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8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2.
3.
目的 分析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新鲜周期,拮抗剂方案对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妇产医院生殖医学中心2015年进行体外受精、新鲜胚胎移植的149周期,分析拮抗剂方案中的排卵延迟对IVF-ET的妊娠结局的影响.按照是否用拮抗剂分为2组,其中拮抗剂方案组共83个周期,非拮抗剂方案组共66个周期.结果 非拮抗剂方案组分娩孕周及单胎新生儿体重显著低于拮抗剂方案组(P值分别为0.022、0.010),而2组中双胎低体重儿体重、双胎高体重儿体重、双胎新生儿平均体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927、0.754、0.839).非拮抗剂方案组孕早期B超胎囊数、胎心数、临床妊娠率、活产率、剖宫产率、早产率、胎停育率均显著高于拮抗剂组(P值分别为0.000、0.002、0.000、0.019、0.039、0.009、0.024).结论 IVF-ET中拮抗剂方案引起的排卵延迟并未增加早产、胎停育、新生儿低体重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正>中风后常遗留吞咽障碍症,51%~73%的脑卒中患者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吞咽障碍[1]。吞咽障碍可导致吸入性肺炎、营养不良和脱水等各种并发症,甚至可危及生命[2]。中医针刺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具有较好的效果,笔者就近年来针刺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文献综述如下。1针刺治疗1.1头针、体针疗法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是经穴聚集和经络所过之处。头针可刺激大脑皮层,改善微循环;体针选取经穴,同时配合局部取穴,可达疏通经络、扶正祛邪之效。头、体针常联合使用。王悦等[3]随机将70例中风后合并假性延髓麻痹患者分为2组,各35  相似文献   
5.
目的使用超长扫描深度谱域OCT(UL-OCT)研究人眼的角膜和巩膜的弧矢高度和角巩膜缘的形态。方法横断面研究。本研究共纳入40例被检者(80眼),其中男17例,女23例,平均年龄(25.8±2.8)岁。UL-OCT分别拍摄被检者的双眼,应用自行编写的程序量化分析及使用配对t检验比较距离角膜中央各个位置垂直及水平子午线上的角膜及巩膜的弧矢高度,测量角巩膜缘参数并使用重复测量数据方差分析比较各象限参数值的差异。结果被检者左右眼的同侧的角膜中央旁开1.5、3、5、7 mm处的角膜或巩膜的弧矢高度以及角巩膜缘转折点的X、Y轴坐标和该点距离角膜中央3 mm平均切向曲率的差异值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水平子午线上,除X轴坐标之外,其余参数在鼻侧和颞侧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垂直子午线上,所有参数在上侧和下侧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角巩膜缘的转折点的X轴坐标在垂直子午线上较水平子午线上更靠近角膜顶点,Y轴坐标在鼻侧离角膜顶点最远。转折点距离角膜中央3 mm平均切向曲率的差异值在鼻侧最大(P<0.05),其他3个位置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左右眼同侧的弧矢高度参数无明显差异。角巩膜缘在鼻侧较其他位置表现出更大的转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犀角地黄汤对免疫性骨髓衰竭小鼠模型线粒体途径血小板凋亡的调控作用。方法:将6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环孢素(CSA)对照组和犀角地黄汤低、中、高剂量组。除正常对照组以外,其余各组小鼠建立免疫性骨髓衰竭模型。造模当天开始,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予生理盐水灌胃,CSA对照组予CSA灌胃,犀角地黄汤各剂量组分别予犀角地黄汤低、中、高剂量灌胃。治疗后各组小鼠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常规,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线粒体膜电位(ΔΨm)、细胞色素C(Cyt C)、磷脂酰丝氨酸(PS)、钙离子(Ca2+),采用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Bax、Bak、半胱天冬酶(Caspase)-3、Caspase-8、Caspase-9的表达,透射电镜下观察骨髓巨核细胞、血小板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CSA对照组、犀角地黄汤各剂量组小鼠血小板计数明显升高(P0.01),CSA对照组、犀角地黄汤各剂量组ΔΨm、Caspase-3、Caspase-8、Caspase-9明显升高(P0.01),CSA对照组、犀角地黄汤各剂量组Cyt C、PS、Ca2+、Bax、Bak明显下降(P0.05,P0.01)。电镜下CSA对照组、犀角地黄汤各剂量组巨核细胞、血小板结构损伤均较模型对照组有所减轻。结论:犀角地黄汤治疗急性骨髓衰竭血小板减少的机制可能通过线粒体途径抑制血小板凋亡,且治疗效果与剂量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2010─2019年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温州院区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方式的变化趋势。 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温州院区2010年1月1日至2019年 12月31日接受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的屈光不正患者35 902例(70 766眼)的资料,其中男22 372例 (43 973眼),女13 530例(26 793眼),年龄为16~62岁(中位数为22岁)。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对手术对象的年龄和性别分布、手术数量、术式分布的历年变化进行分析,采用R4.0.3统计软件对手术数量的季节性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数量除了2012和2014年较前一年有所下降外,其余年份呈现上升趋势。2010─2012年,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占当年手术总量的比例波动于0.10%~0.19%。机械法-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Epi-LASIK)由 2010年的7.68%增至2011年的8.71%,随后开始下降至2016年的0.03%(χ2 =1367.475,P<0.001)。经 上皮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TPRK)所占比例2012年(3.20%)至2019年(36.87%)呈持续上升趋势 (χ2 =4388.776,P<0.001)。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在2010年占当年手术总量的92.21%, 之后逐年下降,2018年降至0.22%(χ2 =23052.398,P<0.001)。飞秒激光辅助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由2011年的29.35%增至2016年的72.90%(χ2 =3635.744,P<0.001),随后开始下降,到2019年降至31.41%(χ2 =1107.074,P<0.001)。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 由2016年的4.11%增至2019年的31.72%(χ2 =2021.33,P<0.001)。另外,每年6─8月是手术大高峰, 2月是小高峰。结论:2010年至2019年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温州院区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数量除前期有所下降外,之后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板层手术仍为主流术式,表层手术的回归趋势逐渐突显, 近年来TPRK、FS-LASIK、SMILE这3种术式为主要术式。每年6─8月及2月是手术较为集中的月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年龄、窦卵泡个数、基础血清促卵泡激素、抗苗勒管激素、基础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比值、卵巢反应预测指数评价卵巢反应功能的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生殖医学科首次行体外受精/胞浆内精子注射治疗不孕症的4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以上指标进行测量和计算。用操作者特征曲线分析变量的预测精度,计算截断值及敏感度和特异度。 结果 490例不孕症患者中卵巢低反应61例(12.45%),卵巢正常反应352例(71.84%),卵巢高反应77例(15.71%)。年龄、窦卵泡个数、基础促卵泡激素、抗苗勒管激素、基础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比值和卵巢反应预测指数在卵巢高反应组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74、0.964、0.674、0.842、0.716、0.915,敏感度分别为93.5%、92.2%、84.4%、79.2%、63.6%、83.1%,特异度分别为60.5%、97.7%、44.1%、77.0%、73.8%、89.5%;截断值分别为35.5岁、15个、7.75 U/L、4.325 mg/L、1.633、1.985;在卵巢低反应组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16、0.844、0.589、0.789、0.573、0.834,敏感度分别为57.4%、75.4%、44.3%、70.5%、62.3%、78.7%,特异度分别为69.0%、99.8%、55.7%、84.8%、59.2%、85.3%,截断值分别为35.5岁、4个、8.945 U/L、1.085 mg/L、2.252、0.207。 结论 对于不孕女性窦卵泡计数和卵巢反应预测指数在评估卵巢反应性方面优于其他变量,且在预测卵巢过度反应方面表现出更好的效果,在预测卵巢低反应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探索更有预测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芒针透刺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芒针透刺治疗组(30例)和康复训练对照组(30例),分别采用单纯芒针透刺和康复训练治疗,两组均为每天治疗1次,6次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ld,共治疗2个疗程。60例患者治疗前后均进行吞咽X线电视透视检查(VFSS)及洼田饮水试验评定,并根据评分结果计算出临床有效率,进而比较两种方法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O.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组间VFSS及洼田饮水试验评分比较:治疗组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P〈O.05);提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芒针透刺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症状,疗效肯定,是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一个有效手段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干眼症是指任何原因引起的泪液质或量及动力学的异常,导致泪膜不稳定和(或)眼表面的异常,出现眼部不适症状的一类疾病.在干眼症的诊断中,现行的泪膜检测方法多样,但均有不足之处.目前很多人致力于泪膜检测新方法的研究,对泪膜的质和量的检测拓展了新的领域.本文在简述泪膜检测研究基本发展的基础上,主要对实时眼前段OCT在泪膜形态学和临床诊断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