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7篇
综合类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69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α硫辛酸联合前列腺素E1,对照组给予单用前列腺素E1治疗。其他治疗手段相同,疗程共3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症状和神经传导速度。两组治疗后密歇根糖尿病神经病变评分量表(MDNS)及密歇根糖尿病神经病变筛查量表(MNSI)评分和神经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改善(P均〈0.05),联合用药组改善幅度明显高于单药组(P〈0.05)。α硫辛酸联合前列腺素E1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
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是脑能量代谢过程中的重要催化酶之一,在磷酸肌酸和三磷酸腺苷的高能磷酸基团转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CK与磷酸肌酸构成的能量缓冲系统具有良好的神经保护作用,该系统的异常与认知功能障碍密切相关,而肌酸增补或激活CK对认知功能障碍有一定的改善作用.本文对近年来相关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MODY及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年轻的成年发病型糖尿病(MODY)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单基因遗传病,它的发生与一定的基因突变相关联。目前已发现至少6种MODY相关基因,即肝细胞核因子-4α(HNF-4α)/MODY1,葡萄糖激酶(GCK)/MODY2、肝细胞核因子-1α(HNF-1α)/MODY3、胰岛素启动因子-1(IPF-1)/MODY4、肝细胞核因子-1β(HNF-1β)/MODY5及MODY6/(BetaA2/NEUROD1),后5种基因均与胰岛素基因的转录调控有关。  相似文献   
4.
将69例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强化治疗和单独胰岛素强化治疗,3月后分别测两组患者的体重、发生低血糖的频率、及胰岛素用量.结果二甲双胍联合组患者体重指数、发生低血糖的频率及胰岛素用量均较单独胰岛素强化治疗组为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文迪雅)联合胰岛素强化治疗相对于单独胰岛素强化治疗的疗效。方法将49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罗格列酮联合胰岛素强化治疗和单独胰岛素强化治疗,3月后分别测两组患者的血糖情况及胰岛素用量。结果罗格列酮联合组患者的胰岛素使用量低于单独胰岛素强化治疗组,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均明显下降,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张涵涛  王昉  付红萍 《实用医学杂志》2006,22(23):2788-2789
目的:观察凯时联合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将76例DPN患者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36例,分别给予凯时联合弥可保和弥可保治疗,共3周,对其疗效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DPN症状体征、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凯时与弥可保合用可明显改善DPN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达格列净联合吡格列酮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及血清NO、SOD、MDA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西安电力中心医院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9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吡格列酮治疗,研究组则联合达格列净治疗,7 d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治疗12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  相似文献   
8.
将69例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强化治疗和单独胰岛素强化治疗.3月后分别测两组患者的体重、发生低血糖的频率、及胰岛素用量。结果:二甲双胍联合组患者体重指数、发生低血糖的频率及胰岛素用量均较单独胰岛素强化治疗组为低。  相似文献   
9.
MODY及其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年轻的成年发病型糖尿病 (MODY)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单基因遗传病 ,它的发生与一定的基因突变相关联。目前已发现至少 6种MODY相关基因 ,即肝细胞核因子 4α(HNF 4α) /MODY1 ,葡萄糖激酶 (GCK) /MODY2、肝细胞核因子 1α(HNF 1α) /MODY3、胰岛素启动因子 1 (IPF 1 ) /MODY4、肝细胞核因子 1 β(HNF 1 β) /MODY5及MODY6/(BetaA2 /NEUROD1 ) ,后 5种基因均与胰岛素基因的转录调控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甲钴胺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治疗中改善神经传导功能的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100例诊断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并接受常规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不做任何其他联合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甲钴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血清神经功能指标,以及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优良率(98.00%)略低于对照组(100.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神经传导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提升,并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神经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神经功能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提升,并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98.00%)高于对照组(8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治疗中,以甲钴胺进行相应的联合性治疗,可明显提升患者神经传导速度和血清神经功能指标,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