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目的探讨经脐腹腔镜乙状结肠肿瘤切除并脐再造术的可行性和临床应用前景。方法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2月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同一治疗小组完成20例经脐腹腔镜乙状结肠肿瘤切除并脐再造术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吻合口漏、切口感染、术后恢复情况及肿瘤根治情况等。结果 20例病人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212.05±13.90)min,术中出血量(125.50±28.92)ml,淋巴结清扫数目(13.70±1.26)个,肠道功能恢复时间(3.10±0.64)d;术后切口脂肪液化1例,吻合口漏1例;术后平均8.7天出院。手术切口瘢痕隐蔽不易察觉,新"肚脐"形态良好。结论经脐腹腔镜乙状结肠肿瘤切除并脐再造术创伤小,恢复快,操作不复杂,安全性高,腹部美容效果明显,肿瘤根治性可靠。  相似文献   
3.
结直肠癌目前已成为威胁人类身体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美容意识的不断增强,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已广泛开展,技术日趋成熟.本文就腹腔镜结直肠癌的治疗现状与展望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张远威  邓亨怡 《西部医学》2013,25(8):1272-1273
脐是人体独特的自然瘢痕,是人体的黄金分割点,位置特殊并且隐蔽,现已成为腹腔镜技术的重要入路,经脐部整形切口可以完成肠吻合术以及较大的标本取出,术后病人恢复快,并发症少,美容效果好。本文就脐的特殊性和临床应用价值,脐部整形切口在腹腔镜胃肠手术中应用现状以及其在腹腔镜胃肠手术中的优势和不足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腹腔镜、胆道镜、十二指肠镜(三镜)联合并胆总管切开一期缝合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08~2013-10应用三镜联合并胆总管切开一期缝合术治疗胆总管结石62例的手术疗效和经验。结果62例均成功取净结石。术后第1天、第3天复查肝功能及血、尿淀粉酶,术前肝功能异常者术后谷丙转氨酶( ALT)、谷草转氨酶( AST)、总胆红素( TBIL)均明显下降,无一例出现血、尿淀粉酶增高。1例出现腹腔引流管引流淡黄色胆汁,3 d后自行消失。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6个月,术后2~8周复查磁共振胆胰管造影( MRCP),62例均未见明确残石影,5例报告乳头狭窄影,但无自觉症状及体征,未予处理。术后3~6个月复查B超,报告胆管积气影3例,未予处理。结论三镜联合并胆总管切开一期缝合术治疗胆总管结石安全、有效、可行,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miR-490-3p过表达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改善作用,并初步分析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联合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在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中的优势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遵义医学院成都附属医院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210例,随机分为接受罗哌卡因联合利多卡因局部麻醉(试验组)和利多卡因单纯局部麻醉(对照组),均行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比较二组患者手术时间、镇痛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平均(43±12)min,明显短于对照组(56±11)min,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62,P=0.001)。试验组术后镇痛效果持续时间平均(10.4±1.6)h,长于对照组(4.2±1.3)h二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43,P=0.ooo),术后24d试验组无一例患者使用止痛药物,对照组有11例因疼痛使用止痛药物镇痛;术后3d试验组患者疼痛消失98例,对照组疼痛消失78例;术后7d,试验组有6例患者稍感局部疼痛,对照组有15例感局部疼痛,二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2.290、7.870、4.881,P=0.000、0.005、0.027)。结论罗哌卡因与利多卡因混合局部麻醉下行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麻醉效果满意,操作简单,创伤小,安全性高,术后患者疼痛轻,恢复快,并发症少,患者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环境雌激素壬基酚(nonylphenol, NP)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侵袭、迁移的影响及其与SRXN1(sulfiredoxin-1)表达的关系。方法 利用转录组测序及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分析NP对COLO205细胞中SRXN1表达的影响。通过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 TCGA)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IHC)分析SRXN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利用特异性小干扰RNA片段(si-SRXN1)抑制SRXN1的表达,NP(10-6 mol/L)干预24 h,通过CCK-8、克隆形成、Transwell实验检测COLO205细胞增殖、侵袭及迁移能力的影响,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ERK1/2、PI3K/Akt、Wnt/β-catenin通路激活情况。结果 转录组测序及qRT-PCR分析发现,NP显著上调COLO205细胞中SRXN1表达(P<0.05)。TCGA及IHC检测分析发现,结直肠癌肿瘤组织中SRXN1的表达均显著高于癌旁组(P<0.01)。与Control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