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29篇
  免费   447篇
  国内免费   209篇
耳鼻咽喉   44篇
儿科学   56篇
妇产科学   39篇
基础医学   297篇
口腔科学   67篇
临床医学   1135篇
内科学   508篇
皮肤病学   67篇
神经病学   207篇
特种医学   221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658篇
综合类   2081篇
预防医学   820篇
眼科学   73篇
药学   852篇
  14篇
中国医学   705篇
肿瘤学   239篇
  2024年   78篇
  2023年   248篇
  2022年   197篇
  2021年   176篇
  2020年   231篇
  2019年   234篇
  2018年   223篇
  2017年   138篇
  2016年   186篇
  2015年   223篇
  2014年   379篇
  2013年   415篇
  2012年   511篇
  2011年   540篇
  2010年   533篇
  2009年   468篇
  2008年   386篇
  2007年   398篇
  2006年   371篇
  2005年   333篇
  2004年   298篇
  2003年   295篇
  2002年   209篇
  2001年   209篇
  2000年   163篇
  1999年   119篇
  1998年   101篇
  1997年   86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71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目的:建立HPLC/TQ-MS测定益母草中阿魏酸含量的方法并测定不同产地益母草中阿魏酸含量,评价益母草中阿魏酸对中成药调经止痛片及新生化颗粒的质量影响,为制定含有益母草并以阿魏酸为定量指标的中成药质量标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及UPLC-Q/TOF定性鉴别及分析益母草中阿魏酸,采用HPLC/TQ-MS定量分析10批不同产地益母草中阿魏酸含量。基于定量分析结果及处方用量探讨益母草中阿魏酸含量对其中成药质量标准的影响。结果:薄层鉴别及UPLC-Q/TOF定性分析结果显示,10批不同产地益母草中均含有阿魏酸。HPLC/TQ-MS定量分析结果显示,益母草中阿魏酸含量在0.004 2%~0.006 5%之间。结论:益母草与当归、川芎等含有阿魏酸的药材配伍且其用量较大时,益母草中阿魏酸含量会对其质量评价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丽水市呼吸道病原体感染情况及流行病学特征,为呼吸道传染病诊疗与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1年12月丽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035例呼吸道感染患者13项呼吸道病原体PCR毛细电泳核酸检测结果,并分析病原体感染分布特征。结果呼吸道病原体感染患者阳性检出率为32.24%(1301/4035),检出率前5位分别是HRV(16.60%)、HRSV(7.09%)、HPIV(2.87%)、HMPV(2.21%)、HADV(1.96%)。混合感染阳性占比为7.61%(99/1301),Boca病毒(76.0%)与Ch(46.15%)易与其它病原体形成混合感染。不同性别呼吸道病原体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虽然不同季节呼吸道病原体整体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HRV好发于春秋两季,而HPIV在春秋两季感染率较低,春季HRSV感染率较低,HADV在夏秋两季感染率较低,HMPV在冬季较为流行。未成年人呼吸道病原体感染率较高,HRSV、HRV、HPIV、HADV和Boca主要发生于未成年人组,InfB和HMPV在未成年和青年人群感染率都较高。结论未成年人群是呼吸道病原体易感人群,应加强未成年人呼吸道传染病防控。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体外培养的骨髓单个核细胞持续分泌促血管生长因子的能力。方法从大鼠胫骨及股骨采集骨髓,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出骨髓单个核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并连续收集4周培养上清液。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测定培养上清液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白介素-1β(IL-1β)等因子水平。结果第1、2、3、4周骨髓单个核细胞体外培养上清液中VEGF分别为(24.40±7.99)pg/m、l(89.28±5.13)pg/m、l(115.24±10.08)pg/m、l(157.00±15.64)pg/m l;bFGF含量分别为(52.72±2.13)pg/m、l(48.10±6.41)pg/m、l(44.71±3.21)pg/m、l(25.61±2.42)pg/m l;IL-1β含量分别为:(31.28±5.44)pg/m、l(71.87±3.01)pg/m、l(55.77±11.94)pg/m、l(41.75±9.14)pg/m。l结论体外培养骨髓单个核细胞可持续分泌VEGF、bFGF、IL-1β等多种促血管生长因子。  相似文献   
6.
关节镜在儿童髋关节疾患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关节镜在诊断和治疗儿童髋关节疾患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4例(36髋)儿童髋关节疾患进行关节镜手术。先天性髋关节脱位12例(20髋)在关节镜下行真臼清理、关节囊修整,直视下引导复位术;股骨头骨骺缺血性坏死8例(12髋)在关节镜监视下行钻孔减压和滑膜刨削清理术;化脓性髋关节炎4例(4髋)在关节镜下行清创、灌洗、引流术。结果所有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44个月。12例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均获成功治疗,术后再脱位1例,经手法整复复位。无1例出现股骨头骨骺缺血性坏死、髋关节运动受限或关节僵硬等并发症。股骨头骨骺缺血性坏死和化脓性髋关节炎12例术后疼痛消失,关节活动范围恢复正常。结论关节镜对儿童髋关节疾患具有重要的诊断和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7.
2000年11月~2001年1月,我们采用放射性核素直肠近距离内照射增生的前列腺,治疗前列腺增生3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香菇多糖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香菇多糖的抗炎作用。方法:用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鸡蛋清所致小鼠足跖肿胀等急性炎症以及滤纸片诱发小鼠肉芽组织增生所致小鼠慢性炎症模型进行试验。结果:香菇多糖能抑制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肿、鸡蛋清所致小鼠足跖肿胀;与此同时对滤纸片诱发小鼠肉芽组织增生形成有抑制作用。结论:香菇多糖具有一定抑制急慢性炎症反应作用。其抗炎作用的机制,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35岁。1991年因阵发性头痛、高血压,于当地医院检查发现甲状腺左叶肿块,行手术切除,病理结果为甲状腺髓样癌。术后症状不改善,CT发现右肾上腺占位,在我院行开放性右肾上腺肿物切除术,病理提示嗜铬细胞瘤,术后上述症状明显减轻。次年又发现右侧甲状腺肿块,如枣大小,未作处理。因阵发性头痛、高血压等症状复发半年,且出现声音嘶哑,于2002年8月再入我院,体检示颈前偏左可及约3 cm大小结节,质中,表面光滑,活动较差,右侧可及数个约1 cm大小肿大淋巴结,活动可。CT提示两侧肾上腺区域可见大小不一的分叶状肿块。经腹腔路径行腹腔镜左侧肾…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前列腺穿刺标本中磷酸化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P-STAT3)表达在前列腺癌(PCa)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接受重复穿刺的PCa患者初次穿刺未检出癌的标本(29例)、重复穿刺确诊PCa时的癌灶标本(29例)、重复穿刺确诊PCa时的非癌灶标本(29例)以及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初次穿刺标本(29例)中P-STAT3的表达.统计学分析其与临床诊断的相关性及对PCa发生的预测作用.结果 P-STAT3在PCa患者癌灶标本、非癌灶标本及初次穿刺标本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3.1%(27/29)、82.8%(24/29)和86.2%(25/29),在BPH标本中阳性表达率为10.3%(3/29),前三者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后者(X2=60.123,P=0.000);如以初次穿刺标本中P-STAT3表达阳性作为PCa的诊断标准,该方法的敏感性为86.2%,特异性为89.7%.结论 检测穿刺标本P-STAT3表达可以作为前列腺穿刺活检的辅助诊断方法,用于PCa的早期诊断,预测PCa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