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儿输液反应分析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静脉输液是儿科最常用治疗方法 ,然而因输液所致的不良反应随时可发生1~ 3,如 :发热反应、过敏性反应、急性心力衰竭、肺水肿、喉头水肿等。若不及时诊断 ,及时治疗 ,严重者危及生命 ,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并做好防治工作。现将我科近年来救治的 2 0例输液反应总结如下 :1 资料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儿童急性白血病伴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PFI)的临床特点、真菌分布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2年12月安徽省儿童医院82例急性白血病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是否合并IPFI分为IPFI组(18例)和非IPFI组(64例)。比较两组患儿的一般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一般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儿童急性白血病伴IPFI的危险因素;分析IPFI组患儿的临床特征、真菌菌种分布。结果 18例IPFI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体温>38.5℃占比72.22%,咳嗽咳痰/白色黏痰占比83.33%;18例IPFI患儿中5例表现为结节实变影,7例表现为多发斑片状阴影,8例表现为散在斑片状阴影合并小结节,2例表现多发云雾状毛玻璃样高密度影、间质病变为主。16例获得真菌微生物学证据,血培养2例,肺泡灌洗液涂片1例,血或者肺泡灌洗液NGS检测13例,其中以毛霉菌(31.25%)、曲霉菌(25.00%)、近平滑假丝酵母菌(18.75%)为主;多因素一般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化疗方案含激素■、中性粒细胞缺乏时间≥10 d[■]、抗菌药物使用种类≥2种■均是儿童急性白血...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通过分析2例Wiskott-Aldrich综合征(Wiskott-Aldrich syndrome,WAS)患者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测和治疗经过,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法检测WAS蛋白(Wiskott-Aldrich syndrome protein,WASP)基因,并进行测序分析.结果 两例患儿均为轻型的WAS表型,临床表型评分为3分,经基因测序分析:例1 WASP基因外显子2(Exon 2)存在错义突变291G>A,p.Arg86His,例2WASP基因外显子4(Exon 4)存在缺失突变c.410-419de110,均为病理性突变.结论 对于出生后反复罹患血小板减少,同时伴有湿疹和感染,激素、丙种球蛋白治疗不佳的男性患儿,均需要排除WAS可能,基因诊断有助于该病的早期识别和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5.
X连锁淋巴细胞异常增生症(X-linked lymphoproliferative syndrome,XLP)是罕见的X连锁遗传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根据XLP患者基因及蛋白质改变类型分为1型(XLP-1)及2型(XLP-2)[1].XLP-1型患儿易受EB病毒感染,感染后机体不能产生正常的免疫应答,常出现失控的淋巴组织和细胞增生,导致严重而致命的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iocytosis,HLH)[2],病情进展快、死亡率非常高,是儿科的危急重症之一.2016年12月安徽省儿童医院收治的1例SH2D1A基因突变XLP-1患儿,病情进展迅速、伴随明显噬血倾向,现将该病例报道及文献复习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亮菌口服溶液减轻儿童白血病化疗毒副作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临床确诊为急性白血病,并行正规化疗的120例患儿,随机抽取60例患儿为治疗组,化疗期间给予亮菌口服溶液,口服,每次2/3支,每日3次,另外60例患儿为对照组,给予单纯正规化疗。观察患儿化疗后的毒副反应,毒副反应按照“WHO 化疗毒副作用分级标准”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组患儿白细胞减少,谷丙转氨酶升高,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血小板减少、血红蛋白减少、腹泻、便秘、周围神经炎的发生率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亮菌口服溶液可以减轻儿童白血病化疗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中国抗癌协会小儿肿瘤专业委员会CCCG-RMS-2016方案中期研究数据.方法 本研究为多中心前瞻性临床研究,对符合入组条件的新确诊RMS患儿,按照CCCG-RMS-2016 方案进行治疗、评估及随诊,采集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213例新诊断的RMS患儿纳入研究,男122例(57.3%),女91例(42...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大剂量甲氨蝶呤(MTX)连续24 h持续静脉输注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安全性.方法:5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进行196例次大剂量甲氨蝶呤连续24 h持续静脉输注,第42 h亚叶酸钙解救,检测44 h、68 h MTX浓度,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不良反应表现为口腔粘膜损害、皮肤损害、消化道症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诱导期合并败血症患儿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因素.方法 收集2018年6月 ~2021年6月入住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安徽医院(安徽省儿童医院)血液科的初诊ALL患儿共192例,对诱导期合并败血症的52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儿童血液病化疗并发感染血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效控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3月至2011年8月我科住院血液病化疗并发感染患儿血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结果:共分离出病原菌30株,其中G-菌17株占56.6%,G+菌11株占36.7%,真菌2株占6.7%;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对G-菌耐药率低;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对G+菌的耐药率低.结论:血波病患儿化疗并发感染血培养病原菌以G-杆菌为主,临床上在细菌培养结果出来之前建议使用以G-菌为主、兼顾C+菌的广谱抗菌活性强的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