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针刺心经合穴对左手寸部脉图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测针刺心经合穴对左手寸部脉图参数的影响,根据三部九候脉诊法探讨左手寸部脉图与其所候脏腑是否有相关性.方法 选择身体健康的在校大学生52例,随机配对分为两组,一组为心经合穴组,另一组为阑尾穴对照组.采用脉图仪对两组大学生的左手寸脉进行检测,分析针刺心经合穴前后左手寸脉脉图参数的变化.结果 针刺少海穴后左手寸脉脉图主波波幅明显增高(P<0.01);降中峡波幅明显增高(P<0.05);降中波波幅明显增高(P<0.05);脉搏波周期明显延长(P<0.05),以左心室舒张期延长明显(P<0.05);而针刺阑尾穴后左手寸脉脉图波幅参数无显著变化(P>0.05);但脉搏周期延长(P<0.05),且以左心室舒张期延长明显(P<0.05).结论 针刺少海穴对左手寸脉有明显影响,即支持三部九候脉诊法中左手寸候心的理论.因此左手寸部脉象能反映心脏的生理及病理信息,在以后的中医临床诊断当中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宓云峰  戴雪松 《浙江医学》2016,38(11):857-861
目的评价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探讨其手术适应证、手术技术及假体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4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选用的单髁假体不同分为Oxford假体组(17例,18膝)和Zuk假体组(26例,27膝),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SS)、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对手术疗效的主观满意度。结果患者术后随访18~46个月。手术前后两组患者KSS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组内比较,两组患者术后KSS评分均高于术前(均P<0.05)。两组患者在随访期间均无假体松动、下沉等并发症发生,且对手术疗效的主观满意度均较高。结论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近期临床疗效满意。Oxford和Zuk假体近期临床结果相当,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患者易接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关节镜治疗髋关节周围钙化性肌腱炎的可行性以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5月至2018年7月采用关节镜手术治疗髋关节周围钙化性肌腱炎16例患者的病例资料,男10例,女6例,年龄35~63(44.50±6.67)岁,左髋9例,右髋7例,病程1~8(3.18±1.97) d。术前、术后1 d及末次随访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改良髋关节Harris评分(Harris hip scores,HHS),髋关节非骨性关节炎评分(nonarthritic hip score,NAHS)以及影像学进行髋关节功能评估。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关节镜下髋关节周围钙化灶清除术,手术时间0.5~1.2(0.75±0.21) h。患者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血肿以及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6~12(9.6±2.3)个月。术前患者VAS评分(7.88±0.72)分,改良HHS评分(29.25±3.23)分,NAHS评分(27.42±3.08)分,术后第1天患者髋关节疼痛以及活动度均明显改善,VAS评分(2.19±0.66)分,改良HHS评分(82.56±5.64)分,NAHS评分(82.11±2.94)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所有患者影像学检查显示钙化灶完全消失,未见髋关节钙化灶复发,仅1例患者诉髋关节稍有酸胀感,VAS评分(0.38±0.50)分,改良HHS评分(94.31±2.82)分,NAHS评分(94.84±2.85)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关节镜治疗髋关节周围钙化性肌腱炎创伤小,可快速缓解疼痛改善髋关节功能,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基于手机应用程序(application,APP)的膳食干预对成年超重或肥胖人群减重及食物成瘾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8月至2018年1月宁波市第一医院肥胖多学科联合门诊的18岁以上超重或肥胖者101例作为研究对象。受试者接受健康宣教和个体化饮食指导,并通过智能手机体重管理APP上交饮食日志,营养师对饮食不达标的受试者进行指导和纠正12周。在干预前和干预后(12周)分别进行询问调查、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及耶鲁食物成瘾量表问卷调查,比较干预前后受试者的体重、食物成瘾症状计数得分及食物成瘾者比例的变化情况。分别采用配对资料的t检验、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对体成分测量值、血生化指标以及症状计数得分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共纳入101例超重或肥胖受试者,男性31例,女性70例,年龄为(30.4±7.3)岁,体质指数(BMI)为(32.76±4.46)kg/m2,体重为(89.95±17.12)kg,食物成瘾者占比为26.73%。通过手机APP膳食干预12周后,患有食物成瘾的人数从27例减至14例,比例下降了12.9%,症状计数≥3的比例从41.6%下降到19.8%(χ2=5.17、11.26,均P<0.01),症状计数由2.25±1.61下降到1.50±1.31(t=3.64,P<0.001);同时,体重、BMI和腰围较干预前分别下降了(6.54±1.03)kg、(2.35±0.36)kg/m2、(6.50±0.86)cm(t=6.36、5.62、3.78,均P<0.001);代谢指标如空腹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改善,分别下降了(0.38±0.10)mmol/L、1.83±0.46、(0.22±0.75)mmol/L(t=3.67、3.59、2.97,均P<0.01)。结论基于智能手机APP的膳食干预能有效改善超重和肥胖人群的血糖、血脂水平,减少内脏脂肪堆积,减轻胰岛素抵抗程度,改善食物成瘾状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锚钉改良植入,单排缝合修复老年肩袖撕裂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20年2月96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老年肩袖撕裂患者,其中男29例,女67例,年龄65~85(68.8±3.9)岁。采用关节镜下锚钉改良植入,单排缝合修复撕裂肩袖。手术前后采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矾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UCLA)评分,美国肩肘外科协会(American Shoulder and Elbow Surgeons,ASES)评分评估肩关节功能,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疼痛情况。其中32例术后1年患肩接受MRI检查。结果:所有病例完成关节镜下手术,随访时间11~42(21.4±7.5)个月,UCLA评分由术前的12.22±3.30提高至末次随访时的31.30±2.49(t=45.21,P<0.01);ASES评分由术前的8.60±1.88提高至末次随访时的12.60±0.84(t=19.05,P<0.01);VAS中位数由术前的5.00(2.00~8.00)分改善至末次随访的1.00(0.00~3.00)分(Z=-12.22,P<0.05)。术后1年32例接受MRI检查的患者中,1例显示修复肩袖再撕裂,但不影响正常生活,未再手术。未发现植入锚钉拔出病例。结论:关节镜下锚钉改良植入,单排缝合修复老年肩袖撕裂可取得较满意的疗效,能有效降低锚钉拔出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关节镜下缝线固定结合Endo-Button治疗后交叉韧带(PCL)止点撕脱性骨折,探讨此技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该科2015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16例PCL止点撕脱性骨折患者,均采用关节镜下缝线固定结合Endo-Button予以复位固定。其中,男10例,女6例,年龄23~56岁,平均38岁,所有患者术前术后均采用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膝关节主观评分、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和影像学进行评估。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6~36个月随访,平均19.2个月,术后均无切口感染和深静脉血栓等手术相关并发症,IKDC膝关节主观评分从(48.6±3.4)分增加到(93.8±3.2)分,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从(36.6±2.2)分增加到(93.6±2.3)分,IKDC膝关节主观评分和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术前术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关节镜下缝线固定结合Endo-Button治疗PCL止点撕脱性骨折,疗效确切,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和安全可靠等优点,有利于患者早期进行膝关节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7.
目的:提出一种肩峰撞击理论以及肩关节Rockwood位片的肩峰形态分型法,探讨该分型法在肩袖损伤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因肩峰撞击症或肩袖撕裂行肩关节镜手术的101例患者,其中男34例,女67例;年龄34~76(56.31±9.63)岁;病程2~12个月,平均6个月。术前常规拍摄肩关节"三位片",包括肩关节前后位、Rockwood位以及冈上肌Outlet位。基于肩峰撞击理论以及Rockwood位片将肩峰形态分为3型:Ⅰ型(平坦型)、Ⅱ型(隆起型)、Ⅲ型(撞击型)。两位观察者分别对101例患者的肩关节Rockwood位片按照新分型法、对冈上肌Outlet位片按照传统肩峰形态分型法进行分类统计;冈上肌腱损伤依据关节镜下所见分为无撕裂、部分撕裂、全层撕裂。分别对新分型法、传统分型法进行一致性检验(Kappa值),采用秩和检验比较新肩峰分型法3种肩峰形态的平均肩肱距(acromiohumeral distance,AHD),采用Spearman秩相关性检验以及Gamma法分析比较新肩峰分型法与冈上肌腱撕裂程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观察者间一致性检验新肩峰分型法优于传统肩峰分型法(0.827 vs 0.278),观察者内一致性检验新肩峰分型法均优于传统肩峰分型法(0.921 vs 0.448,0.890 vs 0.539)。新的肩峰形态分型法3种肩峰形态的AH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2.186,P>0.05)。所有101例患者撞击型肩峰占比最高为45.5%,隆起型肩峰次之36.6%,平坦型肩峰占17.8%。其中撞击型肩峰患者冈上肌腱撕裂发生率为95.7%,新的肩峰分型法与冈上肌腱撕裂程度存在Spearman秩相关(rs=0.719,P<0.001)。结论:肩关节Rockwood位片可以很好的显示肩峰前外侧骨赘,基于Rockwood位片新肩峰分型法可信度高,可重复性良好,其中撞击型肩峰与冈上肌腱撕裂存在密切关联。新分型法相比传统分型以及AHD对肩袖损伤更具诊疗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频率运动结合饮食指导对肥胖干预的效果。方法纳入140例18~60岁且体质指数(BMI)≥28kg/m2的肥胖患者,随机分为低频率运动组(3次/周,每次100 min)和高频率运动组(6次/周,每次50 min)。进行为期24周的运动与饮食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肥胖患者体重、血压等指标变化差异。结果干预后,两组肥胖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体重、BMI、腰围、体脂百分比、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及总胆固醇均下降,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P0.05);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体重、BMI、腰围、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及总胆固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频率运动组肥胖患者体脂百分比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饮食指导结合运动干预可有效改善肥胖患者体重、血压和血脂等指标,在保证每周总有氧运动时间相同的基础上,低频率运动减脂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