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5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83篇
综合类   1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0.2%布比卡因硬膜外阻滞用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剖宫产术的观察陈颖,应诗达,许士智,王彦祥,刘洪民(山东医科大学附院,250012)为提高围手术期母婴安全,作者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剖宫术采用低浓度0.2%布比卡因硬膜外阻滞,共试用30例,年龄20~34岁...  相似文献   
3.
多聚明胶用于急性血液稀释自身输血期的生理变化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急性血液稀释自身输血中,应用多聚明胶施行等溶血液稀释后的生理变化。方法对30例手术病人于麻醉诱导后,经桡动脉放血(占总血容量的25%左右),同时经静脉等速输注多聚明胶,以施行等容量血液稀释自身输血术,并以乳酸钠林格液扩容稀释和低分子右旋糖酐等容稀释作对照。  相似文献   
4.
小儿羟丁酸钠、氯胺酮复合麻醉中呼吸抑制14例分析附属医院麻醉科孙洪英,应诗达用羟丁酸钠(γ-OH)和氯胺酮(KT)给小儿静脉复合麻醉可抑制呼吸,现结合诊治的14例,对发生原因分析如下。14例为5个月~14岁的患儿均为肥胖儿,体重10~19.5kg。术...  相似文献   
5.
自1965年11月针刺麻醉就成功地应用于颅脑手术。从1975年3月起,组织全国21个主要的神经外科单位对颅脑针麻手术进行有计划的协作研究,至1978年12月底为止,按协作规划共完成颅脑针麻手术4,466例;其中前颅窝手术1,865例(41.8%),颞、顶、枕区手术1,594例(35.7%),后颅窝手术1,007例(22.5%);针麻成功率在90%以上,针刺镇痛效果优良者(Ⅰ、Ⅱ级)占  相似文献   
6.
一、血液稀释的应用根据: 人体对失血有良好的代偿作用。当失血量达血溶量的10~15%时,细胞外液和肝、脾等淋巴液中的白蛋白就自动向血管内移动以补充血容量,约在30小时内全部补足。这是人体对失血的代偿性生理性血液稀释。  相似文献   
7.
A型题一、在下列各种异常呼吸中,哪一种对通气功能的影响最严重?A.呼吸深快;B.呼吸深慢;C.呼吸浅快;D.呼吸浅慢;E.呼吸浅快及浅慢。二、面罩去氮法的正确方法应是:A.紧闭面罩吸入纯氧5分钟;B.紧闭面罩吸入60%氧5分钟;C.半紧闭面罩吸入纯氧3分钟;D.半紧闭面罩吸  相似文献   
8.
N_2O临床研究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N_2O(氧化亚氮,笑气)是一种古老的气体全麻药,始用于1844年,迄今仍然使用广泛,且不断有实验和临床研究报道。今结合我院临床观察作如下综合介绍。一、理化性能 N_2O系硝酸铵加热至240℃所产生的气体,略甜,无刺激性,比重1.5,化学性稳定,与硷石灰或其他全麻药接触不起反应,不自燃,能助爆。N_2O气体用45~50大气压,在28℃下压缩成液体,贮存于钢筒备用。满筒N_2O,的压力表值规定为650~750Psi(磅/时~2相当45~52kg/cm~2)。钢筒上部为气化N_2O,  相似文献   
9.
近50年来医学已有巨大进展,其中对先天性心脏病(CHD)的治疗尤为惊人,今已能在新生儿安全施术。CHD手术治疗始于1938年Gross结扎未闭动脉导管(PDA),下表列举其某些重大历史进展。美国新生儿CHD发病率为0.8%(1:  相似文献   
10.
全身麻醉后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全身麻醉后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 ,有时情况严重 ,关键在于预防 ,重点为术前充分估计 ,术中、术后积极防治。麻醉科医师对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知识越丰富 ,在估计和预防并发症方面越易做到心中有数 ,发生率可明显降低。此外 ,邀请神经科、内科等专家会诊明确诊断与提出处理意见极有帮助。对全麻后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内容 ,重点在神经系统并发症的诊断 ,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可能发生那些后遗症和意外 ,拟订预防措施和麻醉方案。术后苏醒延迟健康病人在接受全身麻醉 40min以后 ,出现神经系统物理检查某些阳性体征较为常见 ,如踝震颤、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