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9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下消化道血管发育异常/GuptaN…//DisColonRectum,1995;38(9):979~982下消化道血管发育异常作为消化道出血的一个原因最早在1960年提出。作者总结了本病的特点、诊断方法、当前的治疗方法及效果。研究对象为最近5年的32...  相似文献   
2.
11 临床资料 患者 ,女 ,73岁 ,因突发性腹痛 18h于 2 0 0 3年 2月 11日入院。否认怕热、多汗、烦躁、多食、手足震颤等。查体 :体温 38.0℃、脉搏 98次 / m in、呼吸 2 0次 / min、血压10 .3k Pa/ 15 k Pa,无突眼 ,甲状腺未及肿大 ,心肺未见异常 ,中下腹肌卫 ,有明显压痛和反跳痛。血常规 :白细胞 13.0×10 9/ L、中性粒细胞 0 .90 1,腹平片见多个液平面。初步诊断为 :(1)急性弥漫性腹膜炎 ;(2 )急性肠梗阻。当天行剖腹探查术 ,术中见腹腔大量脓性液 ,吸出约 10 0 0 ml,小肠及结肠轻度扩张 ,探查肝、胆、胰、脾未及异常 ,探查盆腔见左侧…  相似文献   
3.
侵袭和转移是肿瘤重要的生物学特征,而细胞外基质(extracenular matrix,ECM)的降解和新生血管的形成则是促进肿瘤侵袭转移的关键因素。乙酰肝素酶(heparanase,HJPSE)是新近克隆出来的一种基质降解酶,可降解ECM和基底膜(basement membrance,BM)中的硫酸乙酰肝素(heparan sulfate,HS),在肿瘤细胞的侵袭转移和血管生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乙酰肝素酶(HPSE)siRNA对部分肝切除大鼠术后肝再生的抑制作用。方法设计合成HPSE siRNA,以vivo-jetPEI-Gal为载体转染70%肝切除大鼠,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转染后HPSE mRNA表达,以Western blot检测AFP、ALB、CK-18和CK-19蛋白表达,以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肝细胞凋亡,以免疫组化检测肝组织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并测定肝再生率。结果与各对照组相比,siRNA干扰组HPSE mRNA表达明显降低,AFP、ALB、CK-18和CK-19蛋白表达明显降低,肝细胞凋亡指数明显增高,增殖指数明显降低,肝再生率明显降低,差别显著(P0.05)。结论 siRNA沉默HPSE表达后,部分肝切除大鼠术后肝再生受到明显抑制,提示HPSE对肝再生具有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5.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heparanase antisense oligodeoxynucleotide (AS-ODN) on the angiogenesis and metastasis of human mammary carcinoma cell xenografts in nude mice. Methods: The AS-ODN complementary to the start codon region of heparanase mRNA and its control, scrambled nonsense oligodeoxynucleotide (NS-ODN) were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 A subcutaneous growth model and an acute hematogenous metastasis model of human mammary carcinoma were established in nude mice and were treated with ODNs. The heparanase expression in tumor was evaluated by RT-PCR and Western blot. The microvessel density (MVD) was measure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for factor VS. The tumor volume was calculated and lung metastatic nodules were counted. Results : The heparanase expression, MVD, tumor volume and lung metastatic nodules in AS-ODN treated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compared with that in NS-ODN treated group and that in PBS group (P〈0.01). Conclusion : Heparanase AS-ODN has significant inhibitory effect on the angiogenesis and metastasis of human mammary carcinoma cell xenografts in nude mice.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乙酰肝素酶 (HPSE)反义寡脱氧核苷酸 (AS ODN )对人乳腺癌细胞株侵袭力的抑制活性。方法 设计合成分别互补于HPSEmRNA 5 '未翻译区和起始密码区的AS ODN1、AS ODN2及相应对照NS ODN1、NS ODN 2 ,在脂质体介导下以 2 5 0nmol/L终浓度转染人乳腺癌MDA43 5细胞 ,以RT PCR和Westernblot分别检测HPSEmRNA和蛋白表达 ,以基质凝胶侵袭实验检测细胞侵袭力。结果 AS ODN 2组的HPSEmRNA相对表达量、蛋白表达量和侵袭细胞数(0 .62± 0 .0 4、12 .70± 1.70、61.0 0± 9.0 0 )与脂质体对照组 (1.60± 0 .0 4、3 6.2 0± 2 .10、178.0 0±17.0 0 )和NS ODN2组 (1.48± 0 .0 3、3 5 .5 0± 2 .3 0、174.0 0± 2 0 .0 0 )相比较均显著降低 (P <0 .0 1) ;而AS ODN 1组与脂质体对照组和NS ODN1组相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互补于起始密码区的HPSEAS ODN可通过下调HPSE表达显著抑制人乳腺癌细胞株MDA43 5的侵袭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AMPK)及其激动剂5-氨基咪唑-4-甲酰胺核苷酸(AICAR)在慢性应激诱发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中的作用.方法 建立小鼠慢性应激模型,设对照组、应激组、应激加AICAR给药组和AICAR给药组,每组6只.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浆促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a,γ干扰素)浓度,采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小鼠血浆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游离脂肪酸的水平,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和油红O染色检测肝细胞脂肪变性,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肝组织AMPK蛋白表达;然后用AICAR处理慢性应激小鼠并检测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 慢性应激导致小鼠肝细胞脂肪变性,肝功能损害(ALT、AST水平升高,P<0.01),血浆促炎性细胞因子浓度升高(P<0.05),血浆游离脂肪酸水平升高(P<0.01)以及肝组织AMPK蛋白表达降低(P<0.01).AICAR改善了肝细胞脂肪变性,并缓解了上述指标的变化.结论 慢性应激可能通过AMPK信号通路诱发NAFLD,AMPK激动剂AICAR可缓解慢性应激导致的NAFLD.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肝脏转移性黑素瘤手术切除的指征和可行性.方法和结果 回顾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在我院行剖腹探查的5例肝脏转移性恶性黑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5例眼底恶性黑素瘤转移至肝脏的患者,均行激进性手术治疗,术中发现腹腔和肝脏多发转移1例(仅行剖腹探查、肝脏活检术),肝内多发病灶4例(均行姑息性肝脏转移病灶切除术).3例患者同期行围术期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5例患者的预后均不佳,术后的平均生存时间为9.6(3~26)个月.结论 肝脏转移性眼底恶性黑素瘤无法早期发现,且手术指征不明,预后较差,仍是临床上的一项治疗难题.  相似文献   
9.
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癌栓外科治疗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癌栓(PVTT)外科治疗的效果。方法对156例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主干或第一分支癌栓的患者,均行肝癌联同门静脉癌栓切除或取栓,其中94例患者术后行肝动脉和(或)门静脉化疗。结果术后3例死于肝功能衰竭,2例死于术后并发症,余术后恢复良好,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58.1%(86/148)、18.9%(28/148)、5.4%(8/148)。结论肝切除和门静脉切开取栓术是肝细胞癌合并PVTT的有效治疗方法,术后联合肝动脉和(或)门静脉化疗能提高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细胞肝癌患者在肝移植术前外周血AFP mRNA的表达及其与术后肿瘤复发、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以2003年2月~2004年2月收入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的31例肝细胞肝癌行原位肝移植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定量RT-PCR检测患者术前外周血AFP mRNA表达水平,均采用尸体供肝经典原位肝移植.以SPSS 12.0软件分析AFP mRNA的表达与患者术后肿瘤复发及生存的相关性.结果:31例患者中有10例AFP mRNA表达阳性,表达量为57~10 400 copy/μg,中位数为360 copy/μg.患者Child-pugh分级,肿瘤的大小、个数,病理Edmond分级与术前AFP mRNA的表达水平无关.肿瘤TNM分期为Ⅲ~Ⅳ期的患者AFP mRNA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Ⅰ~Ⅱ期患者(P=0.001);脉管浸润的患者AFP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无脉管浸润者(P=0.029).肝移植术前AFP mRNA阴性组的无瘤生存及总体生存显著高于AFP mRNA阳性组.结论:术前AFP mRNA表达的水平是肿瘤复发的危险因素,是术前可能存在肝外微转移的指标,可作为预后的判断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