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8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蝶入路手术广泛应用于垂体微腺瘤、某些大型垂体腺瘤和颅咽管瘤切除。无论经口鼻蝶或经鼻蝶入路 ,鞍底的识别和定位在术中极为重要。作者对术中蝶窦开口及周围结构进行临床观察 ,总结如下 :1987年 11月~ 1997年 12月经蝶入路手术共77例 ,男 39例 ,女 38例。年龄 13~ 69岁 ,平均 34岁。垂体腺瘤 76例 (大型 30例、中型 35例、微腺瘤11例 ) ,颅咽管瘤 1例。术式 :经口唇下 -鼻 -蝶入路 66例 ,经鼻小柱切开 -鼻 -蝶入路 10例 ,经鼻翼切开 -鼻 -蝶入路 1例。蝶窦气化情况依术前常规CT增强扫描及摄蝶鞍侧位片所见 ,甲介型者例外。开口位置 …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大型垂体腺瘤显微手术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8年9月~2008年9月间409例大型垂体腺瘤的临床资料。根据肿瘤的大小、生长方式、影像学特点,分别采用了经鼻腔-蝶窦入路221例(54.0%),经额下-翼点入路103例(25.2%),翼点入路25例(6.1%),扩大翼点入路18例(4.4%),眉弓外侧锁孔入路42例(10.27%)。其中分期行额下-翼点入路和经鼻腔-蝶窦入路6例(1.47%)。结果409例大型垂体腺瘤全切除125例(30.6%),次全切除230例(56.0%),部分切除54例54(13.2%)。死亡8例(2.0%)。结论据肿瘤的生长特点和病人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手术入路是提高肿瘤全切除率、降低死亡率、改善病人术后生存质量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海马毁损对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及褪黑素 (MT)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实验大鼠随机分为海马毁损组、毁损对照及正常对照组 ,分别采用立体定向技术、毁损大鼠海马及顶叶皮质 ,毁损组经腹腔注射不同剂量MT ,测定各组的NK细胞活性及淋巴细胞转化功能。数据经统计学处理。结果 海马毁损组NK细胞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 ,补充MT后NK细胞活性维持正常水平 ,淋巴细胞转化功能明显升高 (0 0 1

相似文献   

4.
脊髓髓内肿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脊髓髓内肿瘤的诊断与治疗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4月至2008年12月的35例脊髓髓内肿瘤的病史资料。结果病理证实室管膜瘤13例,星形细胞瘤2例,少枝胶质细胞瘤2例,脂肪瘤2例,骨髓瘤、转移瘤、血管瘤、角化物、神经鞘瘤各1例。24例行手术治疗。手术全切除肿瘤16例(66.7%),其中显微镜下全切除14例(77.8%);大部分切除8例(33.3%)。出院时神经功能稳定或改善21例,加重3例。结论显微手术治疗是目前治疗脊髓髓内肿瘤的最有效措施,可最大程度地保留患者的神经功能,改善患者的预后。术中辅助神经电生理监护技术及术中超声成像技术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经蝶入路手术涤纶片及ZT胶修复鞍底安徽医科大学附属一院神经外科李汉杰,冯春国,李志强,张义泉报道本组经蝶入路显微手术24例。垂体腺瘤22例,颅咽管瘤2例;男10例,女14例.年龄16~57岁。病程2个月~10年,平均2年。其中微脉瘤4例,大腺瘤18例...  相似文献   
6.
幕上脑膜瘤术后早期癫痫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幕上脑膜瘤术后早期癫痫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6年12月间经手术治疗的173例幕上脑膜瘤患者,分析其临床特征、外科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术后早期癫痫的发生情况及其关系。结果术后发生早期癫痫14例,占8.09%。其中全面性发作3例,局灶性发作11例。6例发生于术后24小时内,8例发生于术后2~7天。10例肿瘤次全或大部切除、30例术中发生皮层或皮层血管损伤、25例术后瘤腔出血、69例脑水肿、56例术后水电解质紊乱,各组中发生术后早期癫痫例数分别为2例、4例、5例、8例和9例。结论幕上脑膜瘤的术后早期癫痫的发生与瘤体大小、手术操作技巧、肿瘤切除程度、术后并发症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4例囊性脑膜瘤,年龄4~62岁,病程3个月~半年;CT扫描3例呈不规则环状强化囊性病灶,1例呈多房囊变,灶周均年伴有中-重度水肿带,影像学均误诊为“胶质瘤”。术中发现囊液10~50ml不等;病理结果;恶性脑膜瘤2例,纤维型脑膜瘤1例,细胞生长活跃脑膜瘤1例,其中1例病理切片拟为星形细胞瘤,后经免疫组化检查证实为脑膜瘤,作者结合文献讨论了囊性脑膜瘤的临床及CT影像特点,指出其临床症状及CT扫描缺乏典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在经鼻蝶入路手术切除垂体腺瘤术中的应用价值和术中注意事项。方法 回顾性分析221 例垂体腺瘤手术病例的临床资料。手采用经单侧鼻孔蝶窦入路内镜下切除肿瘤,必要时在导航确认下进行。术后3个月复查头颅增强MRI判断肿瘤切除情况。结果 术中无定位错误病例,无大的血管和神经损伤病例。肿瘤全切除178例,次全切除37例,大部切除6例。术后死亡3例。术后无永久性尿崩和脑脊液漏病例,2例围手术期鼻腔大出血,治疗后好转。术前视力和视野障碍病人术后无恶化。结论 内镜结合导航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创伤小,导航可增加手术安全性和扩大手术适应症;充分的术前准备和规范的术中操作是预防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椎管肿瘤的诊断与治疗(附106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总结脊髓髓内肿瘤的诊断与治疗的经验。方法回顾分析106例椎管肿瘤的病史资料。结果颈段肿瘤24例,胸段56例,腰骶段26例,其中多发9例;髓外93例,髓内13例。均例行手术治疗。手术全切除肿瘤95例(89.6%)。出院时神经功能稳定或改善101例,加重5例。结论手术治疗是目前治疗椎管肿瘤的最有效措施,显微手术结合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护技术及术中超声成像技术可最大程度地保留患者的神经功能,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