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1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目的评估老年患者的万古霉素血药浓度、临床疗效及肾毒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呼吸科用万古霉素并监测血药浓度的39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万古霉素的治疗有效率为82.05%;谷浓度在10~20 mg·L-1占48.12%,谷浓度<10 mg·L-1的19例患者中有6例进行了剂量调整,2例(5.13%)患者出现了肾毒性,万古霉素减量或停用后肌酸酐均恢复至基础水平。3例(7.69%)用药前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均未有肾毒性发生。万古霉素联用依替米星及利尿剂未发生肾毒性。结论老年患者用万古霉素时应调整剂量,并借助血药浓度的监测对万古霉素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及加替沙星(均为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对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敏感株及其环丙沙星诱导的突变株的防耐药突变浓度(MPC),比较防耐药突变能力。方法用环丙沙星琼脂平板,筛选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的突变株;用琼脂平板稀释法,测定各实验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MPC。结果加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对临床分离株及其突变株的MPC低于环丙沙星;对临床分离株的MPC,加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均为0.25μg·mL-1,环丙沙星为2μg·mL-1;对突变株,前者为1~8μg·mL-1,后者为4~32μg·mL-1。结论对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敏感株及其环丙沙星诱导的突变株,加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限制其耐药突变株选择的能力强于环丙沙星;建议临床对环丙沙星敏感的鲍曼不动杆菌,要避免这3种氟喹诺酮的单药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长梗秦艽酮诱导肺鳞癌NCI-H520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应用四甲基偶氮噻蓝(MTT)法检测长梗秦艽酮对NCI-H520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长梗秦艽酮作用细胞后亚细胞结构的变化。结果 MTT结果显示,长梗秦艽酮(10、20、30、40μmol/L)明显抑制NCI-H520细胞增殖,且呈剂量效应关系;流式细胞术显示,长梗秦艽酮可以诱导NCI-H520细胞凋亡,凋亡率呈剂量效应关系;电子显微镜下经蛇床子素作用后的细胞可见染色质浓聚、边集等典型的凋亡改变,而空白对照组没有相应的变化。结论长梗秦艽酮能有效抑制肺鳞癌NCI-H520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者的病原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性,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我院呼吸科210例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的住院患者进行痰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检测,分析细菌培养后痰标本的病原菌分布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 210例患者痰液标本阳性88例,阳性率为41.90%,其中铜绿假单胞菌48株(54.55%),肺炎克雷伯杆菌15株(17.05%),鲍曼不动杆菌9株(10.23%),嗜麦芽寡养单胞菌4株(4.55%),屎肠球菌3株(3.41%),奇异变形杆菌2株(2.27%),肺炎链球菌2株(2.27%),金黄色葡萄球菌2株(2.27%),粘膜炎莫拉菌1株(1.14%),睾丸酮假单胞菌1株(1.14%),肺炎克雷伯菌臭鼻亚种1株(1.14%)。药敏测定显示,所分离出的铜绿假单胞菌菌株对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庆大霉素、头孢吡肟、左氧氟沙星、头孢他啶、亚胺培南、环丙沙星敏感性较高,对呋喃妥因、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头孢曲松耐药性强。结论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患者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铜绿假单胞菌排在首位,因此,对铜绿假单胞菌进行药敏试验监测,对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长期氧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功能、血气以及骨骼肌代谢的影响。方法:将68例住院的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都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另外给予24个月的氧疗。测量记录两组治疗前后COPD患者肺功能、血气分析、血流动力学以及骨骼肌代谢指标。结果:长期氧疗组COPD患者的肺功能和血气指标MVV、TV、FVC,FEV1明显增加,PaO2和SaO2较氧疗前有明显的提高,而PaCO2较氧疗前明显下降;血流动力学指标sPAP、mPAP、dPAP、PVR分别降低了41.18%、45.71%、47.43%、21.88%,CI和SVI较氧疗前分别提高了19.04%和35%;骨骼肌肌力、骨骼肌横断面积、Ⅰ型肌纤维比例、氧化酶活力较氧疗前分别提高了50%、17.47%、7.87%、28.08%,而Ⅱ(a、b、c)型肌纤维比例、糖酵解、骨骼肌蛋白分解代谢速率较氧疗前分别减低了20.50%、42.85%、34.66%、37.70%。两组各指标差异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LTOT能改善COPD患者肺功能、减轻低氧症状;降低肺血管阻力和肺动脉压降低,稳定肺动脉压,避免了肺动脉压的不断继续恶化;改善肌力,增加骨骼肌横断面积;提高I型肌肉纤维比例以及氧化酶活力下降,最终改善COPD患者临床症状,扩大病患活动范围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老年患者大肠埃希菌尿路感染的感染现状及耐药性特征,为临床治疗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65岁及以上住院患者送检的中段清洁尿标本,从中培养出444株大肠埃希菌,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进行感染现状及耐药性分析。结果美罗培南及厄他培南耐药率最低,亚胺培南其次,耐药率高于70%的抗生素分别为哌拉西林、氨苄西林、加替米星、头孢唑林、头孢唑喃钠、头孢噻吩、环丙沙星、罗米沙星、左氧氟沙星、左旋氧氟沙星、氨苄西林/舒巴坦。结论老年患者大肠埃希菌尿路感染现状较为严峻,从尿液标本中分离出的大肠埃希菌耐药率较高,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7.
317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分析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现状,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API系统鉴定细菌,采用纸片扩散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药敏试验,用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筛选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结果 共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317株,其中MRSA有178株,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茵(MSSA)139株.除青霉素、红霉素及克林霉素外,MSSA对其它抗生素均有较好的敏感性,而MRSA除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考拉宁、呋喃妥因、氯霉素及复方新诺明敏感外,对其它抗生素均耐药.没有发现对万古霉素及利奈唑胺耐药的菌株.结论 MRSA多重耐药,应加强对其耐药率监测,有效地预防及控制其感染.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天然化合物青藤碱对人前列腺癌DU145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MTT法检测青藤碱对DU145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仪AnnexinV/PI双染法检测青藤碱对DU145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电子显微镜观察青藤碱作用DU145细胞后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MTT结果显示青藤碱浓度在100~400 μmol/L时,作用24、48小时后,细胞增殖受到抑制,呈现明显时间剂量效应关系;流式细胞仪AnnexinV/PI双染法显示青藤碱(0、200、400 μmol/L)作用于细胞24小时后,细胞凋亡率升高,且呈剂量效应关系;电子显微镜下青藤碱处理组细胞可见染色质浓聚、边集等典型的凋亡改变,而空白对照组没有相应的变化.结论 青藤碱能有效抑制人前列腺癌DU145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老年患者感染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特征,为临床治疗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感染大肠埃希菌的老年患者病例980例,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进行感染性状及耐药性分析,采用Kirby-Bauer纸片扩散法和CLSI 2013年版判断标准进行耐药性检测,并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美罗培南耐药率最低,厄他培南其次,耐药率高于60%的抗菌药物分别为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头孢唑林、头孢唑喃钠、头孢噻吩、氨苄西林/舒巴坦、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左旋氧氟沙星、加替沙星、头孢呋辛、复方新诺明、头孢曲松、头孢噻肟。结论大肠埃希菌在老年患者中感染较为广泛,分离的大肠埃希菌的多重耐药率呈不断上升趋势,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嗜麦芽窄食单孢菌的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耐药性变化,为预防其感染和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嗜麦芽窄食单孢菌医院感染病例69例的临床特点,监测该院嗜麦芽窄食单孢菌117株的药敏结果。结果69例嗜麦芽窄食单孢菌院内感染危险因素有:高龄、住院时间长、使用广谱抗生素、有严重基础疾病、创伤性操作。对117株嗜麦芽窄食单孢菌耐药性监测结果:该菌对复方新诺明、环丙沙星、奈啶酸、氯霉素、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较低,均低于50%。对大多数半合成青霉素及头孢菌素高度耐药。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耐药率接近100%。对头孢他啶,庆大霉素,阿米卡星耐药性略有上升趋势。结论缩短住院天数、严格掌握各种侵入性操作指征、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并监测细菌耐药性及时调整用药有利于防治该类细菌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