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在糖尿病大鼠心肌损伤中发挥的作用,并探讨其对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s)信号通路及其相关因子表达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糖尿病4周(DM4W)组、糖尿病8周(DM8W)组、糖尿病8周+厄贝沙坦(DM8W+Ir)组、对照(Con)组、高糖高胆固醇饮食(HC)组,各10只。复制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成功后,DM8W+Ir组给予厄贝沙坦溶液灌胃干预;饲喂第4周时,处死DM4W组大鼠并留取心脏组织标本;饲喂8周后,处死剩余组大鼠。比较各组大鼠空腹血糖、体质量、心体比和左心室质量指数;取大鼠离体心肌行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细胞纤维化改变;ELISA法检测心肌细胞内炎症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IL-1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心肌组织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酸酶-1(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phosphatase-1,MKP-1)、P38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P38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38MAPK)、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lated kinases,P-ERK1/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HC组大鼠空腹血糖、体质量、心体比、左心室质量指数与Con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L-1β、IL-6、IL-1表达水平和MKP-1、P38MAPK、P-ERK1/2蛋白表达与Con组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on组、HC组相比,各糖尿病组大鼠Masson染色心肌细胞明显纤维化改变;体质量减轻,心肌细胞内炎症细胞因子IL-1β、IL-6、IL-1表达水平升高,心肌组织MKP-1蛋白表达降低,P38MAPK、P-ERK1/2蛋白表达升高(P < 0.05~P < 0.01);与DM4W、DM8W组比较,DM8W+Ir组大鼠IL-1β、IL-6、IL-1表达水平降低,MKP-1蛋白表达升高,P38MAPK、P-ERK1/2表达蛋白降低(P < 0.05~P < 0.01)。结论厄贝沙坦通过调控MAPKs信号通路发挥改善糖尿病心肌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活化T细胞核因子4(NFATc4)、炎症细胞因子白介素6(IL-6)水平与房颤的关系及其对房颤的诊断价值,同时分析房颤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06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诊断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阵发性房颤患者40例,持续性房颤患者40例。随机选取同期我院体检健康者(窦性心律)38例作为对照组。收集患者临床资料,采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受试者左房内径值(LAD)、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值。并于次日清晨抽取受试者空腹状态下静脉血约5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NFATc4、IL-6水平,记录受试者血常规、生化常规中的尿酸值(SUA)、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NLR)。比较各组间指标的差异,探究NFATc4、IL-6、SUA、NLR与房颤之间的关系,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房颤发病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NFATc4、IL-6、SUA、NLR水平对房颤发病的预测价值。结果:(1).阵发性房颤组和持续性房颤组中血清NFATc4、IL-6、SUA、NLR值及LAD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在阵发性房颤组和持续性房颤组间亦有统计学差异(P<0.05);(2).房颤患者外周血中NFATc4、IL-6、SUA、NLR表达水平与LAD存在正相关性(r=0.481、0.637、0.331、0.336,P<0.05)。(3).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NFATc4、IL-6、SUA、NLR是房颤发病的危险因素(P<0.05)。(4). 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发现血清NFATc4、IL-6、SUA、NLR值对房颤发病的具有预测价值(曲线下的面积分别是0.797、0.894、0.701、0.708)。结论:NFATc4、IL-6、SUA、NLR表达水平与房颤的持续时间有关,是房颤发病的危险因素,对房颤发生具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3.
未经确诊的垂体功能减退症存饥饿、寒冷、感染、外伤等情况下或应用麻醉剂而诱发危象,笔者所在医院于2009年1月收治1例席罕综合征继发垂体危象患者,现将有关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总结唇腭裂儿童序列治疗中的人性化护理。包括围手术期喂养,手术时机的选择,腭裂患者的语音治疗和心理护理等。认为做好唇腭裂儿童序列治疗的人性化护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基于问题的学习(PBL)-研讨会(Seminar)结合鲶鱼效应在重症监护病房(ICU)护士新技术能力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济宁医学院附属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ICU 2020年1月1日至2021年1月1日全岗胜任的60名临床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2名,年龄(33.52±1.2)岁;女48名,年龄(3...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二十二碳六烯酸(DHA)通过影响P38 MAPK途径调控胶原表达发挥抗房颤作用可能的机制.方法:将80只对乙酰胆碱(66μg/mL)-氯化钙(50 mg/mL)混合液敏感的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组)、对照DHA处理组(DHA组)、房颤组(AF组)和房颤DHA处理组(DHA+AF组),每组20只复制大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活化T细胞核因子4(NFATc4)和炎性细胞因子白介素6(L~6)水平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的关系及其对非辦膜性心房颤动的诊断价值,同时分析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根据签署人组知情同意书及排除标准,利用SAS系统的PLAN过程选取2019年6~12月就诊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诊断为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40例,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40例。利用SAS系统的PLAN过程选取同期我院体检健康者(窦性心律)38例作为对照组。收集患者临床资料,采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受试者左心房内径(LA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并于次日清晨抽取受试者空腹状态下静脉血约5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NFATc4和IL-6水平,记录受试者血常规、生化常规中的尿酸(SUA)和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比较各组间指标的差异,探究NFATc4、IL-6、SUA和NLR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之间的关系;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发病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NFATc4、IL-6、SUA和NLR水平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发病的预测价值。结果①阵发性心房颤动组NFATc4(651.08±70.93)pg/ml、IL-6(60.24±2.55)ng/L、SUA(351.61±78.60)μmol/L、NLR(2.27±1.06)、LAD(54.18±4.02)mm;持续性心房颤动组NFATc4(699.69±99.11)pg/ml、IL-6(98.73±6.13)ng/L、SUA(394.54±76.70)μmol/L、NLR(2.56±1.51)、LAD(57.58±4.09)mm;对照组NFATc4(589.27±58.48)pg/ml、IL-6(48.26±13.54)ng/L、SUA(314.60±74.90)μmol/L、NLR(1.65±0.89)LAD(22.16±3.13)mm;对照组、阵发性房颤组及持续性房颤组中血清NFATc4、IL-6、SUA、NLR和LAD值依次升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外周血中NFATc4、IL-6、SUA和NLR表达水平与LAD存在正相关性(r=0.481、0.637、0.331、0.336,P<0.05)。③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FATc4、IL-6、SUA和NLR是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发病的危险因素(P<0.05)。④ROC曲线发现,血清NFATc4、IL-6、SUA和NLR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的发病具有预测价值(曲线下的面积分别是0.797、0.894、0.701、0.708)。结论NFATc4、IL-6、SUA和NLR水平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的发生和持续时间有关,是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发病的危险因素,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发生具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浆氨基末端脑钠尿肽(NT—proBNP)对心源性呼吸困难和肺源性呼吸困难鉴别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根据病史、常规实验室检查、血气分析、心电图、胸片和心脏彩超检查等对98例呼吸困难病人作出初步诊断,采用化学发光法快速检测血浆NT—proBNP水平,并比较心源性呼吸困难患者和肺源性呼吸困难患者的血浆NT—pmBNP值。结果98例患者中。初诊为心源性呼吸困难42例.血浆NT—proBNP检测属于心源性呼吸困难44例,NT—proBNP的均值为(2993±183)pg/mL。初诊为肺源性呼吸困难56例,血浆NT—proBNP检测属于肺源性呼吸困难54例,NT—proBNP的均值为(245±149)pg/mL。结论快速检测NT—proBNP对鉴别诊断心源性及肺源性呼吸困难有重要意义,具有高灵敏性、高特异性.可作为心源性呼吸困难的独立检测因子。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自噬是否介导乙醛脱氢酶(ALDH)2对高糖处理的乳鼠心肌成纤维细胞的作用。方法无菌条件下取出生3d内 SD大鼠乳鼠心脏,剪碎并用胰蛋白酶和胶原酶2混合酶消化成单个细胞,经差速贴壁后并传代培养,当传至3代时进行处理。应 用免疫荧光检测培养的乳鼠心肌成纤维细胞内波形蛋白以此鉴定原代培养心肌成纤维细胞纯度;实验涉及如下分组:5.5 mmol/L 糖对照组(F)、30 mmol/L高糖组(FH)、30 mmol/L高糖加乙醛脱氢酶2激动剂(Alda-1)组(FHA)、30 mmol/L高糖加乙醛脱氢酶2 抑制剂(Daidzin)组(FHD)、30 mmol/L高糖加乙醛脱氢酶2激动剂(Alda-1)和乙醛脱氢酶2抑制剂(Daidzin)(FHAD);Western blot检测ALDH2、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B亚基(LC3B)、Beclin-1的蛋白表达;羟脯胺酸试剂盒测定细胞培养液中羟脯胺酸含量; CCK-8试剂盒测定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能力。结果与F组相比,FH组ALDH2蛋白表达降低,Beclin-1、LC3B蛋白表达降低,细 胞培养上清液内羟脯胺酸含量、细胞数目增高;与FH组相比,FHA组Beclin-1、LC3B蛋白表达、ALDH2蛋白表达增加,细胞数 目、细胞内羟脯胺酸含量降低,与此同时FHD组ALDH2蛋白及Beclin-1、LC3B表达降低,细胞数目、细胞内羟脯胺酸含量增高。 结论线粒体ALDH2抑制高糖诱导的乳鼠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作用,其机制可能与ALDH2对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LC3B的 上调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术后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自2011年1月~2016年8月,选取山东省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STEMI急诊行PCI的患者436例,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护理组(218例)与医护一体化护理组(218例);应用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分别在患者入院时和出院前评定心理状态并进行比较。结果出院前医护一体化护理组的SDS、SAS评分较常规护理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有利于改善STEMI患者PCI术后的心理状态,有助于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