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69篇
  免费   608篇
  国内免费   469篇
耳鼻咽喉   97篇
儿科学   144篇
妇产科学   47篇
基础医学   609篇
口腔科学   135篇
临床医学   1637篇
内科学   788篇
皮肤病学   73篇
神经病学   466篇
特种医学   394篇
外国民族医学   23篇
外科学   1116篇
综合类   3521篇
预防医学   1147篇
眼科学   48篇
药学   1499篇
  14篇
中国医学   1175篇
肿瘤学   313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219篇
  2022年   169篇
  2021年   187篇
  2020年   210篇
  2019年   238篇
  2018年   228篇
  2017年   179篇
  2016年   244篇
  2015年   261篇
  2014年   700篇
  2013年   444篇
  2012年   578篇
  2011年   638篇
  2010年   664篇
  2009年   649篇
  2008年   579篇
  2007年   685篇
  2006年   630篇
  2005年   711篇
  2004年   633篇
  2003年   567篇
  2002年   352篇
  2001年   399篇
  2000年   393篇
  1999年   342篇
  1998年   284篇
  1997年   248篇
  1996年   253篇
  1995年   233篇
  1994年   211篇
  1993年   162篇
  1992年   155篇
  1991年   126篇
  1990年   94篇
  1989年   106篇
  1988年   80篇
  1987年   64篇
  1986年   53篇
  1985年   49篇
  1984年   36篇
  1983年   31篇
  1982年   40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23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5篇
  1964年   4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了解铜陵市人民医院2017年临床分离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状况。方法 对2017年1-12月临床分离菌采用纸片扩散法(KB)进行药敏试验,按CLSI 2017年版标准判读药敏试验结果,采用WHONET 5.6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临床分离细菌共3436株,其中革兰阳性菌719株,占20.9%;革兰阴性菌2717株,占79.1%。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23.8%和72.3%,耐甲氧西林株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和其他测试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显著高于甲氧西林敏感株,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耐药的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和呋喃妥因的耐药率较低,屎肠球菌对氯霉素的耐药率较低,5.3%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肺炎克雷伯菌和产酸克雷伯菌)和奇异变形菌中ESBLs的检出率分别为41.4%、50.7%和19.4%。肠杆菌科细菌中克雷伯菌属和沙雷菌属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率较高,分别为37.5%和36.0%,其他菌属的耐药率低于3%。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80.3%和79.1%;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29.7%和28.4%。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中广泛耐药株的检出率分别为31.3%(171/546)、0.6%(3/508)和0.7%(3/416)。结论 本院革兰阴性菌呈增多趋势,尤其广泛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应引起高度关注,做好细菌耐药性监测,加强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和医院感染控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HA330灌流器血液灌流治疗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长沙市中心医院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60例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其中普通治疗组20例,HA230组20例,HA330组20例。记录患者入院时及治疗72 h后的血甘油三酯(TG),白介素-6 (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普通治疗组、HA230组及HA330组间年龄、性别及治疗前血浆TG、IL-6、CRP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普通治疗组与HA230组及HA330组治疗后TG水平有显著差异(P0.05);HA230组与HA330组治疗后TG、CRP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HA330组IL-6、TNF-α较HA230组低(P0.05)。结论常规治疗和血液净化均能够有效降低TG水平,但HA230血液灌流及HA330血液灌流治疗效果更为明显,HA330血液灌流更能有效降低IL-6和TNF-α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布美他尼与呋塞米两类K~+转运蛋白抑制剂对小鼠听觉功能的影响。方法:以30只健康小鼠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健康对照组10例,布美他尼处理组10例,呋塞米处理组10例。对照组小鼠不予处理,布美他尼处理组予以布美他尼处理,呋塞米处理组予以呋塞米处理。分别对各组小鼠进行听觉脑干反应检测,对比三组小鼠听觉脑干反应阀值,以及布美他尼处理组、呋塞米处理组小鼠给药前后和恢复后听觉脑干反应阀值。结果:给药后,布美他尼处理组、呋塞米处理组平均听觉脑干反应阀值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且布美他尼处理组平均听觉脑干反应阀值高于呋塞米处理组(P0.05)。停止给药恢复后,布美他尼处理组、呋塞米处理组平均听觉脑干反应阀值均低于给药后(P0.05),与给药前接近。结论:布美他尼K~+转运蛋白抑制剂对钠钾氯协同转运蛋白1的抑制作用高于呋塞米,对小鼠听觉功能的损伤影响高于呋塞米。  相似文献   
4.
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HRV)明显降低,迷走神经张力减低,交感神经张力相对升高,交感/迷走神经活性的比值增大[1,2]。而围术期麻醉药物、手术刺激等因素可影响HRV,本研究观察咪唑安定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手术镇静时对血压(BP)、心率(HR)、HRV的影响。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40例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63岁。因“间断干咳、发热,伴胸闷、气短4年余,四肢肌无力2个月”于2004-07-14住院。患者于2000年初无诱因出现干咳,咯少量白色痰,体温38~39℃,多次血常规、胸部X线片、结核抗体、结核纯化蛋白试验检查正常,血沉43~120mm/h,痰多次查癌细胞和抗酸杆菌阴性,查到炎性细胞  相似文献   
6.
慢性气道炎症是支气管哮喘的病理生理基础,抗炎已成为支气管哮喘的治疗目标之一,世界卫生组织与美国国立心、肺、血液研究所推荐的"全球哮喘防治创议",将皮质激素作为最有效抗炎药及首选药物.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巳证实对支气管哮喘有肯定的气管舒张作用,同时有一定的抗炎作用.2003年1月~2004年12月,我们应用吸入激素和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联合治疗支气管哮喘,取及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游离空肠移植重建下咽颈段食管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游离空肠移植重建下咽颈段食管的可行性、技术操作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游离空肠重建下咽颈段食管11例,其中喉癌术后复发1例,颈段食管癌2例,下咽癌8例。术中切除喉、下咽、颈段食管及部分颈段气管1例,切除喉、下咽及颈段食管8例,保留喉切除颈段食管2例。所有病例均给予颈淋巴清扫。术后放射治疗3例,剂量50~55Gy。结果:术后除1例移植肠管坏死改用前臂游离桡侧皮瓣卷成皮管移植重建外,其余10例均成活,成功率为90.9%。肠管成活病例中无咽瘘、感染等并发症发生,随访3~27个月,喉癌术后复发患者1例术后2个月肿瘤再发,出现吞咽梗阻。结论:游离空肠移植重建下咽颈段食管手术成功率高,恢复消化道的连续性安全可靠,内侧为黏膜的空肠瓣是下咽颈段食管极好的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氦氖激光血液照射辅助治疗控制癌痛的疗效。方法对52例中晚期癌症重度痛患者在使用口服吗啡治疗基础上加用低能量氦氖激光血液照射治疗1周后,对疼痛缓解程度及平均缓解时间进行对照观察。结果加用激光照射组的镇痛疗效优于单用吗啡组,P<0.05,有效率分别为92%和84%,P>0.05,显效率分别为67%和46%,u=2.07,P<0.05,均数缓解时间分别为(8±3)h和(8±4)h,t=0.78,P>0.05,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氦氖激光血液照射治疗有一定协同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9.
关于建设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广东省中医脑病专科自1998年以来,为脑卒中患开展了具有中西医结合特色的脑卒中单元医疗服务,有效降低脑卒中患的病死率,提高存活患的生活质量,并缩短住院时间,为探索我国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防治脑卒中的新途径作了初步的尝试。  相似文献   
10.
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疗效.方法:同期设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中医中药.结果:治疗组治愈率81.25%,中转手术率4.17%,2~3周后手术处理后遗症率8.33%,病死率6.25%.对照组治愈率40.74%,中转手术率11.11%,2~3周后手术处理后遗症率18.52%,病死率29.63%.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确切,并有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缩短病程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