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风是全球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开发增强中风后恢复和增强神经修复的方法至关重要。中风后的恢复涉及复杂的相互关联的神经修复系统。神经修复整个过程需要神经元胞体对伤害性刺激作出应答,通过神经干细胞增殖与迁移、轴浆运输信号分子、细胞骨架结构构建以及轴突末端生长锥形成等一系列协调的相互作用,才能实现再生生长。神经功能重塑作为神经功能缺损治疗潜在的新靶点,无论是神经功能重塑的具体机制,还是神经功能缺损临床治疗方案,均具有重要研究意义。脑损伤后,由于其内在修复机制十分复杂,单一的治疗措施时常难以奏效,综合治疗将是提高脑内再修复功能的发展方向。益气活血法具有神经保护、血管再生、神经发生及环路重建等多方面生物效应,可共同促进损伤后的神经功能重塑;其作用机制与细胞自噬、免疫调节及微小RNA调控密切相关,充分体现了益气活血法的多途径、多靶点、整体调节的治疗特点以及对中风后的神经修复发挥重要的治疗作用。因此,进行益气活血法对中风后脑功能康复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中药复方祛瘀化痰通脉方对高脂血症金黄地鼠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及功效配伍的科学性.方法:实验选用叙利亚金黄地鼠,分为正常、模型、复方、祛瘀、化痰和解毒组6组,每组8只.采用高脂饲料喂饲法形成金黄地鼠高脂血症模型,造模4周,灌胃给予祛瘀组(1.11 g·kg-1),化痰组(0.39 g·kg-1),解毒组(0.07...  相似文献   
3.
观察塞络通胶囊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机制。采用大鼠90 min中脑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再灌注模型。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线粒体分裂融合基因Drp1,Opa1表达。透射电镜观察线粒体超微结构变化。HE染色观察病理学形态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Drp1,Opa1表达。结果显示,塞络通胶囊(33,16.5 mg·kg-1,ig)可抑制缺血侧皮层区线粒体分裂融合异常,抑制线粒体分裂基因Drp1表达,促进线粒体融合基因Opa1表达,最终减轻缺血再灌注带来的能量代谢紊乱。塞络通胶囊可抑制缺血周边区线粒体动力学异常、维持线粒体正常形态,说明维持线粒体动力学正常可能是中药塞络通胶囊促进缺血脑区自修复功能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4.
西红花苷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红花作为我国传统药材,同时也是国外常见的香料,近年在国内外对其药理作用都有较深入的研究探索。西红花苷(crocin)是西红花的一类有效成分,最新研究表明,西红花苷具有显著的抗肿瘤作用,能够保护心血管功能,在治疗中枢神经性疾病方面发挥良好的药理作用,本文对西红花苷最新研究进展作以综述,并简要提出其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为西红花苷进一步的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缺血性脑血管病,尤其是脑缺血后的再灌注损伤会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探讨银杏酮酯(Ginkgo biloba extract 50,EGb50)对缺氧/复氧(hypoxia/reoxygenation,H/R)损伤后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线粒体功能的影响及可能机制,将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该研究以SH-SY5Y细胞建立H/R损伤模型,给予EGb50,流式细胞仪测定线粒体膜电位和胞内钙离子浓度,并以免疫荧光、Western blot法检测线粒体融合、分裂相关蛋白即视神经萎缩相关蛋白1(optic atrophy1,Opa1)和类动力蛋白1(dynamin-like protein 1,Drp1)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H/R损伤后,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明显降低,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线粒体融合相关蛋白Opa1表达水平降低,线粒体分裂相关蛋白Drp1表达水平升高;EGb50干预后,线粒体膜电位显著升高,胞内钙离子浓度显著降低,Opa1表达水平显著升高,Drp1表达水平显著降低。研究提示,EGb50对H/R损伤的SH-SY5Y细胞线粒体功能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可减轻细胞能量代谢紊乱,改善线粒体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线粒体的融合、分裂有关,从而为EGb50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6.
少突胶质细胞前体细胞(oligodendrocyte precursor cells, OPCs)分化为成熟的少突胶质细胞(oligodendrocytes, OLs)是中枢神经系统轴突髓鞘形成和脱髓鞘疾病髓鞘再生的关键事件。研究表明,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 GABA)、GABAergic突触及其网络调控对少突神经胶质细胞的增殖、分化、迁移及髓鞘形成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因此,该文总结了近些年关于GABA及其受体在少突胶质细胞谱系中发挥的生物学功能,GABAergic中间神经元与OPCs之间的交互作用及其介导髓鞘形成的网络调控和未来潜在的候选药物的研究。基于此了解控制OLs分化机制对于确定促进髓鞘修复的治疗策略至关重要,围绕GABAergic的研究可能对开发脱髓鞘疾病的新型修复疗法具有潜在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清宫寿桃丸对利血平、亚硝酸钠、乙醇诱导的记忆障碍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方法 ICR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清宫寿桃丸(低、中、高剂量)组、金纳多组,每组14只。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的蒸馏水,清宫寿桃丸低、中、高剂量组分别按0.9、1.8、3.6 g/kg给药,金纳多组按0.12 g/kg给药,给药15天。干预14天后,获得性记忆障碍模型、巩固性记忆障碍模型、再现性记忆障碍模型分别使用利血平、亚硝酸钠及乙醇造模。干预15天后采用跳台实验及避暗实验评估学习记忆能力。结果与正常组比较,三种模型小鼠错误次数均明显增多,潜伏期均明显缩短(P0.05);与模型组比较,清宫寿桃丸不同剂量均可减少三种模型小鼠的错误次数(P0.05),其中高剂量还可延长获得性记忆障碍小鼠的潜伏期(P0.05);另外金纳多可减少巩固性记忆障碍小鼠的错误次数(P0.05)。结论清宫寿桃丸可改善获得性记忆障碍、巩固性记忆障碍和再现性记忆障碍,在改善记忆障碍方面的应用范围较广。  相似文献   
8.
该文旨在观察红景天苷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治疗作用,探究红景天苷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内皮细胞屏障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实验中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红景天苷高、中、低剂量(10、5、2.5 mg·kg^(-1))组,应用线栓法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使用脑梗死面积、神经行为学评价、脑含水量作为药效指标.机制探讨实验部分使用红景天苷高、低剂量组为给药组.使用HE染色观察病理学形态,透射电镜观察血管内皮细胞超微结构;检测血清中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含量、凝血四项值及血浆中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含量;再利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WB)、免疫荧光(immunofluorescence,IF)检测大鼠皮层组织中紧密连接蛋白(ZO-1、occludin、claudin-1)和MMP-9表达.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出现明显的神经功能缺损,右侧脑组织出现明显梗死灶,脑含水量明显升高;与模型组比较,红景天苷高、低剂量组大鼠的神经行为学评分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红景天苷高、中、低剂量组大鼠脑梗死面积明显减小,大鼠脑组织含水量也明显降低.HE染色及透射电镜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皮层组织中出现神经元坏死,内皮细胞原有生理结构被破坏,内皮细胞间紧密连接被瓦解;与模型组比较,红景天苷高、低剂量组皮层神经元损伤减轻,内皮细胞生理结构相对完整.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NO水平显著降低且血浆中vWF、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表达水平也明显升高,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明显缩短.与模型组比较,红景天苷高、低剂量组血清中NO含量升高,血浆中FIB、vWF水平降低,TT、PT也明显延长.WB、IF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皮层脑组织中内皮细胞间的ZO-1、occludin、claudin-1表达水平显著降低,模型组大鼠脑组织中MMP-9表达水平较假手术组也显著升高.与模型组比较,红景天苷高、低剂量组皮层ZO-1、occludin、claudin-1表达明显增加.以上实验结果表明红景天苷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具有明确的治疗作用,红景天苷可通过增加内皮细胞NO合成,抑制凝血反应及MMP-9表达,上调ZO-1、occludin、claudin-1表达,从而减轻缺血后内皮细胞完整性的破坏,起到脑保护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该文旨在研究黄芩素(baicalein,BAI)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人脑小胶质细胞(HMC3)的影响,从抑制炎性反应的角度,并基于调控cAMP-PKA-NF-κB/CREB通路,阐释BAI用于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潜在作用机制,对中药治疗脑缺血疾病具有借鉴意义。该实验首先筛选了BAI的安全用药浓度,再采用LPS诱导HMC3细胞24 h的方法制作细胞炎性模型,将分组设定为control组,model组,BAI高、中、低剂量(5、2.5、1.25μmol·L^(-1))组。分别测定细胞提取物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含量以及细胞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环磷酸腺苷(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cAMP)的含量,用Wes-tern blot法观察蛋白激酶A(protein kinase A,PKA)、磷酸化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phosphory cAMP-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p-CREB)、核因子-κB p65(nuclear factor kappaB p65,NF-κB p65)的表达,用Hoechst 33342/PI染色法观察LPS诱导后细胞凋亡的情况。在机制探讨过程中采用BAI高、低剂量作为给药组。实验结果显示,BAI在10μmol·L^(-1)及以下的浓度对正常培养的HMC3细胞无影响;200 ng·mL^(-1)的LPS诱导24 h后可以降低HMC3细胞的SOD酶活力并提高MDA的含量,BAI在5、2.5、1.25μmol·L^(-1)的浓度下均能显著提高SOD酶活力,并在5μmol·L^(-1)的浓度下均能显著降低MDA含量;细胞形态结果显示,BAI可以改善因LPS诱导所致的HMC3细胞向M1型转变;ELISA检测的结果显示,BAI能使细胞上清液中TNF-α、IL-1β、IL-6、cAMP的含量显著降低;Western blot结果显示,BAI能够提高PKA和p-CREB的蛋白表达,降低NF-κB p65的表达;Hoechst 33342/PI染色结果显示,BAI能够减少HMC3细胞的凋亡情况。以上结果表明,BAI对LPS诱导的HMC3细胞具有保护作用,能够抑制炎性反应和改善细胞凋亡的情况,这可能与调控HMC3细胞上cAMP-PKA-NF-κB/CREB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从代谢组学角度研究塞络通胶囊治疗急性多发性脑梗死大鼠模型的作用机制。方法: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塞络通组(33 mg·kg~(-1)),通过大鼠颈内动脉注射荧光微球的方法建立急性多发性脑梗死大鼠模型。手术成功后,塞络通组大鼠通过十二指肠注射给药,给药体积2 m L·kg~(-1)。基于UPLC-Q-TOF-MS分析各组大鼠脑组织中内源性代谢物,应用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进行模式识别及生物标志物的鉴定。结果:通过模式识别发现假手术组与模型组的代谢轮廓有明显差异,并鉴定了10个与急性脑缺血相关的生物标志物。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中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延胡索酸,谷胱甘肽,脱氢抗坏血酸,天门冬氨酸以及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含量下降,精氨酸、瓜氨酸、酵母氨酸、乙内酰脲-5-丙酸含量升高;而塞络通胶囊则可使上述10个异常变化的生物标志物水平显著回调。结论:塞络通胶囊主要调节的代谢途径有NAA代谢、精氨酸代谢、能量代谢及氧化应激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