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6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患有房颤的张奶奶长期口服阿司匹林,可还是发生了两次脑梗死。她心中一直不明白:“为什么服用了阿司匹林,还发生两次脑梗死?”其实,这个问题在后来患者就诊检查过程中得到了解答。在就诊检查中发现她是一个“阵发性房颤”患者。如果大家稍有常识都知道房颤,无论是阵发性房颤,还是持续性、永久性房颤,最大的危害就是发生脑卒中,也就是大家常说的脑梗死。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并发急性前壁心肌梗死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52岁。因心前区疼痛11h入院。既往无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病、冠心病史,无吸烟饮酒史。患者11h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心前区疼痛、憋闷感,伴左肩背部酸胀不适并大汗,恶心、未吐,自服速效救心丸15粒无效,当地医院诊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予以尿激酶150万单位溶栓治疗,症状无明显改善,后转入我院。心电图示I、aVL和V1~6导联ST段抬高0.2~1mV。肌钙蛋白I224.7ng/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117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477U/L,肌酸激酶3847U/L,肌酸激酶同工酶302U/L,乳酸脱氢酶1580U/L,羟丁酸脱氢酶160U/L,血小板1056×109/L。诊断:冠心病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体检:T36.8℃,HR83次/min,BP130/80mm Hg。全身皮肤无淤斑和出血点,双肺(-),心音低钝。超声心动图:左室前壁心肌变薄,回声减弱,运动幅度减低,左心扩大,二尖瓣中度反流,左房前后径46mm,左室舒张末期前后径63mm,左室舒张功能减低,左室射血分数40%。复查血小板1077×109/L,随后监测2周血小板连续升高,分别为1239×109/L、1405×109/L。骨髓涂片:骨...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冠心病介入术后服用氯吡格雷病人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之间的关系。方法入选2015年9月—2016年4月因冠心病(CHD)就诊并成功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病人132例,最终纳入符合条件的病人124例。根据CYP2C19基因型将病人分为氯吡格雷正常、中间和慢代谢型3组。并采用改良血栓弹力图(TEG)法测定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及ADP的MA值(MA-ADP)。分析3组病人的临床资料(一般情况、合并疾病、血脂及肌酐水平),CYP2C19基因型与ADP抑制率及MA-ADP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超快代谢病人(CYP2C19*1/*17)1例(0.8%),正常代谢病人(CYP2C19*1/*1)43例(34.5%),中间代谢型(CYP2C19*1/*2、CYP2C19*1/*3)56例(45.2%),慢代谢病人(CYP2C19*2/*2、CYP2C19*2/*3)24例(19.4%)。3组病人在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吸烟、总胆固醇(TC)及肌酐(Cr)水平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及体重指数(BM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病人氯吡格雷低反应性(LCR)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70,P0.05);3组病人MA-ADP47 mm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χ~2=1.883,P0.05)。结论CYP2C19基因型与ADP抑制率及MA-ADP之间无明显相关性,但与BMI可能存在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正>低压高,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健康问题,却可能是导致严重后果的“隐形杀手”。它悄悄地侵蚀着人们的健康,最终可能导致脑出血、脑梗死、心肌梗死等严重疾病。在现实生活中,低压高的人群非常庞大,尤其是中青年人,他们往往对自己的低压高状况一无所知,却不知道这个“隐形杀手”正在悄然逼近。如何诊断低压高?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51岁,主因阵发性心前区疼痛2年,再发加重7 h,胸闷憋气2 h人院.患者近2年多发作与活动无明显关系的心前区疼痛伴后背部放射,未特殊处理,10 min后缓解,7 d前无诱因出现剧烈心前区疼痛、后背部疼痛、大汗,持续不缓解,急诊于当地县医院诊断为"冠心病、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并静脉溶栓治疗,疼痛共持续6 h缓解,此后予药物治疗,2 h前突发胸闷喘憋不能平卧,急诊入我院.  相似文献   
7.
多层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着重介绍多层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多层螺旋CT在诊断肺动脉栓塞中与其他辅助检查手段相比的优越性.研究表明多层螺旋CT可准确、直观的显示肺动脉的解剖结构及其与周围空间的关系,是诊断肺动脉栓塞快速、准确、有效、无创的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变异性(BPV)与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关系。方法:入选初诊为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140例,根据24h收缩压BPV的总变异系数(CV)分为:高CV组(CV>12.16%)和低CV组(CV≤12.16%),每组70例。另入选70例同期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采用超声心动图测定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E)、舒张晚期血流峰值(A)、E峰减速时间(DT),同时使用组织多普勒模式,记录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m)、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m),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高血压患者BPV均明显增大(P<0.05或<0.01),除白昼平均舒张压变异性(dDBP-BPV)和夜间平均舒张压变异性(nDBP-BPV)外,高CV组其余各项BPV均明显高于低CV组(P均<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高血压患者E、Em/Am值明显减小,DT、E/Em值明显增加(P<0.05或<0.01);高CV组E/Em值明显高于低CV组[(14.22±2.20)比(10.32±3.20),P=0.033]。结论: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变异性大者左心室舒张功能受损更显著。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天气转凉,气温骤降,许多烟民很容易诱发各类呼吸道疾病。此时一些"清肺食物"便应运而生——雪梨银耳汤润肺、鸭血清肺、葡萄排毒润肺,对烟民这个易患咳嗽、哮喘等病症的群体来讲,这些食物被视为健康的选择,清肺的好帮手。但是你知道吗?吸进肺里的烟,"清肺食物"根本帮不了你!吸烟如何影响肺部在让你了解"清肺食物"的真相  相似文献   
10.
心电图SⅠQⅢTⅢ波群在急性肺栓塞诊治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电图SⅠQⅢTⅢ波群在急性肺栓塞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通过螺旋CT确诊的102例肺栓塞患者的心电图表现,提取SⅠQⅢTⅢ波群阳性组与阴性组对比分析。结果102例肺栓塞患者心电图SⅠQⅢTⅢ波群阳性29例,阳性率28.4%。SⅠQⅢTⅢ阳性组与阴性组患者入院前不能明确诊断分别为41.4%vs.69.9%(P〈0.05);大面积肺栓塞分别为48.3%vs.23.3%(P〈0.05);死亡率分别为24.1%vs.10.9%(P〉0.05);双侧肺动脉栓塞分别为86.3%vs.65.8%(P〈0.05);右侧肺动脉栓塞分别为10.3%vs.31.5%(P〈0.05)。结论心电图SⅠQⅢTⅢ波群阳性不能作为急性栓塞诊断的必要条件;SⅠQⅢTⅢ阳性可降低肺动脉栓塞的误诊;SⅠQⅢTⅢ阳性提示双侧肺动脉栓塞,大面积肺栓塞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