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5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33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妇产科临床技能模拟训练实验室化的研究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受到医疗环境、教学设施和方法、学习积极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如何提高实习医生的临床操作技能,一直是一临床带教工作的难点。必须有效避免妇产科临床带教中的高风险和潜在的医疗隐患、紧张的医患关系和相关法律的限制因素。本研究在见习和实习过程中,采用常见操作培训实验室化的途径,探索一套较为完善的、强化实习医生操作技能的教学手段,有望给临床带教中解决相关问题提供较为合理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初步鉴定人乳头瘤病毒18型E7抗原的HLA-DRB1*0301限制性辅助T淋巴细胞(T-HelperCell)表位。方法:用SYFPEITHI软件预测HPV18E7抗原HLA-DRB1*0301限制性Th表位,候选表位分别命名为P1、P2、P3,以固相多肽合成技术合成,并运用HPLC进行纯化和质谱法(MS)鉴定。以密度梯度法分离HLA-DRB1*0301阳性健康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合成肽刺激PBMC,用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检测淋巴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表型。结果:多肽P1(HPV18E780-94)在体外刺激PBMC后能够有效诱导CD4 T淋巴细胞增殖。结论:P1(HPV18 E780-94)可能为HPV18E7抗原HLA-DRB1*0301限制性Th细胞表位。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人类白细胞抗原A2分子(HLA-A2)限制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表位HPV18E77-15进行氨基酸置换修饰,并探讨修饰后多肽的免疫原性。方法根据量化模体方案,比较置换后的多肽与HLA-A2分子的结合系数,采用标准Fmoc方案合成并纯化多肽、细胞毒实验(51Cr释放法),观察多肽是否能够诱导特异性CTLs。结果修饰肽TLQDIVLHV符合HLA-A2分子限制性细胞毒性T细胞的表位要求,具有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诱导活性。结论修饰肽TLQDIVLHV具有更好的结合力和较强的抗原性,可以作为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治疗性肽疫苗分子设计的候选表位。  相似文献   
4.
目的:鉴定人乳头瘤病毒18型早期蛋白E7的B细胞优势表位的免疫原性。方法:根据亲水性方案、柔韧性方案、抗原指数方案及表面可能性方案预测分析抗原可能的B细胞优势表位肽,并探讨合成肽的免疫效果。结果:HPV18E715-22(LEPQNEIP),E729-44(EQLSDSEEENDEIDGV),E751-59(ARRAEPQRH)是可能的B细胞优势表位,其中,E729-44和E751-59可明显诱导小鼠血清抗体滴度升高。结论:HPV18E729-44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为E7抗原B细胞优势表位。  相似文献   
5.
药疹(drug eruption)是皮肤科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随着新药的不断开发和应用,药疹的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因此,掌握药疹的发病机制,对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药疹的发生至关重要。1病毒感染与药疹近几年,病毒感染与药疹成为药疹发病机制研究的一个热点。资料显示,多种病毒,如EB病毒(EBV)、人疱疹病毒6  相似文献   
6.
对人乳头瘤病毒(HPV)16型E7抗原的预测表位从理论上分析其与HLA-A2分子结合的情况,推测成为HLA-A2限制性表位的可能性。通过计算机分子模拟,确立各表位及其与HLA-A2分子结合形成复合物的模拟结构。结果发现,各表位的三维结构符合HLA-A2限制性细胞毒性T细胞(CTL)表位的结构要求,能较好地与HLA-A2分子结合。根据分子模拟提供的理论支持,各预测表位符合要求,提示可在后续实验中进行表位合成、筛选、鉴定和多肽疫苗的研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氟芬那酸丁酯软膏联合肤舒止痒膏外用治疗儿童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皮肤科门诊自2010年7月q012年6月的儿童特应性皮炎患者122例,皮疹无明显糜烂、渗出和结痂。符合Williams所制定的AD诊断标准。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1例。治疗组患者联合应用氟芬那酸丁酯软膏和肤舒止痒膏,对照组外采用糠酸莫米松软膏涂抹皮损处,临床观察疗程为2周。所有病例在治疗结束后均进行SCORAD评分和有效率的评价。结果男性患者74例,女性患者48例,年龄2~7周岁,病程1月~7年;治疗前,治疗组及对照组皮疹积分无显著性差异,分别为12.44±2.31和11.98±3.12;治疗后,治疗组皮疹积分(5.13±3.47)显著低于对照组(7.72±4.08),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患者症状的SCO—RAD评分总积分为8.10±3.35,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1.20±3.97,(P〈0.01);治疗前,治疗组及对照组瘙痒积分无显著性差异,分别为6.59±1.74和6.26±1.86;治疗后,治疗组瘙痒积分(2.97±1.01)略低于对照组(3.48±1.27),但两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有效率为49.18%,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24.59%,(P〈0.01)。2组患者均未出现各种药物相关的临床不良反应。结论运用氟芬那酸丁酯软膏联合肤舒止痒膏治疗儿童特应性皮炎,安全性较高,治疗效果较为明确,适合在临床上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8.
9.
ELISA法与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SVⅡ感染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ELIS法和荧光定量PCR法联合检测生殖器范疹感染HSVⅡ的敏感性。方法:对191例生殖器疮疹患者同时运用改良的ELISA法和荧光定量PCR法进行检测。结果:ELISA法检测抗体阳性率为61.8%,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SVⅡ阳性率85.9%,总阳性率92.1%。结论:荧光定量PCR法灵敏度优于ELISA法,两种方法联合进行检测可提高校测阳性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高浓度葡萄糖对小鼠表皮干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利用Ⅳ型胶原的快速黏附法分离培养小鼠表皮干细胞,观察其形态学;通过免疫荧光法检测表皮干细胞标志物β1整合素和K19来鉴定表皮干细胞;将小鼠表皮干细胞分别放在葡萄糖浓度为5.6、15和30mmol/L的培养基里培养;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凋亡蛋白Bax和抗凋亡蛋白Bcl-2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体外培养的小鼠表皮干细胞呈克隆样生长,增殖速度较快,细胞形态呈铺路石样,边缘细胞呈梭形,细胞核质比较大;免疫荧光法检测到培养的小鼠表皮干细胞β1整合素和K19呈阳性表达且阳性表达率均为100%;MTT法检测到与对照组(5.6mmol/L浓度葡萄糖)相比,15mmol/L浓度葡萄糖刺激72h后检测到细胞增殖速度无明显改变,而30mmol/L浓度葡萄糖刺激24、48和72h后检测到细胞增殖速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法检测到与对照组相比,30mmol/L浓度葡萄糖刺激48h后凋亡蛋白Bax的蛋白表达量明显增加而抗凋亡蛋白Bcl-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较高浓度(30mmol/L)葡萄糖可以明显抑制小鼠表皮干细胞的增殖,从干细胞角度进一步为糖尿病创面难愈的原因提供了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