯化碳(carbon tetrachloride,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影响及姜黄素能否抑制肝脏NADPH 氧化酶4(NADPH oxidase 4,NOX4)的表达.方法:腹腔注射CCl4(每周2次,共6周)诱导SD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n=10)、单纯给药组(n=10)、模型对照组(n=15)和姜黄素预防组(n=1 5),姜黄素给药剂量为200 mg/kg体质量.检测血清中ALT、AST及活性氧自由基(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水平;肝损伤和肝纤维化评估采用肝组织HE染色与天狼星红染色;分别用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肝组织NOX4的表达.结果:姜黄素能减轻CCl4诱导后大鼠的肝损伤与肝纤维化,抑制血清ROS的产生.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姜黄素预防组的肝纤维化大鼠肝脏中NOX4 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结论:姜黄素能减轻CCl4诱导大鼠发生的肝损伤与肝纤维化,其效应可能与抑制肝脏NOX4过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闸北区健康人群白喉免疫水平与白喉发病情况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一个街道,将30a以下人群分成7个年龄组,选定抽样人群共500名,用锡克氏试验方法测定其白喉免疫水平。结果:闸北区健康人群白喉免疫水平为98.2%,阴性人数9名(1.80%)。其中免疫史不明的大率生占44%。结论:闸北区健康人群白喉免疫水平较高,近年不会形成白喉暴发流行,但不能忽视外地来沪大学生的精白破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角色扮演对提高医学生问诊技能的作用,将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2009级八年制1班的学生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8名学生)采用角色扮演教学方法结合传统教学方法,对照组(31名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问诊教学。比较两组学生的问诊技能水平和学生反馈意见,结果表明:实验组学生的问诊内容组织安排、沟通技巧和问诊技能总分优于对照组学生(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0%以上的实验组学生积极评价角色扮演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医学生问诊技能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舒必利对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non-erosive reflux disease, NERD)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至我院消化科门诊就诊的NERD患者,经过4周正规足量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PPI)治疗,采用症状积分评估,将仍然未获得症状缓解的患者停用PPI 1周后,采用荷兰医学测量系统(Medical Measurement System,MMS)进行24 h pH-阻抗测定;并将患者随机分为PPI组和PPI+舒必利组开始后续治疗。治疗4周后予以典型和非典型症状积分来评价患者症状改善情况,以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和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进行评分。结果:自愿进行随访的诊断为NERD的患者总共70例,其中23例PPI治疗有效,47例治疗后无明显改善。47例患者中23例进入PPI治疗组,24例进入PPI+舒必利治疗组;后舒必利组的1例女性患者因泌乳停药,共46例患者完成研究。47例患者进行食管24 h pH-阻抗测定,其中20例完成测定,其余27例因插管失败或者插管后不能耐受而在3~4 h后自行拔除;其中酸反流者3例(15%),非酸反流者4例(20%),功能性胃灼热者13例(65%)。舒必利组的NERD的典型症状和非典型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尤其咽部异物感、嗳气和吞咽困难明显改善(P0.005);单纯PPI药物治疗组有疗效,但较舒必利组明显减弱;舒必利组HAMA和HAMD评分改善幅度均优于单纯PPI组(P0.001)。结论:24 h pH-阻抗监测因插管带来的不适导致该检测完成率低。NERD多数为功能性胃灼热,患者的心理状态对NERD的症状产生很大影响。舒必利可有效缓解NERD的症状,尤其对于咽部异物感的缓解。小剂量使用舒必利的主要不良反应为泌乳,未见其他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背景:食管病变内镜下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后的菌血症需要密切监测,以避免严重感染。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 (Proprotein convertase subtilisin/kexin type 9, PCSK9)是感染过程中先天免疫应答的关键调节因子。本研究旨在确定PCSK9作为食管ESD术后早期感染的预测指标的价值。方法:本研究共纳入65例浅表肿物行食管ESD的患者。术后监测患者体温,定义体温≥ 37.5℃为ESD后发热,对体温≥ 38℃的患者进行血培养。同时对患者血液中的PCSK9、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和其他标志物如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WBC)、C反应蛋白(C-reaction protein,CRP)和白介素-6(Interleukin 6,IL-6)等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37/65名患者出现发热,12/37名患者接受血培养,其中1例显示阳性结果。血PCSK9、LPS、WBC、CRP和IL-6均在发热组增加;然而,与37.5°C ≤体温< 38°C的患者相比,在体温≥ 38°C的患者中,只有PCSK9和IL-6显著增加。体温≥ 38°C的患者PCSK9平均水平为355.29 ± 56.17 ng/ml,而37.5°C ≤体温< 38°C患者的平均PCSK9水平为304.19 ± 60.91 ng/ml(P = 0.020)。在体温≥ 38°C的患者中,还观察到血PCSK9和 LPS 水平之间存在正相关(R =0.720,P = 0.011)。结论:PCSK9可作食管ESD患者术后感染的早期敏感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0.
徐蓓莉  张顺财 《肝脏》2010,15(2):93-96
目的了解肝硬化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血脂多糖结合蛋白(LBP)、可溶性CD14(sCD14)、C反应蛋白(CRP)水平,探讨各指标预测预后的能力。方法收集肝硬化伴SIRS患者23例,肝硬化不伴SIRS患者23例,正常对照11例,动态浊度法测定血内毒素,ELISA法测定血清LBP、sCD14水平,记录CRP实验室检查结果和院内存活情况。运用ROC曲线下面积(AUC)判断指标对预后的预测能力。结果肝硬化伴SIRS患者病死率显著升高,sCD14、CRP水平显著高于肝硬化不伴SIRS患者(P〈0.05)。血LBP浓度无肝硬化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肝硬化伴SIRS组院内死亡患者sCD14显著高于存活患者[(1344.58±379.99)μg/L对(1045.19±318.66)μg/L,P〈0.05],与患者预后成正相关(r=0.661,P=0.024),LBP和CRP在死亡与存活患者中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肝硬化伴SIRS组sCD14预测预后的AUC为0.9,P〈0.01;LBP、CRP的AUC值均小于0.7。结论肝硬化SIRS患者血清sCD14水平显著高于不伴SIRS患者,预测肝硬化伴SIRS患者院内预后较佳。LBP、CRP预测预后能力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