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7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提高大脑皮质神经元细胞产率以及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提高培养大脑皮质神经元的产率以及活性 ,使实验的细胞模型有良好的一致性和可比性。方法 实验分析了大脑皮质神经元培养过程中 ,从选材、取材到分散细胞等一系列步骤中维持细胞活性的内在因素 ,应用细胞形态学指标 ,Trypanblue染色计数分析以及染色观察。结果 每侧大脑皮质得到细胞约 2 .5× 10 6~ 3.0× 10 6个 ,而且种植不同时间 6 ,12 ,48h细胞存活率均在 95 %以上。结论 该法是较好的大脑皮质神经元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2.
背景:目前周围神经去细胞的方法较多,应用较多的是化学萃取法和液氮冻融法,但是化学萃取法耗时较长,而液氮冻融法则去除细胞不彻底。作者在查阅大量文献和多次实践的基础上,最终确定了冻融+化学萃取+机械振荡的优化法对坐骨神经进行脱细胞处理。目的:对优化法制备的去细胞坐骨神经天然支架进行形态学分析,并对其成分进行鉴定。方法:取Wistar大鼠双侧坐骨神经,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不做特殊处理,实验组用冻融+化学萃取+机械振荡的优化法进行脱细胞处理。结果与结论:用优化法制备的去细胞坐骨神经天然支架呈三维管状立体结构,许旺细胞、髓鞘及轴突去除完全。经免疫组化鉴定,Ⅰ型、Ⅲ型胶原和层粘连蛋白等细胞外基质主要成分得到保留。  相似文献   
3.
创伤性轴索损伤的病理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轴索损伤是创伤性脑损伤 (traumaticbraininjury ,TBI)基本病理过程之一[1 ] 。传统观念认为脑创伤同时轴索撕裂 ,轴索收缩或排出轴浆形成反应性轴索肿胀 ,称为收缩球 (retractionball)。而最近的研究表明在大多数轴索损伤中 ,轴索断裂不是立即发生 ,而是一个延迟过程 ,大约伤后 4~ 2 4h之间发生。这个过程被称为继发性轴索断裂 (secondaryaxoto my) ,是轴索损伤的主要形式。目前对这一过程病理机制尚不清楚。有人认为局部轴膜功能障碍是导致离子内流 ,从而激发轴浆细胞骨架降解是…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常温时液压冲击伤后神经元内依钙蛋白酶活性变化及亚低温的干预效果。方法体外培养大鼠神经元并制作液压冲击伤模型,在不同时间点进行亚低温干预,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液压冲击伤后的神经元内Calpain的活性变化及在不同时段亚低温对Calpain活性的干预效应。结果常温时,在细胞损伤后Calpain的活性发生显著变化。亚低温组与常温组Calpain的活性不同,且亚低温对伤后Calpain活性的干预效应与作用起始时间密切相关。结论液压冲击伤后神经元内Calpain活性发生的改变参与细胞创伤的病理过程,亚低温可能通过这一机制具有一定保护创伤性脑损伤的作用。亚低温干预的效果与开始干预时间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利用立体定向MRI资料重建丘脑测量体积,分析年龄、性别对其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成年自愿者行立体定向MRI扫描,在MRI上对丘脑进行识别、分割、提取、匹配与三维重建,测量重建后丘脑的体积。结果三维重建的丘脑表面光滑、形态逼真,清晰的显示了丘脑在标准立体定向空间中的位置,可直观显示,任意角度浏览。60岁以下组为(6089.66±105.13)mm3,60岁以上组丘脑平均体积为(5799.92±106.58)mm3。结论60岁以上组丘脑体积较60岁以下组显著缩小。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体外液压冲击伤后大鼠神经细胞内游离钙([Ca~(2+)]i)及微管相关蛋白-2(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2,MAP-2)水平的变化,并探讨亚低温对颅脑创伤后神经细胞内[Ca~(2+)]i与MAP-2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经体外原代培养的神经细胞制备液压冲击伤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创伤组(7个亚组)和亚低温治疗组(4个亚组)。亚低温治疗组于伤后30min、1h、10h和22h进行亚低温(32±0.5)℃治疗2h,随后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定体外液压冲击伤后神经细胞内[Ca~(2+)]i及MAP-2水平的变化。结果 于伤后3Omin内应用亚低温治疗可降低神经细胞内[Ca~(2+)]i水平(P<0.01),而于伤后1h以上应用则无效;于伤后1h内进行用亚低温治疗可明显减少MAP-2的丢失(P<0.01),而伤后10h以上应用则无效。结论 亚低温可降低颅脑创伤后神经细胞内[Ca~(2+)]i水平及减少MAP-2丢失,但应用的有效时间窗不同,提示颅脑创伤后神经细胞内[Ca~(2+)]i升高并不是MAP-2丢失的唯一原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液压冲击性脑损伤后成年大鼠脑组织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时程和空间分布的变化。方法:制作液压冲击性脑损伤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法动态检测内源性bFGF的变化。结果:在正常脑组织中,bFGF免疫活性低水平表达,且主要位于胶质细胞核及神经元细胞质中。液压冲击伤后bFGF免疫活性增强,聚集核周边。此外,部分bFGF免疫活性聚集于神经元周围间隙中半定量分析显示液压冲击伤后3d,大脑皮质bFGF阳性细胞数量较正常对照组升高4.8倍;伤后7 d,bFGF免疫活性达高峰,伤后30 d消失。结论:液压冲击伤后,损伤的胶质细胞和神经元暂短地合成bFGF,并以旁分泌和自分泌形式起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急性重度颅脑创伤患者脑组织、血清同时筛选损伤标记物的意义;对比出两种组织之间相同的差异蛋白质,以直接利用血清中的蛋白质来评估颅脑损伤。方法应用表面加强激光解析电离时间飞行质谱技术比较创伤组和对照组皮层组织之间、血清之间蛋白质的差异表达,筛选出血清、脑组织之间相同的差异蛋白质。结果每例患者脑组织、血清之间比较出13—39个相同差异蛋白质峰。创伤组脑组织、血清之间比较出8个相同差异蛋白质峰:m/z3178、m/z3412、m/z4201、m/z4692、m/z8605、m/z8676、m/z9387、m/z9607。结论脑组织、血清同时筛选差异蛋白质,发挥出两种组织各自对比的优势,克服彼此的缺点,为直接利用血清中的差异性蛋白质评估颅脑损伤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9.
本实验选用35只家兔经CO2激光照射后,利用酶组织化学方法-锇黑法直接,动态,定量地观察脑组织损伤区水肿外带中线粒体的细胞色素氧化酶的变化。随激光照射时间延长,线粒体内细胞色素氧化酶逐渐脱失,超微结构逐渐破坏。在相同条件下,激光照射2秒,4秒后,在地塞米松组和激光照射组之间线粒体内细胞色素氧化酶脱失有极显著差异,而激光照射6秒之后,两组虽有差异但不甚显著,说明DXM对激光照射后的脑组织损伤区具有保  相似文献   
10.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是一种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的脑血管疾病,尽管近年来对SAH的治疗方法有很大的改进,但是其死亡率和致残率却没有明显的改善[1].近年来研究发现早期脑损伤(early brain injury,EBI)可能是导致SAH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