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目的探讨甘草次酸对增殖速率不同的4株肝癌细胞SMMC-7721,SK-HEP1,HEPG2,HEP3B体外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 机制。方法通过MTT法测定肝癌SMMC-7721,SK-HEP1,HEPG2和HEP3B细胞株体外生长曲线;用梯度浓度甘草次酸(5、 10、20、30、40、60 μmol/L)分别刺激48 h后,MTT法检测甘草次酸对4种肝癌细胞株体外生长的影响,Western blot实验考察其对 4种肝癌细胞株总ERK蛋白,磷酸化ERK蛋白和拓扑异构酶Ⅱα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4株肝癌细胞中SMMC-7721细胞增殖 速率最慢,而SK-HEP1 细胞增殖速率最快;甘草次酸刺激48 h 能浓度依赖性地抑制4 种肝癌细胞的生长,其中对慢增殖细胞 SMMC-7721 细胞抑制作用最强(IC50为28.04 μmol/L);细胞内ERK的磷酸化,拓扑异构酶Ⅱα的表达与细胞增殖速率呈正相 关,SMMC-7721 细胞拓扑异构酶Ⅱα与p-ERK蛋白的表达在4 株细胞中最低,SK-HEP1 细胞表达最高。与阴性对照组相比, 50 μmol/L的甘草次酸可显著抑制4株细胞内拓扑异构酶Ⅱα与p-ERK蛋白的表达(P<0.05),而25 μmol/L的甘草次酸可显著下 调SMMC-7721,HEPG2和HEP3B细胞拓扑异构酶Ⅱα与p-ERK蛋白(P<0.05)而对SK-HEP1细胞没有作用。结论甘草次酸 对不同肝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有选择性。其中对慢增殖肝癌的治疗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下调拓扑异构酶Ⅱα的表达与抑 制ERK通路的激活可能为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阿法替尼增强耐药性卵巢癌细胞对阿霉素化疗敏感度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联用阿法替尼对阿霉素作用于卵巢癌A2780及A2780T细胞的IC50的影响;不同浓度的阿法替尼干预后,罗丹明123蓄积实验检测ABCB1外排功能;ABCB1-Glo? Assay Systems实验检测ABCB1ATPase活性;Western blot检测A2780T细胞EGFR、p-EGFR、HER-2、p-HER-2及ABCB1的表达;RTPCR实验检测A2780T细胞MDR1 mRNA的表达。结果 无毒浓度的阿法替尼显著降低了阿霉素对耐药卵巢癌A2780T细胞的IC50(P<0.05),而对A2780细胞没有影响;阿法替尼浓度依赖性地增加罗丹明123在A2780T细胞内的蓄积量及ABCB1 ATPase活性(P<0.05);阿法替尼下调A2780T细胞ABCB1的编码基因MDR1的mRNA水平及ABCB1的蛋白表达水平,抑制了EGFR及HER-2的磷酸化水平。结论 阿法替尼可能通过抑制ABCB1转运体的外排功能,下调ABCB1的表达,进而增敏耐药卵巢癌细胞A2780T对阿霉素的化疗敏感度,是一种有开发前景的卵巢癌化疗增敏剂。  相似文献   
4.
目的:考察甘草酸对紫杉醇溶解度的增溶作用。方法:将不同比例甘草酸和紫杉醇,不同比例乙醇和紫杉醇进行配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紫杉醇的浓度;并采用电导率法检测甘草酸-紫杉醇溶液的临界胶束浓度。结果:在乙醇比例为7.5%且甘草酸浓度为10 mmol·L-1时,紫杉醇达到最佳溶解度(823.38±14.41)μg·mL-1,较紫杉醇水中溶解度增加约1 000倍(0.67→823 μg·mL-1),较紫杉醇在7.5%乙醇液中溶解度增加约100倍(8.51→823 μg·mL-1)。紫杉醇-甘草酸溶液(含7.5%乙醇)的临界胶束浓度为0.42 mmol·L-1,证明其在更低浓度下能形成胶束状态。结论:首次发现在甘草酸和低体积分数乙醇的协同作用下,紫杉醇水中溶解度得到有效增加,鉴于甘草酸的两亲性,安全性和一些特殊的药理活性,为制备基于甘草酸为载体的新型紫杉醇制剂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原花青素对P-糖蛋白(P-gp)底物罗丹明123(R123)和荧光素钠(FS)在大鼠不同区段肠黏膜透过特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体外垂直型扩散池(Ussing Chamber)技术,分别计算原花青素20 mg/L时R123和FS经空肠、回肠和结肠黏膜吸收与分泌方向的累计透过率和表观渗透系数(Papp),R123和FS在接收池的样品浓度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法测定.结果 原花青素具有增加R123经空肠、回肠与结肠吸收方向透过性的趋势,同时具有降低R123经空肠、回肠与结肠分泌方向透过性的趋势,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原花青素使结肠R123分泌方向透过性明显降低(P<0.01).结论 原花青素具有抑制R123经肠黏膜外排的作用,该作用可能与原花青素抑制肠黏膜上皮P-gp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抗痒醑中苯酚和水杨酸的含量。方法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色谱柱;以甲醇-水-冰醋酸(50∶50∶1)为流动相,检测温度30℃;流速1.0 mL/min,溶剂为流动相,进样量20μL。结果 苯酚和水杨酸浓度分别在0.040 72~0.142 52 mg/mL和0.030 96~0.108 36 m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现良好线性关系;高中低三个浓度苯酚的平均回收率为100.52%,RSD为0.19%;水杨酸的平均回收率为101.11%,RSD为0.45%。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捷、准确度好,可作为本所制剂抗痒醑的质控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