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对我院产前诊断80例形态结构异常患儿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三维超声在产前诊断胎儿形态结构异常中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二维和三维超声联合诊断胎儿唇腭裂畸形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二维及三维超声对孕18周以上的胎儿进行产科常规检查,重点观察胎儿的颜面部.结果:2 085名孕妇,共检查出胎儿唇腭裂畸形11例,漏诊1例,检出率为91.7%.结论:三维超声与二维超声在观察胎儿唇腭裂上各有其临床价值和优势,需综合分析,以做出正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应用Yagel式方法对胎儿心脏进行快速检查的意义。方法对500例孕妇应用Yagel式五个心脏横断面检查方法对胎儿心脏进行快速筛查,并在出生后进行随访检查。结果 500例正常胎儿心脏中,切面获取率达到95.2%~100%,检查时间为(3.1±0.7)min,实现了对胎儿心脏的快速检查。结论在基层医院应用Yagel式胎儿心脏超声检查,既可以提高检查敏感性,又简化了检查过程,减少了严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出生率,可作为基层医院开展胎儿心脏超声检查的规范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超声引导下经峡部和经侧颈部路径微波消融甲状腺内后象限良性结节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甲状腺内后象限良性结节142枚,其中,经峡部组83枚,经侧颈部组59枚,比较两组消融手术的麻醉剂用量、隔离带液体用量、治疗时间、术中疼痛评分、术后并发症、术后症状评分、美容评分、治疗成功率及结节体积缩小率等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麻醉剂用量,隔离带液体用量,治疗时间,术中疼痛评分,术后并发症,术后1、3、6、12个月症状评分,美容评分,术后1、3个月结节体积缩小率及治疗成功率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经侧颈部组术后6、12个月结节体积缩小率均明显大于经峡部组(P<0.05)。 结论: 对于甲状腺内后象限良性结节可以考虑经侧颈部进针路径进行微波消融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的超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探讨影响DT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因素。方法选取2019-01~2019-12于该院接受手术治疗且经术后病理确诊为DTC的133例患者资料,根据术后病理结果是否存在颈部淋巴结转移分为转移组(78例)和无转移组(55例)。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资料及超声检查资料并进行比较,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DT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因素。结果与无转移组相比,转移组的男性人数比例较大,年龄较小,有结节内钙化的人数比例及结节直径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转移组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阳性率和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自身抗体(TPOAb)阳性率高于无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发生结节内钙化、TGAb阳性和较大的结节直径是促进DTC颈部淋巴结转移发生的危险因素(P 0.05),而较高的年龄和女性是DTC颈部淋巴结转移发生的保护因素(P 0.05)。结论男性、年龄小、结节直径大、结节内钙化、TGAb阳性是DTC患者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术前完善超声及血清学检查对指导DTC手术及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颈侧方入路行颈神经根阻滞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02~2019-06该院收治的10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3例)。对照组采用根据体表解剖定位经颈前方入路行颈神经根阻滞治疗,观察组应用超声引导下经颈侧方入路行颈神经根阻滞治疗,比较两组穿刺时间及穿刺成功率,以及两组治疗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健康状况评分、治疗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穿刺所用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前,两组VAS评分、NDI评分、生理健康(PH)评分和精神健康(MH)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在治疗后第1、3、6个月,两组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 0. 05),且观察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第1、3、6个月,两组的NDI评分低于治疗前,PH评分和MH评分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且在治疗后第3、6个月,观察组NDI评分低于对照组,PH评分和MH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 5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9. 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超声引导下经颈侧方入路行颈神经根阻滞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效果理想,穿刺成功率高,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甲状腺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及甲状腺回声、血流情况在评估甲状腺弥漫性疾病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临床确诊的甲状腺弥漫性病变患者40例,其中甲状腺功能亢进18例、甲状腺功能减退10例、桥本甲状腺炎12例。再从我院选取甲状腺正常的40例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常规超声检查排除所有受检者中甲状腺结节患者。测量甲状腺弥漫性病变组织的杨氏模量值。结果对照组杨氏模量值与各疾病组杨氏模量值的最大值(Max)、平均值(Mean)、弥散度(S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剪切波弹性成像测量杨氏模量的绝对数值来反映甲状腺组织的软硬度,这为诊断甲状腺炎性病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不同热剂量等级的微波消融治疗对诱发结肠癌小鼠T细胞的影响。方法: 建立荷瘤小鼠的结肠癌MC38模型,分为对照组和微波消融组,根据热剂量等级将微波消融组分为低(5 W、60 s),中(10 W、60 s),高(15 W、60 s)剂量组。于荷瘤9 d时,给予微波消融治疗,观察小鼠的肿瘤生长情况。给予微波消融处理后14 d,取小鼠脾脏研磨制成单细胞悬液,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中的CD3+T、CD4+ T、CD8+ T细胞。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各微波消融组小鼠的肿瘤体积明显缩小(P<0.05),高、中、低剂量组的CD3+T、CD4+T细胞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高剂量组明显高于中、低剂量组(P<0.05)。高剂量组的CD4+/CD8+T细胞比值明显高于中、低剂量组(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增高显著(P<0.01)。四组间的CD8+T细胞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微波消融能增强小鼠的免疫功能,高剂量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