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19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4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了解云南省玉龙县和富民县两县农村老年人群慢性病患病现状,探索和分析老年慢性病与体力劳动强度之间的关联,为老年慢性病的防治提供有针对性的防控策略。  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云南省玉龙县和富民县农村地区2 299名60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COPD、哮喘、高血脂、慢性肾病、消化道溃疡、白内障10种慢性病患病情况的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采用描述性分析、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分析影响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的因素。  结果  不同民族、是否读过书、是否独居、是否农民、体力劳动强度、是否肥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χ2检验,均P < 0.05)。老年人群慢性病患病率为83.3%,其中汉族慢性病患病率为83.1%,纳西族慢性病患病率为83.6%。随着年龄的增加,除75岁及以上人群慢性病患病率下降外,所调查地区老年人群的慢性病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经χ2检验,P < 0.05)。中心性肥胖为老年慢性病患病的危险因素,有中心性肥胖的老年人患慢性病的风险是没有中心性肥胖的1.895倍;中体力劳动强度为老年慢性病患病的保护因素,中强度体力劳动患慢性病的风险是低强度体力劳动的0.643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随着年龄的增加,高强度的体力劳动占比呈下降趋势,轻强度的体力劳动占比呈上升趋势,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经χ2检验,P < 0.05)。  结论  中心性肥胖、体力劳动强度是老年慢性病患病的影响因素,随着年龄的增加体力劳动强度存在差异,提示预防老年慢性病,需要在生活方式上对老年人群继续做好健康教育工作,进一步预防老年慢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经费支持是每一个机构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之一。通过对云南省弥渡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机构进行调查,结合文献与实际情况,对所获得的资料进行分析,旨在发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便提供借鉴。主要发现:(1)包括筹资过程人员费用在内的人员经费是机构运行费用的主要部分;(2)筹资成本过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云南省弥渡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2年来的补偿机制,了解补偿方案与具体补偿情况的关系,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推广提供借鉴。方法 收集县、乡两级合作医疗管理机构有关补偿情况的记录。并利用现有资料、通过个人访谈及集中小组访谈等方法了解试点的基本情况、补偿情况以及卫生服务情况等。结果 (1)实际补偿水平(29.3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群众看病首选县级医疗机构。占全部参加合作医疗并就诊人群的60%以上;(3)补偿基金报销基本正常。结论 应鼓励群众参与,加大对乡镇卫生院的投入,引导村民到乡镇级医疗机构就医,以合理有效地利用卫生资源。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云南省玉龙县纳西族居民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聚集性的社会经济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1 402名≥35岁的纳西族村民进行问卷调查和现场体检.结果该地村民超重、肥胖、中心性肥胖、吸烟、饮酒、心血管疾病家族史、高盐饮食、被动吸烟、生活压力、情绪低落和缺乏体力活动的检出率、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患病率分别为26.0%、8.9%、39.5%、32.9%、24.5%、10.34%、27.4、21.8%、9.3%、5.2%、32.2%,26.2%和4.1%;仅有6.2%的纳西族居民无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聚集性;男性具有3个及以上危险因素的比例大于女性(P<0.01);户主、文化程度越高者和综合社会经济地位越高者的纳西族居民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聚集度越低(P<0.05).结论云南省纳西族居民存在较高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聚集性.应重点加强低社会经济地位以及低受教育水平纳西族居民的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利用信息化技术,在云南省边境地区建立持续动态症状监测预警系统,并探讨其有效性和及时性,以提升边境地区传染病防控能力。方法 选择3个边境县,以全覆盖的方式,于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持续监测医疗机构14个症状及6个症候群,收集小学每天学生缺勤信息和边境口岸入境人员发热信息,构建基于手机和电脑平台的症状监测预警系统。结果 采用EARS-3C和Kulldorff时空扫描的预警模型,发现皮疹、流感样症状和小学缺勤等多个监测信号源对手足口病、流感和水痘等常见传染病预警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可提前1~5 d预警)。系统简便易用,安全性和可行性较强,以交互式图表及可视化地图的方式展示,相关人员能够随时掌握监测数据情况和预警信号的变化,及时采取处置措施。结论 该系统科学有效、操作方便,能实时发现边境地区常见传染病的暴发或聚集事件,实现及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减少本地及跨境传染病暴发的风险,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云南省农村老年人抑郁的流行现状及所存在的社会经济差异。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云南省宁洱县1 629名60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云南省宁洱县老年人总体抑郁率、轻度抑郁和中重度抑郁率分别为12.0%、9.9%和2.0%;女性的抑郁率高于男性(■=10.907,P0.01);70~74岁年龄组老年人的抑郁率最高(■=13.452,P0.05);与配偶居住的老年人其抑郁率低于未与配偶居住者(■=22.870,P0.05)。家庭年人均收入越好(OR=0.582,95%CI:0.408~0.830)、医疗服务可及性越好(OR=0.691,95%CI:0.505~0.945)和社会经济地位越高(OR=0.530,95%CI:0.387~0.726)的老年人患抑郁的可能性越低。结论云南省宁洱县农村老年人的抑郁率存在明显的社会经济差异,应加强女性、未与配偶居住者和低社会经济地位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疏导,降低其抑郁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吸烟人员体内CO、COHb含量的测定,分析和了解吸烟者体内COHb水平,作为评价吸烟对人体健康危害的参考指标.[方法]采用美国生产的Micro 4 Smokelyzer型CO测定仪测定CO和COHb,CO和CO-Hb的含量由仪器自动生成.[结果]每日吸烟10-20支,20支以上以及烟龄10年以上者COHb含量分别为2.36,2.85和2.27,超出正常值;经过中位数检验,除每日吸烟20支以上组与10~20支两组间CO和COHb%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每日吸烟10支以上或吸烟烟龄10年以上人群不论是COHb含量还是呼出气CO含量均超过正常值;并且随着每日吸烟量的增加以及吸烟烟龄的增加,COHb含量和呼出气CO含量均呈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云南省玉龙县纳西族居民尼古丁依赖现状,并分析其尼古丁依赖的社会经济差异。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从云南省玉龙县纳西族聚居乡镇抽取1 402名≥35岁纳西族常住居民进行一对一面访问卷调查。结果 玉龙县纳西族居民现在吸烟率为31.1%,其中男性为66.6%,女性为0.9%;男性吸烟率高于女性(χ2=701.22,P<0.001)。436名现在吸烟者里,尼古丁依赖(fagerstrom test for nicotine dependence,FTND)平均得分为(5.28±2.22)分,其中男性为(5.28±2.21)分,女性为(5.57±2.70)分;开始吸烟年龄< 20岁、吸非过滤嘴香烟的现在吸烟者尼古丁依赖得分较高(均有P<0.05)。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收入水平低的纳西族现在吸烟者有更高的尼古丁依赖可能性;住房情况好的纳西族现在吸烟者有更高的尼古丁依赖可能性。结论 纳西族居民尼古丁依赖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且存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差异。应针对低收入水平与住房条件好的纳西族居民进行控烟宣传。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云南省农村居民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和脑卒中的疾病经济负担。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于2015年1月~9月对云南省农村抽取的4 979名≥35岁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采用人力资本法结合伤残调整生命年(disability adjusted life years,DALY)估算四种慢性病的疾病经济负担。结果 云南省农村居民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和脑卒中的患病率分别为35.3%、9.9%、3.8%和1.7%;DALY值分别为2.4/千人年、5.2/千人年、23.5/千人年和21.1/千人年,其中以冠心病的每千人口DALY值最高。四种慢性病的人均疾病经济负担分别为6 667.4元、9 126.1元、9 270.0元和16 187.2元,其中男性分别为7 093.8元、9 510.4元、12 060.9元和19 262.4元,女性分别为6 250.7元、8 554.9元、4 849.4元和9 030.6元;男性四种慢性病的人均疾病经济负担均高于女性(均有P<0.05)。四种慢性病的总疾病经济负担分别为108 185.2百万元、41 529.5百万元、16 192.0百万元和12 649.0百万元。结论 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和脑卒中对云南省农村居民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应采取相应措施降低其导致的疾病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0.
背景 慢性病已成为影响人群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我国的慢性病患者数量持续增加,死亡病例数也逐年递增,患者疾病负担正逐渐加重。掌握慢性病疾病负担的变化情况,对慢性病的防控工作意义重大,但目前鲜见针对云南省农村常见慢性病疾病负担变化的研究。目的 分析云南省农村居民2011年和2021年5种常见慢性病[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疾病负担的变化情况。方法 采用重复横断面设计,分别于2011年和2021年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取云南省8 400名和7 700名≥35岁的农村居民为研究对象,收集研究对象现场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数据,以及5种常见慢性病的死因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选取文化程度、家庭人均年收入和医疗服务可及性3个变量构建社会经济地位(SEP)指标,利用各变量系数计算SEP综合得分,并依据SEP综合得分的四分位数将社会经济地位分为低、中等偏下、中等偏上和高4个等级;采用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测量5种慢性疾病的疾病负担大小。结果 与2011年比较,2021年云南省农村居民的高血压(25.14%与41.57%)、脑卒中(1.03%与2.52%)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