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5篇
妇产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9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21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关于保健品产业发展情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保健品是指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但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危害的食品,包括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和营养补充剂两大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的老龄化趋势及疾病模式的改变,人们对保健品的需求越来越高,这给保健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口服紧急避孕药后输卵管妊娠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四川省妇幼保健院确诊的628例输卵管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异位妊娠前是否服用紧急避孕药分为两组,观察组190例均服用过紧急避孕药,对照组438例未服用紧急避孕药。对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阳性体征所占比例53.7%(102/190)、血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chorionic gonadotrophin,β-HCG)值(1 186.41±1 263.49)m IU/m L、附件包块最大径(1.9±0.9)cm、盆腔积液深度(1.2±1.0)cm,均低于对照组(P<0.05)[分别为72.7%(318/438)、(3 549.55±10 145.87)m IU/m L、(2.9±1.2)cm、(2.3±1.5)cm]。观察组中输卵管妊娠非破裂型所占比例75.3%(143/190)和保守治疗及手术中输卵管的保有率82.0%(50/61)高于对照组[分别为63.2%(277/438)、47.4%(120/254)](P<0.05)。结论口服紧急避孕药后输卵管妊娠者非破裂型居多,输卵管的保有率、采用保守治疗、患者再孕的概率增加。  相似文献   
3.
庄琳  赵腾  史雪  杨颉  郭振清  赵洪国 《山东医药》2012,52(45):55-57
目的 探讨伊马替尼(IM)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疗效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104例CML患者,临床分期为慢性期84例、加速期8例、急变期12例.慢性期IM用量为400 mg/d,加速期及急变期为600 mg/d,中位IM治疗时间为29(3 ~88)个月.治疗期间,每月复查血常规;每3~6个月复查骨髓细胞形态学、染色体核型和bcr-abl融合基因.比较各临床分期患者的临床疗效、药物安全性、临床耐药、治疗依从性等.结果 与加速期和急变期患者比较,慢性期患者治疗3个月时的完全血液学缓解率(CHR),12个月时的微小细胞遗传学缓解率(MCyR)、部分细胞遗传学缓解率(PCyR)、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率(CCyR),治疗结束时的累积获得CHR、PCyR、CCyR、完全分子学反应率,以及1、3、5年总生存率、疾病无进展生存率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或<0.01).应用IM治疗前时间≥90d、是否应用干扰素治疗、依从性不佳是影响IM疗效的不利因素(P均<0.05).EUTOS评分低危患者获得MCyR、PCyR和CCyR的比例显著高于高危患者(P均<0.05).慢性期患者的原发耐药率为9.5%,继发耐药率为14.3%;加速期、急变期患者原发耐药率分别为37.5%、66.7%,继发耐药率分别为25.0%、16.7%.结论 IM治疗CML慢性期患者的血液学、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缓解率高,不良反应小,在疾病早期应用可提高疗效;加速期及急变期患者IM耐药率较高,EUTOS评分高、依从性不佳可影响IM疗效.  相似文献   
4.
阴道前后壁膨出、子宫脱垂多见于绝经后妇女,同卵巢功能衰退有关。传统的手术方式为阴道前后壁修补术及子宫切除术,但是存在术后复发的风险。我国规定60岁以上为老年,老年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慢性器质性病变,使患者手术耐受性明显降低,术后易发生各种并发症。因此,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对老年妇女的预后很重要。对于老年妇女,  相似文献   
5.
<正>异位妊娠(Ectopic pregnancy,Ep)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是早期妊娠孕妇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随着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水平的提高,异位妊娠确诊率明显提高,患者的死亡率也日益下降。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异位妊娠显得尤为重要。现对我院2008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215例异位妊娠的诊治情况做回顾性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庄琳  蒋丹  何雪莲 《临床医药实践》2009,(8Z):1969-1972
目的:探讨在高危流产术后使用补佳乐配伍安宫黄体酮片周期治疗三个月对术后子宫内膜修复的作用。方法:选择64例高危人流受术者及30例普通人流患者。将高危人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高危服用补佳乐组,n=32)、B组(高危未服用补佳乐组,n=32)和C组(正常人流组,n=30)。所有入组人员从人流后即刻接受三月的随访,包括门诊检查和专线电话随访。结果:A组阴道流血时间、子宫内膜厚度、优势卵泡形成和内膜三线征的出现、宫腔粘连、痛经、闭经和B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A、C组患者均无宫腔感染发生,B组有1例出现,三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C组患者除阴道流血量有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经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佳乐配伍安宫黄体酮在高危人流后即时使用三个周期,可以促进子宫内膜的修复,恢复正常的月经周期,预防和改善流产引起的月经不调。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子宫内膜异位症(EM)患者在位及异位内膜中Fas,FasL蛋白的表达, 探讨其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测定了EM患者在位和异位内膜及正常对照子宫内膜中Fas,FasL蛋白的表达。 结果:1、EM患者在位内膜及正常对照子宫内膜中Fas及FasL的表达均呈周期性改变,增生期呈低水平表达,分泌期表达增高, 两组间同期别比较增生期无显著差异,分泌期EM患者在位内膜的Fas及FasL表达均低于正常对照组;2、异位子宫内膜中的Fas及FasL的表达都呈现低水平或不表达。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种植可能与Fas及FasL的表达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8.
该文通过对医疗机构执业许可和事后管理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提出事后监督管理的方法和途径,以提高管理效率,规范医疗机构的执业行为,保障医疗安全,探索医疗执业长效监督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9.
血管生成因子VEGF和bFGF在异位内膜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 (EM)异位内膜中的表达 ,探讨两种因子与EM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 :收集EM患者的子宫内膜异位病灶组织 35例和正常子宫内膜 37例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测定VEGF及bFGF在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①VEGF在异位内膜组的表达强度高于正常对照组 ,二者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②bFGF在EM患者异位内膜及正常子宫内膜中均有表达 ,表达强度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③VEGF和bFGF在EM患者异位内膜中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VEGF和bFG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异位内膜均有表达 ,而二者均为促进血管生成的重要细胞因子 ,从而表明血管生成是EM发生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可溶性Fas及可溶性Fas配体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所致不孕中的可能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检测20例Ⅰ~Ⅱ期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血清及腹腔液中可溶性Fas及可溶性Fas配体溶液,并与14例慢性盆腔炎致不孕者和16例健康生育者比较.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血清和腹腔液内溶性Fas配体浓度(分别为175.09±80.50pg/nl和284.50±152.38pg/ml),显著高于健康生育对照(血清16.13±11.75pg/ml;腹腔液8.84±2.31pg/ml)及慢性盆腔炎致不孕者(血清88.47±43.55pg/ml;腹腔液17.30±9.62pg/ml).其可溶性Fas抗原水平(血清828.60±429.65Ppg/ml;腹腔液349.6±288.89pg/ml)与盆腔炎组(血清868.75±570.48pg/ml;腹腔液181.76±157.78pg/ml)及健康生育组(血清822.26±129.12pg/ml;腹腔液318.42±145.16pg/ml)相比,均无统计学显著差别.结论:可溶性Fas配体与子宫内膜异位症所致不孕具有显著相关性,可能在其盆腔局部微环境改变致不孕中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