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深化家庭医生首诊职能的实施。方法设立激励机制,赋予家庭医生使用三级医疗机构资源的权限,对通过家庭医生首诊的患者给予优先处理措施,向家庭医生反馈患者就诊信息。结果接受家庭医生首诊的55名患者对服务的评价较为积极。结论三级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能够通过家庭医生首诊的实施获益。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针刺减肥前后全身各部位脂肪含量、骨矿物质含量及瘦体重的变化。方法辨证针刺治疗37例单纯性肥胖患者,治疗前后检测相关肥胖指标、脂肪含量、骨矿物质含量及瘦体重,并对其差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针刺显著改善客观肥胖指标(体重指教、腰围、臀围、臂围),显著降低脂肪含量(全身、上肢、躯干),降低肌肉含量(全身、上肢、下肢),对骨矿物质含量无明显影响。结论针刺减肥无降低骨密度的不良反应,尤其适合腹型肥胖患者(对躯干部位降脂不减瘦)。  相似文献   
3.
上海市社区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干预治疗中的效果,及其对阻止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及发展的作用。方法采取糖尿病健康教育综合干预措施,并在干预前后对120例社区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比较糖尿病的知识知晓情况、自我管理能力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的改善情况。结果健康教育后,调查对象的糖尿病基础知识、饮食知识和治疗知识知晓率分别提高至96.67%、89.17%和80.00%,较健康教育前有显著提高(P〈0.05);合理控制饮食和坚持每天运动的比例分别为87.50%和80.83%,较健康教育前显著提高(P〈0.01);心理维度、满意维度及DMQLS总分的得分分别为37.46、35.77和210.87,较健康教育前有显著降低(P〈0.05)。结论健康教育综合干预措施在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知识、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居民健康意识及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4.
针灸为主治疗呃逆274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1994年至今,在日常门诊及病房会诊中治疗呃逆274例,现总结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患者274例,其中男性181例,女性93例;年龄最大85岁,最小27岁;病程最长半年余,最短4h。其中各种腹部手术患者86例。证属实证者165例,证属虚证者109例。随机分成3组,常规针刺组70例,穴位注射组81例,单穴针刺组123例。治疗方法1.常规针刺组 取足三里、内关、膻中等穴,根据辨证行相应的迎随提插补泻手法。2.穴位注射组 取足三里,利他林穴位注射。3.单穴针刺组 针刺呃逆穴(在胸椎7~8棘突旁开1寸,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电针腰椎夹脊穴治疗根性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分组方式将91例根性坐骨神经痛患者分为治疗1组(电针治疗组)、治疗2组(电针加扶他林治疗组)和对照组(扶他林治疗组)。观察治疗前后三组患者在JOA评分、视觉模拟评分和中医症候量表评分方面的变化,并评价其疗效。结果:三组患者在治疗后均有显著改善(P0.01)。而组间比较发现,治疗1组和治疗2组在中医症候量表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方面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而在JOA评分方面,三组无显著差异(P0.05)。在中医症候改善方面,寒湿型、瘀滞型的疗效显著优于肾虚型(P0.05)。结论:电针治疗根性坐骨神经痛确切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针刺足三里穴得气与不得气对胃窦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2例健康受试者,按照1∶1随机分配到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在超声引导下针刺受试者右侧足三里穴,观察组针刺深度到达小腿骨间膜处,施以提插捻转手法使之得气,对照组针刺深度到达浅筋膜处,不运针,不要求得气,应用受试者针感临床评价量表、胃脘部热红外成像与胃窦运动超声数据进行评估,比较两组针刺前后胃窦收缩频率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完成35例,脱落1例;对照组完成34例,脱落2例。两组间比较,受试者针感临床评价量表评分、胃窦收缩频率、胃窦运动幅度与胃窦运动指数在针刺得气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针刺前后胃窦收缩频率、胃窦运动幅度与胃窦运动指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以胃窦收缩频率增加、运动幅度增大及运动指数增加为主要表现;对照组针刺前后胃窦收缩频率、胃窦运动幅度与胃窦运动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与对照组针刺前后胃脘部皮肤温度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针刺足三里穴得气可一定程度改变胃窦运动功能,超声成像技术能有效引导针刺操作并实时观察记录胃窦运动变化,安全高效,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温针灸配合盐酸氨基葡萄糖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温针组、药物组和针药组,每组30例。温针组采用温针灸治疗,药物组采用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治疗,针药组采用温针灸配合盐酸氨基葡萄糖治疗。比较3组治疗前后WOMAC膝部疼痛和膝部功能评分、患者满意度(PSS)、SF-36评分。结果 3组患者治疗6星期后膝部疼痛及膝部功能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药组患者治疗2星期、6星期后膝部疼痛及膝部功能评分与温针组和药物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6星期后PSS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药组患者治疗2星期、6星期后PSS评分与温针组和药物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温针组治疗后躯体功能、躯体自觉功能、疼痛指数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组治疗后躯体功能、躯体自觉功能、疼痛指数、精力、情绪角色功能、精神健康指数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药组治疗后躯体功能、躯体自觉功能、疼痛指数、总体健康感觉、社会功能、情绪角色功能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温针灸配合盐酸氨基葡萄糖是一种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易筋经功法结合关节腔灌注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早中期膝骨关节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2组各45例。对照组予单纯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易筋经功法治疗。易筋经功法练习每天1次,连续5天,练习5周;关节腔注射每周1次,连续5周。观察2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生活质量、表面肌电信号指标等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疼痛VAS评分均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REF)评分上,2组生活质量主观感觉、健康状况主观感觉、生理领域、心理领域这4个维度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2个维度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以上6个维度评分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表面肌电信号(SEMG)上,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易筋经功法结合关节腔灌注的治疗方法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增加关节功能活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强膝关节周围肌肉的协调性,比单纯注射玻璃酸钠临床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9.
10.
我院与长三角地区医院合作的实践与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合作背景 长三角经济圈内各区域经济体的快速发展需要有一个更为开放、稳定、规范的环境和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各地政府共同的战略选择。在此背景下.“医疗一体化”发展战略也被提上议事日程.并成为医疗制度创新的重要方向而受到广泛关注.由此带动了各省市之间在医疗领域的协作。上海医疗资源为长三角地区的患者提供了大量的服务.也体现了公众对上海市医疗资源水平的信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