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2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为地高辛(Digoxin)的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应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FPIA)测定血药浓度,对结果作综合分析。结果:共监测121例,其中在有效治疗血药浓度范围内的为82例(占67.8%),小于0.5μg/L的为21例(占17.3%),大于2.0μg/L的为18例(占14.9%),中毒表现为13例(占10.7%)。结论:口服地高辛有必要加强血药浓度监测,特别是老年患者的血药浓度监测,并结合临床表现和用药特点进行分析,达到保证临床疗效,减少毒性反应发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地高辛(Digoxin)的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应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FPIA)测定血药浓度,对结果作综合分析。结果:共监测121例,其中在有效治疗血药浓度范围内的为82例(占67.8%),小于0.5μg/L的为21例(占17.3%),大于2.0μg/L的为18例(占14.9%),中毒表现为13例(占10.7%)。结论:口服地高辛有必要加强血药浓度监测,特别是老年患者的血药浓度监测,并结合临床表现和用药特点进行分析,达到保证临床疗效,减少毒性反应发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肺炎支原体感染在小儿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不同年龄段的分布情况及患儿MP-IgM抗体阳性出现时间差异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被动凝集法检测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中MP-IgM抗体。结果:在938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286例检测出MP-IgM抗体阳性,阳性率为30.5%。其中0~1岁、1~3岁、3~6岁、6~12岁年龄组的阳性率分别为10.7%、29.8%、37.6%、34.0%;病后第2周抗体出现阳性151例,占52.8%,病后第3周抗体出现阳性91例,占31.8%,病后第4周阳性44例,占15.4%。结论:肺炎支原体主要感染1岁以上儿童。对临床上拟诊为肺炎支炎体肺炎患儿动态检测其血清中MP-IgM抗体,能够提高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确诊率。  相似文献   
4.
基层医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保障措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丘海轶  张育娟  邱细梅 《中国药房》2010,(48):4602-4603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应用现状和实施策略。方法:结合现阶段新出台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实施方案,从基层医院实施的具体做法入手,分析实施执行的保障措施。结果与结论:基层医院国家基本药物的应用率偏低,通过提高认知度、加强执行力、控制指标、配套政策等方面可保障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将横断面调查应用于抗菌药物管理PDCA中的成效。方法:通过2012年连续4次横断面调查收集资料,应用于抗菌药物管理PDCA循环的计划与检查环节。结果:调查的8项指标中6项有显著改善(P〈0.01),其余两项无显著改善(P〉0.05)。结论:将横断面调查应用于抗菌药物管理PDCA的各个环节,能改善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状况,是提高抗菌药物管理质量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社区分布情况,流行类型,发生率和流行特点;指导用药安全和合理用药,保障社区居民身体健康.方法:利用流行病学回顾性研究和前瞻性研究的方法,利用统计学方法stata10统计软件来分析干预组和对照组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使用ADR因果关系评价方法进行评价.结果:干预组和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干预组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率明显减少.结论:社区开展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的监测和干预工作,有利地提高了社区居民健康意识和健康水平,为指导和推广社区药物合理用药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家庭病床鼻饲护理的特点和可操作性.方法:采取家庭护理、加强访视、密切观察、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培训患者及患者家属操作能力等护理干预措施,发现家庭病床鼻饲治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处理.结果:50例鼻饲治疗病人中发生非正常拔管的7例、腹胀的4例、呕吐的3例、腹泻的3例,40例患者在45天内停用鼻饲由口进食.结论:家庭病床是卫生部门为解决“住院难”问题所采取的一项深受群众欢迎的措施.设立家庭病床有针对性地对鼻饲的护理干预,有效地避免了各种治疗的负面作用,缩短鼻饲治疗时间,减少不必要的痛苦,不仅减轻了病人经济负担,在不脱离家庭环境,在亲人的关怀下拥有个人的自由选择与尊严,并可学会自我护理同时得到适宜的、及时的医疗使治疗安全得到有力保障的同时患者得到更多亲情、人文关爱,.避免久留医院中造成交叉感染的机会;对于家庭,除了减少住院开支外,还可避免家属奔波于工作、医院、家庭三地之间;家庭病床鼻饲的护理有效地提高了鼻饲治疗病人的治愈率及生活质量.社会方面因住院天数的缩短,得以增加医院病床的利用率,使需要住院的急性病人可以尽快地得到所需要的治疗和护理同时增大了医院各项资源的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8.
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社区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社区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情况。方法:选择本地区位于中心地带的圳美和碧眼社区的居民作为调查对象,采用流行病学、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2009年5月1日~2010年4月30日两个社区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率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应用不良反应因果关系评价方法进行评价。结果:两个社区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率分别为55.4%和54.9%,二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社区有必要推进开展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监测和干预工作,以进一步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意识和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结合温针灸治疗腰腿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90例腰腿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双盲法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45例.B组仅采用温针灸治疗,A组则以B组疗法为基础结合独活寄生汤治疗.观察两组在治疗有效率、血清炎症因子、疼痛评分及功能障碍方面的差异.结果:A组治...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肺炎支原体感染在小儿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不同年龄段的分布情况及患儿MP—IgM抗体阳性出现时间差异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被动凝集法检测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中MP-IgM抗体。结果:在938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286例检测出MP-IgM抗体阳性,阳性率为30.5%。其中0-1岁、1-3岁、3-6岁、6~12岁年龄组的阳性率分别为10.7%、29.8%、37.6%、34.0%;病后第2周抗体出现阳性151例,占52.8%,病后第3周抗体出现阳性91例,占31.8%,病后第4周阳性44例,占15.4%。结论:肺炎支原体主要感染1岁以上儿童。对临床上拟诊为肺炎支炎体肺炎患儿动态检测其血清中MP-IgM抗体,能够提高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确诊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