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1.
目的研究糖尿病患者外周动脉疾病(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PAD)踝臂指数(ankle-brachial index,ABI)与全因和心血管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死亡率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来自2006年6月至2009年6月我医院的有完整ABI基线资料的糖尿病患者528例,于2006年12月至2009年12月对其进行随访调查。结果 528例糖尿病患者中,ABI降低的PAD组178例(33.71%),ABI正常的非PAD组350例(66.29%),血压和吸烟史是PAD的独立危险因素,在34.8个月的随访中,有33例死亡,其中17例为CVD死亡。经COX回归分析,PAD患者发生全因及CVD死亡的相对危险度分别为1.513(0.892-2.964)和4.526(0.981-13.520)。随着ABI水平降低,发生死亡及CVD死亡危险增加。结论低ABI是糖尿病患者死亡和CV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在糖尿病人群中运用无创性ABI测定对全因死亡及CVD死亡具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利用Meta分析的方法,综合评价Resistin基因SNP-420C/G位点多态与中国汉族人2型糖尿病发病的相关性。方法计算机检索2001年1月~2010年7月CNKI、万方、VIP、中国生物医学服务系统(SinoMed)和PubMed数据库,并手工检索相关杂志,收集有关中国汉族人群Resistin基因-420C/G位点多态的基因型频率和/或等位基因频率的独立病例对照研究。在评价纳入研究质量,提取有效数据后,采用RevMan 4.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个病例对照研究,包括2型糖尿病组709例,对照组57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以CC基因型为暴露因素,具有CC基因型的人群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无明显增高[OR=1.02,95%CI(0.81,1.29)];以GG基因型为暴露因素,具有GG基因型的人群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无明显增高[OR=1.34,95%CI(0.95,1.90)]。结论本Meta分析结果提示,中国汉族人群Resistin基因SNP-420C/G位点多态可能与2型糖尿病的发病不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生活方式干预对糖耐量正常的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病患者NAFLD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肝胆科治疗糖耐量正常NAFLD患者60例,给予生活方式干预,包括健康教育、饮食干预与运动干预,比较观察1年后患者体重指数、腰臀比、血压、肝功能、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糖、β细胞在葡萄糖刺激下胰岛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变化情况,从而观察生活方式干预对NAFLD患者8细胞功能的影响。结果:干预前后BMI、WR、ALT、AST、GGT、TG、TC、LDL、FINS、HOMA-IR、I30/G30均有显著差异(P〈0.05),HDL、FPG和HOMA-βF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可明显改善胰岛8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抵抗,使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缺陷得到恢复,同时促进患者的脂代谢,从而预防2型糖尿病的发生,降低转化为糖尿病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伴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患者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于赣州市人民医院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伴NAFLD患者5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8例)及治疗组(30例)。两组均在二甲双胍1 500 mg/d基础上联合用药,对照组口服格列吡嗪控释片5 mg/d,治疗组口服格列美脲2 mg/d,并根据血糖水平调整用量。两组患者分别于入组前及治疗12周停药3 d后行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于0、30、60、120、180 min行血糖、胰岛素水平检测。结果 治疗前,两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肝脏胰岛素抵抗指数(HRI)、Matsuda指数(MSI)、胰岛β细胞功能(HOMA-βF)、早相胰岛素分泌指数及晚相胰岛素分泌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两组FBG、2 h PG、HbA1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FINS、lnMSI、lnHOMA-βF、早相胰岛素分泌指数高于对照组,HOMA-IR、lnHRI、晚相胰岛素分泌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治疗组3例发生低血糖,对照组9例发生低血糖,两组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3,P=0.037)。结论 格列美脲或格列吡嗪控释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均能改善2型糖尿病伴NAFLD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和早相胰岛素分泌,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能更有效改善胰岛素抵抗和早相胰岛素分泌,有利于平稳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5.
目的以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为主要研究参数,探讨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患者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方法观察对象分为三组:对照组:39例健康对照者;糖尿病无NAFLD组:33例单纯性新诊断2型糖尿病者;糖尿病NAFLD组:38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合并NAFLD者,比较三组IMT,并将IMT与HOMA-IR、血脂等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新诊断T2DM患者存在颈动脉内膜增厚([1.12±0.11)mmvs(0.81±0.12)mm,P0.05)],当伴有NAFLD时其颈动脉内膜增厚更加明显及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增多([1.35±0.13)mmvs(1.12±0.11)mm,P0.05)]。在T2DM患者中,IMT与HOMA-IR呈显著正相关(r=0.485,P0.05)。结论新诊断T2DM患者存在颈动脉内膜增厚,当伴有NAFLD时,其颈动脉内膜更加增厚且颈动脉斑块形成增多。  相似文献   
6.
2型糖尿病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胰岛素抵抗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李芳萍  张四青  王斐  黄银琼 《新医学》2009,40(7):427-429,47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2 diabetes mellitus,T2DM)和糖耐量正常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患者胰岛素抵抗的特点。方法:将99名研究对象分为3组,NAFLD组(30例)为糖耐量正常的NAFLD患者,T2DM组(28例)为T2DM不伴NAFLD者,对照组(41名)为体检正常者。3组研究对象予以检测并计算反映基础胰岛素抵抗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肝脏胰岛素抵抗指数,用Matsuda指数反映糖负荷后胰岛素敏感性,比较3组的差异。结果:T2DM组和NAFLD组的HOMA.IR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T2DM组和NAFLD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AFLD组的肝脏胰岛素抵抗指数高于对照组和T2DM组(P〈0.05);他DM组和NAFLD组的Matsuda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而T2DM组和NAFLD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2DM和糖耐量正常的NAFLD患者的肝脏、肌肉和脂肪等组织均存在胰岛素抵抗,而NAFLD患者的肝脏胰岛素抵抗较眨DM患者明显。  相似文献   
7.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