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8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9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在系统化整体护理中,对病人症状的评估是制定护理计划、护理措施,进行护理评价的前提,全面的、恰当的评估有利于临床各项工作的进行.神经症有多个亚型,其症状较多且差异较大,国内尚无有关护士用神经症的评估量表.因此,有必要制定一个这样的量表,以便于护理临床、科研及教学.  相似文献   
2.
米氮平与舍曲林治疗抑郁症伴有焦虑疗效比较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目的 :比较米氮平与舍曲林对抑郁症伴焦虑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1 1 1例抑郁症分为 2组。米氮平组 56例 [男性 30例 ,女性 2 6例 ,年龄(39±s 1 3)a,本次抑郁病期 (3± 5)mo]予米氮平30~ 45mg ,po,qd;舍曲林组 55例 [男性 2 9例 ,女性 2 6例 ,年龄 (40± 1 2 )a,本次抑郁症病期 (4± 4)mo]予舍曲林 50~ 1 0 0mg,po,qd;均 6wk为一个疗程。结果 :对抑郁症状的治疗 ,米氮平组显效率73 % ,舍曲林组显效率 67% ,疗效差异无显著意义(P >0 .0 5) ;对焦虑症状的治疗 ,米氮平组显效率79 % ,舍曲林组显效率 44 % ,疗效差异有显著意义(P <0 .0 5)。整体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2组相当。结论 :米氮平与舍曲林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抑郁症的药物 ,但抗焦虑作用米氮平优于舍曲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在阿尔茨海默病(AD)和帕金森痴呆(PDD)患者脑脊液(CSF)中tau蛋白和β淀粉样蛋白(Aβ1-42)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同时将符合美国国立神经病、语言障碍和脑卒中研究所-老年性痴呆及相关性疾病协会的“很可能AD”标准的22例AD组患者与20例PDD组患者和21例性别、年龄相匹配的无中枢神经系统疾患、无痴呆表现的心理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NC组)进行研究。结果3组CSF中tau蛋白平均浓度比较,AD组明显高于NC组(P<0.05);AD组与PDD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3组CSF中A1β-42平均浓度比较,AD组明显低于NC组(P<0.05),PDD组与NC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AD患者CSF中tau蛋白和Aβ1-42浓度变化是其重要的实验室表现,可以作为AD的辅助诊断指标和与PDD早期鉴别诊断的可能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坦度螺酮治疗2型糖尿病伴发焦虑抑郁情绪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以及对血糖的影响。方法将80例2型糖尿病伴焦虑抑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予以糖尿病常规治疗,实验组联合坦度螺酮治疗,观察6周。治疗前后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及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焦虑抑郁状况,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检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第2周末起两组汉密顿焦虑量表及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治疗各时点实验组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1)。治疗6周末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实验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三酰甘油水平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1)。两组不良反应较轻微,治疗各时点两组副反应量表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坦度螺酮能显著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伴发的焦虑抑郁情绪,安全性高,有利于控制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托吡酯戒烟治疗的远期疗效。方法:99例抑郁发作患者分为托吡酯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用抗抑郁药物基础上接受小组教育。托吡酯治疗组同时口服托吡酯25~200 mg?d-1 8周。两组患者住院治疗3月,随诊1年。观察第12周末、第6月末及第12月末不同时点戒烟成功率(吸烟量≤1支?d-1),评定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焦虑状态/特性询问表(STAI)、可视性渴求强度测评表,以呼气一氧化碳浓度验证吸烟情况。结果:治疗后12月内两组各时间点戒烟成功率、渴求强度得分、CO呼出量、HAMD总分、STAI总分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期间两组均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托吡酯的戒烟疗效肯定,远期疗效可靠,不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舍曲林与丙米嗪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121例病人随机分2组,舍曲林组61例,男35例,女26例;平均年龄(62.51±10.11)岁;给舍曲林50 mg,Po,qd,6 wk为一个疗程.丙米嗪组60例,男33例,女27例;平均年龄(63.61±11.43)岁;给丙米嗪75 mg,bid,po,6 wk为一个疗程.结果舍曲林组有效率84%,丙米嗪组有效率82%,2组卡方检验(x2=0.079,P>0.05),差异无显著性.丙米嗪组不良反应较多.结论舍曲林可用于治疗脑卒中后抑郁.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帕罗西汀与氯丙咪嗪治疗强迫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78例患者随机分两组,帕罗西汀组38例,给帕罗西汀20~60mg,1次/d,口服8周为1个疗程。氯丙咪嗪组40例,每日给氯丙咪嗪100~200mg,分两次服用,8周为1个疗程。采用Yale-Brown强迫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药物副反应量表(TESS)分别评定。结果帕罗西汀组有效率58%,氯丙咪嗪组有效率60%,两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氯丙咪嗪组副反应较多。结论帕罗西汀治疗强迫症疗效与氯丙咪嗪相当,且不良反应较轻,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5-羟色胺(5-HT)再摄取抑制剂已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同时各种新型的抗抑郁药物不断得到开发和应用。圣·约翰草提取物(neurostau,路尤泰)是近年来应用临床的一种新型抗抑郁药,因其副反应轻、耐受性好、毒性小、安全性高,而得到临床医生的认可。  相似文献   
9.
精神疾病康复期心理负担是多种多样的,特别是多次住院的精神病人更为复杂。为了及时发现并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治疗,我们最近调查了86例康复期精神病人的心理负担,并施予心理治疗,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P300电位在评价帕金森病患者的抑郁情绪及认知功能中的作用及其临床价值。方法:1999-11/2003-08河南省人民医院和河南省精神病院神经内科60例帕金森病患者和59例健康者分别进行了P300电位测定和抑郁量表评定,并将两组结果加以比较。结果:帕金森病组的潜伏期和波幅犤N2(260.9±23.1)ms,P3(364.0±26.2)ms,(3.1±1.7)μV犦与健康对照组犤N2(243.3±23.4)ms,P3(341.6±25.5)ms,(5.9±2.0)μV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犤t=2.06,P<0.05;t=2.97和4.23,P<0.01)。结论:帕金森病患者存在抑郁情绪和认知功能障碍,P300电位可作为评价其认知功能的指标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