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2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41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35 毫秒
1.
用高脂饮食喂养雄性猕猴达17个月,扫描电镜观察从颈总动脉分叉处到大脑前、中动脉的内膜面,发现在颈总动脉分叉部,颈内动脉颅外、颅内段,Willis环处有脂斑形成。最严重的损害位于颈总动脉分叉部。颅外动脉损害较颅内动脉严重。大脑前、中动脉损害与其它动脉比较,无论范围或程度都稍轻。Willis环以及起始于它的中央支开口处发现动脉粥样硬化灶。这可能与局部的血流动力学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G蛋白β3亚单位基因C825T多态性与PTCA支架植入后再狭窄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多聚酶联反应结合限制性内切酶片断长度多态性分析方法(PCR-RFLP)检测50例经PTCA支架植入术后半年内发生再狭窄的患者和85例经PTCA支架植入在半年内未发生再狭窄的患者之间G蛋白β3亚单位基因C825T多态性。结果 再狭窄组G蛋白β3亚单位基因型频率(CC 14%、CT 54%、TT 32%),等位基因频率(C 41%、T 59%)与未狭窄组G蛋白β3亚单位基因型频率(CC31.8%、CT 44.7%、TT 23.5%),等位基因频率(C 54.2%、T 45.8%)比较统计学上有差异。结论 G蛋白β3亚单位基因C825T多态性可能与PTCA支架内再狭窄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了解决小口径(直径7mm以下)人造血管术后通畅率低下的问题,利用生物-人工复合血管,结合分子生物学手段,将转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165)基因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种植于复合血管内腔面,为解决此临床难题提供新的思路和手段。材料方法:构建VEGF165真核表达质粒pCI-neo-VEGF165,获得正确的质粒用于转染HUVEC。从中科院购买HUVEC(代号:ECV-304),用脂质体介导法将pCI-neo-VEGF165转入细胞,经G418筛选后,计数阳性克隆,以比较脂质体和质粒在不同比例情况下转染效率的高低。实验组按质粒和脂质体比例的不同分为4组:1μg/3μl;2μg/6μl;2μg/8μl;3μg/12μl。ELISA检测瞬时转染后HUVEC培养上清中VEGF的表达。再将VEGF165基因瞬时转入HUVEC,利用自己设计的旋转培养装置,将细胞均匀地粘附、种植于复合血管内腔面。复合血管是人工材料(聚酯)和生物材料(成纤维细胞长入,胶原形成)有机结合而成,是将包有聚酯网的硅胶棒埋入绵羊背部皮下组织,3个月后取出,抽去硅胶棒而得到的。结果:脂质体转染效率以2μg/8μl组阳性克隆数最多;ELISA测定瞬时转染后HUVEC培养上清中VEGF的表达量为532·5±43·1pg/ml。使用旋转培养装置的细胞均匀地粘附于复合血管,未使用者细胞积聚于血管腔面下部;转入和未转入VEGF165基因的HUVEC在复合血管内腔面覆盖面积百分比分别为69·9%±3·5%、43·7%±2·5%,有明显改善。结论:转入VEGF后可促进HUVEC在复合血管上生长,旋转培养装置有利于细胞的均匀粘附。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测不同胎龄胎儿心脏二尖瓣复合体形态特征,分析其变化规律,为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取非正常分娩正常胎儿心脏40例,根据胎龄分为Ⅰ组(≤20周)、Ⅱ组(21~24周)、Ⅲ组(25~36周)、Ⅳ组(>36周);解剖并观测其二尖瓣复合体形态特征,分别进行二尖瓣瓣环周长,前、后乳头肌最大高度测量。结果二尖瓣瓣环周长为(2.06±0.75)cm;前、后乳头肌的最大高度分别为(0.58±0.15)cm、(0.59±0.17)cm。心脏二尖瓣复合体的形态变化与胎龄增长趋势一致,但21~24周胎儿其二尖瓣环周长及前、后乳头肌最大高度与≤20周胎儿比较增长缓慢,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从24周后呈快速增长。结论胎儿心脏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二尖瓣复合体在一定时间内可能会出现增长迟滞现象。  相似文献   
5.
由于中美两国的文化背景不同,中美人体解剖学教学方法有很大的不同。当前,美国医学教学是以整合式课程为主干,以解决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方法;同时,辅以以学科为基础的课程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笔者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大卫·格芬医学院进行3个月医学课程的学习,尤其是对人体解剖学教学方法进行了学习和分析,希望通过此文对我国医科院校解剖学的教学改革给予启发与借鉴。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在体骨髓细胞之间是否存在细胞间纳米通道(intercellular nanotubes)。方法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在体原位观察C57BL/6小鼠骨髓中细胞间纳米通道的分布、形态以及可能的形成机制。结果  骨髓造血细胞之间存在纳米通道结构。SEM显示该结构在骨髓组织中散在分布,位于骨髓内血窦内、外侧。骨髓造血细胞间纳米通道的管径粗细不均,平均长度为5.85 μm (1.58~18.54 μm),平均直径为364 nm (202~541 nm),还可见一些小颗粒状物质黏附在纳米通道表面。此外,小鼠骨髓造血细胞可能通过伸出突起的形式形成细胞间纳米通道。结论  本研究首次为小鼠骨髓造血细胞之间存在细胞间纳米通道提供了形态学证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亚洲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动力髁螺钉、动力髋螺钉固定股骨反转子间骨折后的生物力学性能.方法 测量正常股骨的生物力学性能后,制作18具成人股骨反转子间骨折模型,分别以亚洲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Ⅱ)、动力髁螺钉(DCS)、动力髋螺钉(DHS)随机进行固定.利用电阻应变片和位移传感器测量实验数据,制作不同内置物固定后,垂直应力作用下股骨近端位移-压力以及压力-骨折近段角度位移统计表,同时在扭转应力作用下制作扭转角-扭矩统计表.测量3组标本的垂直及扭转刚度并进行统计学比较,对3种不同内固定物在反转子间骨折治疗中的生物力学性能进行比较.结果 垂直载荷作用下,股骨近端下沉位移<1.0 mm时(垂直应力小于500 N),PFNAⅡ、DCS两组之间的轴向应力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过生理负荷后两实验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PFNAⅡ抗垂直压缩能力强于DCS,但PFNAⅡ应力遮挡较DCS更为明显;DHS抗垂直压力与PFNA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扭转应力作用下,在扭转角度≤4°时,3实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当扭转角度加大后,PFNAⅡ抗扭转能力更强.3组不同内置物的刚度比较中,PFNAⅡ的垂直及扭转刚度最强,而DCS与DHS的扭转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Ⅱ抗垂直及扭转应力的作用强于DCS和DHS.在生理载荷下,PFNAⅡ及DCS均可用于股骨反转子间骨折的治疗,但PFNAⅡ应力遮挡率较高.DHS固定组易导致固定失败,不应用来治疗股骨反转子间骨折.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疑难配血的成因,探讨科学简洁的解决办法。方法对近几年遇到的疑难配血病例进行原因分析,并对所采取的处理方法进行总结和归纳。结果 46例疑难配血病例原因分为5类13种,其中不规则抗体占疑难配血病例总数的39.1%,冷凝集素和自身抗体占32.6%,抗原减弱占8.7%,抗体减少占6.5%,试剂因素占4.3%,其它如类B、亚型、操作错误等各占2.2%。结论将ABO疑难血型三步分析法思路与微柱凝胶卡法新技术结合起来,应用于临床疑难配血简便快速、科学实用。  相似文献   
9.
腰椎间盘突出症又称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症[1]。病变多发生在腰椎4、5或腰5、骶1椎间。突出的椎间盘挤压脊髓神经或坐骨神经,常引起腰骶椎综合征。临床表现可有腰痛、坐骨神经分布区剧烈疼痛、间歇性跛形,长期压迫可使脊髓神经支配部位皮肤麻木或感觉丧失。发病后若能及时作出诊断,注意卧床休息,多数患者疼痛症状可以减轻。病程较长者突出部分多因水肿、炎症与周围组织粘连,常难以治愈。笔者多年来应用牵引加按摩的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2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20例中,男63例,女57例;年龄最大者56岁,最小者28岁,40岁以…  相似文献   
10.
颈椎综合征是指颈椎退行性改变和颈椎软组织病变所引起的综合征。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颈椎间盘退变、颈椎增生、颈椎周围软组织劳损和变形所致。病人常有手臂疼痛、麻木酸胀感,有时有针刺样感,上颈段有枕后痛,颈部活动部分受限。椎动脉受压时当头转动到某一位置可导致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有时可出现下肢无力或突然摔倒。运用按摩手法治疗颈椎综合征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