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正脂丸治疗高脂血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正脂丸对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以正脂丸口服,每次8g,每日三次,疗程为2~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血脂及脂蛋白亚组分胆固醇含量、致动脉硬化指数的变化。结果正脂丸能显著地降低高脂血症患者血清TG、TC、LDL-C、VLDL-C含量(P均<0.001);提高血清HDL-C含量(P<0.01);改善致动脉硬化指数TC/HDL-C比值(P<0.01).结论正脂丸具有较好的防治高脂血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整体观和平衡观的基础上 ,创立双梯度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 ,应用于同步分离血清脂蛋白及其亚组分和检测血清脂蛋白谱 (SLPG)。SLPG较理想地表达了血清脂蛋白动态平衡的状态 ,是中西医结合认识血脂代谢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3.
中医治疗老年高脂血症八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饮食结构不合理的现象极为普遍,高脂血症患者也随之日益增多。现代医学认为高脂血症是血浆中脂质和脂蛋白代谢紊乱的结果,它的发生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物质基础,与心脑血管疾病尤其是老年医学关系甚为密切,中医论治老年高脂血症的方法较多,究其规律,病性属阴阳虚实,病位在肝脾肾,后期往往涉及到心,病理变化多为痰浊与瘀血。临床常用的降脂方法有:l祛痰降法法高血脂为血中之痰浊。多因脏腑功能失调,脂类代谢紊乱,水液不能正常输布,停而成饮,凝聚成痰,精化为浊,痰浊内蕴,而成此症。临床多表现为形体肥胖,嗜食肥甘,头…  相似文献   
4.
脑血管病患者血脂与脂蛋白谱的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脑血管病患血脂和脂蛋白谱的变化及其特点。方法 选择脑出血患59例。脑梗死患21例。健康对照组30例。测定血清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血清脂蛋白谱(SLPG)。结果 脑出血,脑梗死患血清TC,LDLC,前β脂蛋白(preβLP1)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值。且两组患有显性差异。脑梗死组HDLC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余各项指标无显性差异。差别分析优选出LDLC,AL,preβLP1为判别脑血管病(CVD)的指标。判对率为71.3%。结论 LDLC,AL,preβLP1可作为临床预测脑血管病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5.
载脂蛋白E(ApoE)在血脂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ApoE基因多态性是动脉粥样硬化早期及发展过程中个体差异的主要原因,同时影响脑卒中的发病。本文对ApoE的一般特性及近年来与脑卒中关系的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一种分离血清β脂蛋白(βLp)亚组分的新方法———二阶双梯度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GPAGE)法。方法在不同浓度梯度凝胶中匹配一定的pH梯度,借助浓度梯度的分子筛作用和pH梯度的聚焦作用,促进βLp亚组分分离,通过凝胶成像系统和光密度扫描仪完成βLp谱的记录和量化分析。血清βLp的分离采用一阶DGPAGE。结果s-DGPAGE法能将血清βLp分离出4种亚组分,分别命名为βLp1、βLp2、βLp3和βLp4,并可量化出各亚组分在βLp和血清脂蛋白整体中的相对含量。结论s-DGPAGE法能检出血清βLp的不均一组成,反映机体血清βLp的动态平衡状态,是一种简便实用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下呼吸道微生物群组成,探索下呼吸道微生物群改变的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对本实验室收集的1 109例下呼吸道样本进行下呼吸道微生物群检测,并从季节、年龄、性别、抗生素使用情况4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基于卡方检验对分类型变量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 链球菌属(检出率=70.240%)等10个属、粘液罗氏菌(检出率=51.220%)等10个种是下呼吸道常见的微生物群成分。其中巨球形菌属(=11.576,P=0.009 )、拟普雷沃菌属(=12.393,P=0.006)、念珠菌属(=13.268,P=0.004)、Solobacterium属(=11.417,P=0.009)随季节变化检出率差异显著(P<0.05)。14岁以下年龄组中链球菌属相对丰度均达到75%,与成人组(<15%)差异明显。下呼吸道主要正常菌群在男性和女性群体中检出率无显著差异(0.058<P<1)。使用抗生素组下呼吸道菌群多样性下降(P<0.001),正常菌群占比降低,耐药菌株的占比上升。结论 人体下呼吸道微生物群随季节变化、年龄增长不断演替,保持着动态平衡,而抗生素的使用会降低下呼吸道微生物群的多样性,导致耐药菌株的检出增加。  相似文献   
8.
七味白术散乃为宋代儿科医圣钱己为小儿牌虚而设,主方由人参、白在警、白术、炒莲香、木香、葛根、甘草六味药物组成,主治小儿脾胃久虚、呕吐、泄泻、频作不止。笔者常以此方加减治疗外科手术后食欲不振的患者,往往能使患者的食欲得以迅速改善。1药物组成太子参15~309,白术10~15g,江香10~15g,木香6~10g,决等159,葛根159,焦三伯各159,甘草3~6g。加减法:气虚明显者加炙黄茂15~309;腹胀明显者加厚朴12g;恶心呕吐者加法半夏12~159,砂仁10~129;口渴明显者加知母10~159,葛根用量加至309;大便秘结者加火麻仁309,积实10…  相似文献   
9.
血清脂蛋白谱 (SLPG)较理想地表达了血清脂蛋白动态平衡 (SLDB)的状态。 10余年的中西医结合研究资料表明 ,SLPG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房室旁路(bp)是胚胎发育过程中,心脏房室分化的残迹。是预激综合征(WPW)发病的组织学基础。射频消融术手术时间的长短和成败,与bp定位准确程度密切相关。目前bp定位先根据常规12导联心电图(RIECG)的表现作大概判断。准确定位主要依赖于心腔内大头电极标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