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2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外科手术治疗甲状腺的方法以及疗效.方法 对2009年5月到2011年1月来我院进行手术的60例甲状腺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60例患者出现1例(1.7%)手术后患者甲状腺功能出现下降,1例(1.7%)患者术后大出血,2例(3.3%)患者喉返神经损伤.共计4例并发症患者,6.7%发生并发症率.60例患者有2例患者为甲状腺癌,4例甲状腺腺瘤患者,结节性甲状腺肿2例患者.共8例13.3%复发率手术后甲状腺复发.结论 按照治疗甲状腺的正确方法进行手术能明显降低甲状腺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疾病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2.
宋彦伟 《现代保健》2012,(17):117-118
目的:分析并评价外伤性腹膜后血肿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0月-2012年3月期间收治的65例腹膜后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研究中11例(16.92%)患者采用非手术治疗均获得治愈,其余54例(83.08%)采用手术治疗,7例出现并发症,其中3例为肠问脓肿,胰瘘与肠瘘各1例,2例为应激性溃疡出血,通过引流、止血、制酸、抗感染以及营养支持等治疗后,治愈出院,1例患者腹膜后静脉丛广泛出血,经医治无效,最终休克死亡。结论:在发生腹膜外伤时,需加强对存在腹膜后血肿的重视,重视辅助检查结果,及时在早期做出明确诊断,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开腹检查,根据不同类型的血肿以及合并症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3.
宋彦伟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3):557-558
目的探讨分析了肝内胆管结石的外科诊断方法与治疗效果。方法对2010年至2011年来我院接受诊断和治疗的肝内胆管结石52例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分析。结果手术中采用B超诊断结果与手术中的符合率为76.91%,采用CT诊断结果符合为86.54%,采用B超和CT联合诊断的符合率为96.15%。左右肝管结石进行肝叶切除术治愈率为92.31%,两侧肝胆管结石患者进行单侧肝叶切除加肝胆管取石以及手术后采用胆道镜进行取石术治愈率67.31%。结论 B超和CT技术联合在肝内胆管结石诊断中明显优于单独用B超或者CT的诊断结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最佳手段是采用肝段或者肝叶切除术;同时实施肝叶和肝段切除术和手术后胆道镜取石结合疗法能明显提高手术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实施腹腔镜穿孔修补术联合术后药物治疗的体会。方法对32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实施穿孔修补术联合术后规范药物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2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病例。术中及术后经病理学检查结果均排除恶性溃疡穿孔。术中出血量为(59.20±13.18)mL,手术时间为(82.75±30.40)min,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为(31.26±5.22)h,住院时间为(7.30±2.10)d。术后出现2例戳孔感染,1例皮下气肿,均经对症干预后痊愈。未发生出血等其他并发症。术后随访6个月,其间均未发生肠粘连性肠梗阻。末次随访,复查胃镜,溃疡全部愈合。结论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恢复时间短。术后规范药物治疗并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对巩固手术效果、促进溃疡愈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结肠癌同时性肝转移行同期手术与分期手术切除转移灶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结肠癌同时性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6例行结肠癌根治术同时切除肝转移病灶(同期手术组);20例先行结肠癌根治性切除、二期行肝转移病灶切除(分期手术组)。比较两组患者的1,3,5年生存率。结果:同期手术组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7.5%,37.5%,18.8%,分期手术组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5%,10.0%,0.0%。两组比较,1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期手术组3,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分期手术组(均P<0.05)。结论:结肠癌同时性肝转移行同期手术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胆囊息肉直径对判断息肉性质的价值。方法 2010年1月~2019年3月我科诊治的胆囊息肉患者420例,接受开放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胆囊癌发生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计算不同胆囊息肉直径预测息肉恶变的曲线下面积(AUC)、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经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诊断良性胆囊息肉388例,恶性胆囊息肉32例;良性胆囊息肉患者年龄为(46.6±8.7)岁,显著小于恶性胆囊息肉患者;良性胆囊息肉直径为6(2,27)mm,显著小于恶性胆囊息肉直径;良恶性息肉患者性别构成、胆囊息肉数目、胆囊结石、癌胚抗原、CA19-9和空腹血糖等均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经多因素分析,发现胆囊息肉直径是胆囊癌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OR=1.52,95%CI:1.36~1.69);绘制胆囊息肉直径ROC曲线,得出AUC为0.89(0.85~0.93),即当息肉直径为13 mm时,诊断胆囊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1.0%和71.8%。结论 胆囊息肉直径预测胆囊癌的价值较高,当息肉直径>13 mm时,因恶变风险增大,建议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FNH)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经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的FNH的临床病理、影像学检查、外科治疗及随访资料。结果:19例FNH,影像学检查诊断率较低,其中彩超确诊率42.1%(8/19),CT 57.9%(11/19),MRI75.0%(12/16),手术切除病灶效果好,随访1年未发现复发病例。结论:目前CT和MRI是FNH诊断的重要手段,对影像检查疑为FNH又暂不同意手术探查病人可考虑定位穿刺活组织检查,但对穿刺未能定性成功及不能排除恶性肿瘤者应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8.
小儿正处于迅速生长发育过程中,各器官系统功能尚未发育成熟,皮肤柔嫩,血管丰富,呼吸道管腔狭窄,粘膜柔嫩,血管丰富,软骨柔软,缺乏弹性组织,再加上免疫系统功能尚不成熟,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而咳嗽,并易窒息.祖国医学认为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防御能力较差,极易受各种外邪侵袭.小儿病情变化快,又不典型,如诊治护理不当易于短期内恶化,甚至卒死.如何有效护理及预防小儿咳嗽,我认为应该注意如下方面: 1 小儿咳嗽的护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Ⅲ期右半结肠癌患者行腹腔镜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CME)与D3根治术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102例Ⅲ期右半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CME手术50例,D3根治手术52例.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手术时间、出血量、输血量、淋巴结清除数及结肠系膜根部淋巴结转移率、术后排气排便时...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