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28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长期咀嚼槟榔与牙体磨损的关系。方法 :对长期咀嚼槟榔的 6 4例患者的咀嚼槟榔时间、频率及其牙体牙合面磨损、曲面体层片进行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后牙牙合面出现不同程度的磨损 ,且咀嚼槟榔时间越长 ,牙合面磨损越严重 (P <0 .0 1) ;咀嚼频率越高 ,牙合面磨损加重 (P <0 .0 1) ,磨损严重者可伴根尖周炎症及牙槽骨不同程度吸收。结论 :长期咀嚼槟榔可导致牙体牙合面不同程度磨损。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蛋白激酶A(PKA)对微管相关蛋白tau的磷酸化作用。方法:采用免疫印迹技术,利用位点特异性、磷酸化依赖的tau蛋白抗体,检测PKA对tau蛋白磷酸化作用的位点特异性及磷酸化作用动力学。用双倒数作图,计算PKA催化tau磷酸化以及各个位点磷酸化的Km值,并结合培养细胞的实验,研究PKA对tau蛋白磷酸化作用的位点特异性。结果:PKA催化tau蛋白在Ser214,Ser262,Ser409三个位点磷酸化,而且各位点磷酸化作用的Km值不同,PKA对Ser214的Km值最低,即对Ser214位点的亲和性最高,催化其磷酸化的能力最强。在细胞实验中,也显示了PKA引起Ser214位点的磷酸化最明显。结论:PKA催化tau蛋白在Ser214,Ser262,Ser409三个位点磷酸化,其中Ser214是PKA催化tau磷酸化反应的最好位点。  相似文献   
3.
尹晓敏  高义军  彭解英  方厂云   《中国医学工程》2006,14(3):234-236,240
目的 探讨环氧合酶-2(COX-2)在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SF)癌变组织中的表达,观察槟榔碱对人口腔角质形成细胞(KC)COX-2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5例OSF癌变组织,30例OSF组织,10例正常口腔黏膜中COX-2蛋白表达,Western-blot法检测不同浓度槟榔碱(30、60、90ug/mL)对KCCOX-2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COX-2在正常黏膜组织中无明显表达,在OSF组织及OSF癌变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是36.7%(11/30)、80.0%(12/15),且癌变组织中表达强度明显高于OSF组织(P〈0.05);槟榔碱呈剂量依赖性增加KCCOX-2蛋白表达,不同浓度槟榔碱组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 COX-2在OSF癌变组织中表达异常增高,槟榔碱能增加KCCOX-2表达,COX-2过度表达可能在OSF癌变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研究通过扩增剪接因子SR蛋白家族的SRp55基因,构建GST融合蛋白原核表达质粒pGEX-2T/SRp55,并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并进行纯化。方法:用PCR法扩增SRp55基因,将扩增产物和载体pGEX-2T进行双酶切后回收,连接载体和目的片段,获得重组质粒。将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通过IPTG进行诱导表达,然后用谷胱甘肽-琼脂糖球珠,亲和纯化得到纯的GST-SRp55融合蛋白。结果:SRp55基因以正确的阅读框架插入pGEX-2T。IPTG诱导大肠杆菌BL21(DE3)表达,随诱导时间的增加蛋白表达量增高,4h以后接近最高表达量。通过亲和纯化得到分子量在60kD左右的蛋白,经蛋白印迹分析证实为GST-SRp55融合蛋白。结论:成功地构建了GST融合蛋白原核表达质粒pGEX-2T/SRp55,并获得GST-SRp55融合蛋白,为进一步研究tau蛋白可变剪接机制提供了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尹晓敏  高义军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6,16(10):1483-1484,1489
目的探讨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在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SF)发病机理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原位杂交法对34例OSF、10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角质形成细胞(KC)中CTGF mRNA进行检测.结果24例(70.6%)OSF组织KC中有CTGF mRNA表达,早期OSF组织KC中CTGF mRNA阳性表达明显高于中晚期OSF(P<0.05),10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KC中CTGF mRNA表达呈阴性.结论OSF组织KC可合成分泌CTGF,在OSF发病机理中CTGF可能起重要作用,CTGF可能作为一中间介质参与了OSF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6.
Beyond冷光美白技术漂白着色牙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Beyond冷光美白技术对着色牙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对49例四环素牙、氟斑牙、增龄性黄牙进行冷光美白治疗,用VITA比色板评价牙齿颜色变化程度,并观察牙齿过敏情况.结果 增龄性黄牙、氟斑牙疗效优于四环素牙(P<0.05),有效率分别为100%、100%、81%,轻度四环素牙的疗效好于中、重度四环素牙(P<0.05),5例患者(10.2%)出现轻度牙齿酸痛感.结论 Beyond冷光美白对增龄性黄牙、氟斑牙及轻度四环素牙具有较好的漂白效果,且安全、快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不同浓度槟榔碱干预后的血管内皮细胞上清液(AECS)对正常人、OSF患者成纤维细胞(NM-FB、OSF-FB)增殖和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 0、30、60、90和12μg/mL槟榔碱干预血管内皮细胞(EC)24 h,收集去除槟榔碱后EC在无血清培养液中的上清液AECS并干预FB.结果 AECS30、AECS60、AECS90较AECS0更能促进FB的增殖和胶原合成(P<0.05),但AECS120与AECS0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 低浓度槟榔碱干预后的EC分泌功能改变促进FB的增殖和胶原合成能力增强,EC可能参与了OSF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中西医结合治疗口腔黏膜下纤维化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并比较丹参与泼尼松龙两者合用及单独使用泼尼松龙治疗口腔黏膜下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口腔黏膜下纤维化初诊患者中、晚期各60例,各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丹参联合泼尼松龙(第1组)及单独使用泼尼松龙(第2组)治疗3个月,比较用药前、后患者病损面积、张口度和疼痛指数的变化,比较两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3个月后,第1组口腔黏膜下纤维化中期和晚期患者的灰白色病损面积分别由(10.37±3.40) cm2和(19.60±3.27) cm2减少为(5.90±4.10) cm2和(16.33±4.02) cm2,中晚各期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张口度分别由(3.41±0.77) cm和(1.98±0.39) cm增加为(3.87±0.67) cm和(2.26±0.46) cm,中晚各期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组治疗后中期患者的灰白色病损面积由(10.87±3.18)cm2减少为(6.70±3.75) cm2,张口度由(3.57±0.75) cm增加为(3.97±0.69) cm,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晚期治疗前后比较,其灰白色病损面积和张口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治疗中期口腔黏膜下纤维化有效率分别为86.66%和73.3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2种方法治疗口腔黏膜下纤维化晚期的有效率分别为70%和16.67%,2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丹参与泼尼松龙联合用药治疗口腔黏膜下纤维化,还可减少泼尼松龙引起的不良反应。结论:丹参联合泼尼松龙治疗口腔黏膜下纤维化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大蒜素(garlicin)与甲醛甲酚(formocresol,FC)对慢性根尖周炎根管渗出液中IL-6的浓度变化的影响,并探讨其意义。方法:用标准纸尖法收集51例慢性根尖周炎病人封药前后根管渗出液,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渗出液中IL-6的浓度。结果:大蒜素、FC能有效降低根管渗出液中IL-6浓度(P<0.05),两药间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大蒜素抗菌谱广,成本低,临床使用方便,可替代FC。  相似文献   
10.
槟榔碱对口腔角质形成细胞端粒酶逆转录酶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槟榔碱对人口腔角质形成细胞(KC)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探讨hTERT在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SF)癌变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正常口腔黏膜的上皮细胞,将实验细胞分为0.03、0.06、0.09g/L槟榔碱组、空白对照组。采用Western印迹法和RT-PCR方法观察槟榔碱对KC hTERT 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槟榔碱能呈剂量依赖性增加KC hTERT mRNA及蛋白表达,0.03、0.06、0.09g/L槟榔碱组hTERT mRNA及蛋白表达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槟榔碱对KChTERT mRNA与蛋白表达有明显诱导作用,且在一定范围内呈剂量依赖关系,槟榔碱诱导KChTERT过度表达可能在OSF癌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