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14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10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3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椎动脉型颈椎病人55例,采取静脉点滴化瘀通脉液及手法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颈椎X线及经颅多普勒的改变.结果:治疗后患者颈椎X线及经颅多普勒的检查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变,且有显著差异.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有很好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双极射频控温器时间、预设温度、间距对两电极热效应的影响。 方法 选择新鲜鸡蛋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不同间距组、温度组和时间组,固定2个射频电极保持针身垂直置入方盘中央蛋清内,用预设温度(50~90℃)、射频时间(60s、120s)、电极间距(0.25、0.50、1.00和2.00cm)进行干预,通过游标卡尺、秒表、阻抗及温度检测,观测两电极真实温度、出现纺锤形连接的间距、不同温度下蛋清变性的时间跨度、蛋清阻抗变化、蛋清变性的最低温度、不同时间蛋清变性量(体积)和不同温度下蛋清变性阻抗的变化。 结果 ①当电极间距固定保持2.00cm,预设温度设定在63℃,主电极真实温度为63.7℃,次电极真实温度52.6℃,次极温度与预设温度、主极温度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极间距在0.25、0.50、1.00cm时,次极温度-预设温度和主极温度-次极温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在间距为0.25cm,56℃时开始出现蛋清变性,在0.25cm、0.50cm间距,温度70℃以上两电极之间出现纺锤形连接,在1.00cm和2.00cm间距时同样温度未出现该现象;③在间距为0.25cm时,预设温度75℃,单次射频60s、单次射频120s及2个单次射频60s后蛋清体积分别为(90.21±0.64)mm3、(95.08±0.53)mm3、(92.88±0.74)mm3,蛋清的变性体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单次射频60s蛋清射频前、后电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单次射频120s蛋清射频前和射频后电阻分别为(128.41±8.04)Ω和(121.29±8.04)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 结论 双极射频能使蛋清组织变性,温度越高、时间越长、电极间距越小引起的变性效率越高。  相似文献   
3.
李远栋  杨琨  王平  刘爱峰  张超  卜寒梅  王俊龙  张君涛 《中草药》2021,52(21):6717-6723
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一种以关节软骨被破坏及软骨下骨重塑为主要病理改变的退行性骨关节疾病,主要表现为膝关节的疼痛与功能受限,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患者及社会产生巨大的医疗负担。至今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Wnt信号转导的活化与KOA发病机制密切相关,而当前对Wnt信号通路的研究侧重于Wnt/β-连环蛋白(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及其激活或抑制蛋白的表达。近年来,利用中药通过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治疗KOA的机制被大量研究。综述近年来中药单体及中药复方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治疗KOA的成果,进一步为临床运用中药治疗KOA提供相关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4.
膝关节是人体最复杂的关节,所处力学环境及其功能要求使膝关节成为遭受损伤和各类疾病干扰的关节之首。目前研究认为无论是运动损伤还是关节累积负重使关节软骨退化所造成的骨关节病,其生物力学根源主要与关节运动和关节内部应力分布不合理有直接关系。膝关节的运动损伤和累积疲劳损伤引起的骨性关节炎非常普遍,膝关节生物力学行为的研究在探求膝关节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治疗和预防关节病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也有助于膝关节的诊治与康复。许多学者提出了不同的润滑机理来解释软骨的低摩擦特性,包括流体润滑、增压润滑、渗透润滑、挤压润滑和边界润滑等。  相似文献   
5.
肌骨模型是基于生理学、工程分析和计算机三维图像技术的用于分析人体运动系统中肌肉与骨骼之间相对位置关系的几何模型,是分析人体生物力学特性的基础,由于其在研究人体肌肉骨骼系统生物力学上的优越性而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就肌骨模型在膝关节生物力学研究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背景 中医手法是治疗颈型颈椎病的重要手段。随着研究的不断发展,大量中医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随机对照试验已经发表,但质量水平参差不齐,限制了中医手法的推广和高质量临床证据的产生。 目的 评价目前中医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质量。 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PubMed、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6月。由2名研究者完成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采用物理治疗证据数据库(PEDro)量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临床试验报告标准(CONSORT)声明2010版及附加指标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 结果 共纳入81篇文献,其中2006—2014年共发表文献28篇,年平均发表3.11篇;2015—2021年共发表文献53篇,年平均发表7.57篇。文献质量评价结果显示,PEDro量表总分≥7分的高质量文献仅7篇(8.6%)。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显示,高偏倚风险文献所占比例最少,低偏倚风险文献次之,大部分条目因为报告信息不全,评分偏倚风险不确定。CONSORT声明2010版评价结果显示,纳入文献的文题和摘要、方法、结果、讨论、其他信息部分报告率不足。附加指标中采用多中心、伦理审批、干预措施质量控制、志谢报告率低。 结论 目前中医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质量普遍偏低,建议今后研究者参照PEDro量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CONSORT声明对中医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规范性报告。  相似文献   
7.
中药内服外用治疗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21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2003年4月~2005年3月采用中药内服、外敷治疗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21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210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性124例,女性86例;年龄18~72岁,平均47.35岁;病程最短7d,最长16个月。1.2诊断标准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均有外伤史,膝关节肿胀、疼痛、屈伸受限,局部发热或皮色暗红。查体可见膝关节压痛明显,浮髌试验( ),关节穿刺为淡黄色或深黄色液;X线检查无明显异常或轻度膝关节退行性改变。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膝关节滑膜炎。1.3治疗方法予中药金黄膏、消瘀止痛膏(均…  相似文献   
8.
目的 基于三维重建技术分析定点侧屈旋扳整颈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 CSR)患者椎间孔形态的变化,为手法治疗的有效性提供依据。方法 对40例CSR患者给予定点侧屈旋扳整颈手法治疗,隔日1次,共治疗7次,2周为1个疗程。利用多功能CT、Mimics 21.0、Geomagic、SolidWorks 2017软件对患者治疗前后CT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分析,分别测量患者治疗前后椎间孔面积、椎间孔前后径、椎间孔上下径以及双侧颈肩部、上肢前侧、上肢后侧红外热成像温差值,并观察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7、14 d和1月随访时的VAS评分。结果 40例患者治疗后椎间孔面积、前后径、上下径较治疗前均得到改善,治疗前后患者红外热成像温差值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VAS评分呈逐级递减式下降。结论 定点侧屈旋扳整颈手法可以显著改善CSR患者的椎间孔形态,以此达到解除神经压迫的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9.
腰原性腹痛指的是由于腰部劳损,致椎旁软组织无菌性炎症而引起的急慢性腹痛。现将我院从1985年1月至1987年12月治疗的13例报告如下。一、一般资料:本组13例中,男性3例,女性10例;年龄31~58岁;急性腹痛9例,慢性腹痛4例。主要症状是腹痛,伴有腰酸、腰痛、腰部僵直或臀腿部疼痛。无腹肌紧张,无反跳痛,腹部在腰椎一侧或两侧有深压痛。  相似文献   
10.
皮脂腺囊肿是由于皮脂腺导管阻塞,致皮脂潴留而形成,多发于成人的头面、背部和臀部。如继发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