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徐俊松  蒋峻  吴玉泉  费明锋  赵园园 《浙江医学》2023,45(16):1718-1722,1743
目的 探讨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 1 年发生心血管事件的 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1 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三医院行 PCI 的 STEMI 患者 110 例,根据 PCI 术后 1 年是否发生心血管事件分为预后不良组(29 例)和预后良好组(81 例)。检测 miR-150、miR-20a、氨基 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采用 ROC 曲线分析 miR-150、miR-20a、NT-proBNP 预测 STEMI 患者 PCI 术后 1 年发生 心血管事件的效能;采用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 STEMI 患者 PCI 术后 1 年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 结果 预后不良组年 龄≥60 岁、糖尿病、高血压、当前吸烟、多支病变患者占比高于预后良好组,miR-150、miR-20a 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NT-proBNP 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ROC 曲线分析显示,miR-150(AUC 0.713,灵敏度 0.667,特异度 0.793)、miR-20a(AUC 0.792,灵敏度 0.556,特异度 0.897)、NT-proBNP(AUC 0.769,灵敏度 0.621,特异度 0.988)预测 STEMI 患者 PCI 术后 1 年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 0.425、0.975、1 202.500 ng/L(均 P<0.01);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 示,年龄≥60 岁、糖尿病、高血压、当前吸烟、多支病变、miR-150≤0.425、miR-20a≤0.975、NT-proBNP≥1 202.500 ng/L 均是 STEMI 患者 PCI 术后 1 年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均 P<0.01)。 结论 对 STEMI 患者的年龄、糖尿病、高血压、吸烟情况、 多支病变、miR-150、miR-20a、NT-proBNP 等因素应加以关注,以减少 PCI 术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大蒜素对哮喘小鼠肺组织p38 MAPK、PI3K、Akt及VEGF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地塞米松,10 mg/kg)及大蒜素(60、30和15 mg/kg)给药组,每组10只。采用卵清蛋白(Ovalbumin,OVA)+氢氧化铝致敏法复制哮喘小鼠动物模型,同时给予相应的药物进行干预。连续给药7 d,于末次给药后24 h取肺泡灌洗液进行白细胞分类并计数;取左侧肺组织进行HE染色常规病理组织学观察,快速取右侧肺组织采用RT-PCR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p38 MAPK、PI3K、Akt、VEGF mRNA与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大蒜素60 mg/kg组小鼠肺泡灌洗液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显著减少;肺组织病理明显改善,炎症细胞浸润显著减少,气管壁及肺泡损伤明显缓解;肺组织p38 MAPK、PI3K、Akt及VEGF 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调。结论:大蒜素对OVA致哮喘小鼠的炎症反应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其机制与抑制p38 MAPK/PI3K分子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3.
随着胆石症发病率的增高,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发病率也逐渐增高。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主要由细菌感染和胆管梗阻引起,病变以肝胆系统病损为主,合并多器官损害,是一种全身严重感染性疾病。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病情发展快,易出现感染性休克和多脏器功能衰竭,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我科于24h内急诊行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EN—BD)治疗老年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患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分析2年中医院体检过程中出现36起矛盾纠纷原因。实施相应改进措施,使体检中的各种矛盾下降44%。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消融指数(AI)指导下零射线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9-12月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行AI指导下阵发性房颤零射线射频消融术患者15例作为实验组,选取同期行常规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术患者15例作为对照组。实验组借助CARTO 3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全程零射线完成房间隔穿刺、左心房建模及AI指导下双侧环肺静脉电隔离(PVI)。而对照组在X线透视下完成房间隔穿刺、左心房Lasso建模及冷盐水灌注导管消融。分别观察术中两组的单圈PVI隔离率、双侧PVI成功率、消融时间、手术总时间、X线曝光时间、血管及心包填塞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与常规房颤射频消融术相比,AI指导下零射线射频消融的单圈PVI隔离率高,消融时间明显缩短。两组患者的双侧PVI成功率和手术总时间基本一致。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心包填塞、血栓栓塞、血肿、围手术期死亡等并发症。结论:AI指导下零射线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手术成功率高,无放射性损害,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