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6篇
中国医学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本院自 1998年 1月至 2 0 0 1年 4月 ,共收治疗创伤性寰枢椎不稳 11例 ,全采用手术治疗 ,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一、临床资料本组 11例均为男性 ,年龄 19~ 6 2岁 ,平均 37 4岁。伤后至就诊时间 1d~ 3个月。受伤原因 :扭伤 2例 ,车祸伤 7例 ,坠落伤 2例。齿状突骨折 9例 ,其中 5例为新鲜骨折 ,X线片示 :3例齿状突向前移位 ,2例向后移位 ;4例为陈旧骨折 ,X线片示 :骨折端吸收 ,间隙增大 ,其中 1例齿状突向前移位 ,另 3例向后移位。横韧带断裂不稳2例 ,X线片示 :环椎侧块向一侧移位 ,侧块与齿状突间隙不对称 (张口位片 ) ,寰齿间隙明显增大 …  相似文献   
2.
开放性胫腓骨粉碎性骨折所受暴力重,常有骨缺损,容易发生骨不连,处理比较棘手.本院从1995年起用一期植骨外固定架固定治疗开放性胫腓骨粉碎性骨折20例,收到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3.
齿状突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报告齿状突骨折的内固定及融合方法。方法 对 8例齿状突骨折患者行内固定治疗 ,其中 5例新鲜骨折行前路空心螺钉内固定 ,3例齿状突陈旧性骨折行后路经关节突螺钉 (Magerl法 )加钛缆线Gallie法内固定并取髂骨植骨融合术。 结果 经过 2~ 16个月 ,平均 6 1个月的随访 ,5例齿状突新鲜骨折均愈合 ,临床症状完全消失 4例 ,明显改善 1例。颈部旋转活动良好 5例。 3例陈旧性骨折环枢椎融合良好 ,临床症状消失 2例 ,明显改善 1例 ,颈部旋转活动部分障碍 2例 ,障碍 1例。结论 前路空心螺钉内固定技术的主要优越性在于保留了环枢椎的生理活动功能 ,后路经关节突螺钉 (Magerl法 )与钛缆线Gallie法联合固定保证了上颈椎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股骨颈瞄准器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观荣  全仁夫  李伟 《中国骨伤》2005,18(5):313-314
股骨颈、股骨粗隆骨折行螺钉及钉板系统固定时,首先要打入股骨颈导针.而打导针主要是控制颈干角与前倾角.目前对导针的颈干角控制有了准确、简便的瞄准装置,而对前倾角的控制仍旧停留在经验判断的基础上,成为手术难点,2003年至2004年.我院自行设计了股骨颈前倾角瞄准器,经过临床应用,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改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OVCF)的疗效。方法 38例OVCF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常规PKP组(20例)及改良PKP组(18例),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常规组术后4例椎体出现骨水泥渗漏,改良组3例;两组各1例出现神经根症状。两组术前、术后3 d、术后2周、术后4周及术后24周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0.05),术中及术后12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两组间术后12周Cobb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两组术后椎体前、后缘高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改良PKP组治疗新鲜OVCF疗效满意,术后疼痛评分及Cobb角恢复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严重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手术治疗Neer3、4型肱骨近端骨折62例,术后随访24~60个月,平均36个月。结果:1例发生肱骨头坏死,依照Constant评分标准,优良率94%。结论:应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严重肱骨近端骨折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椎旁肌间隙入路结合伤椎单侧置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经肌间隙入路伤椎单侧置钉联合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自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经肌间隙入路伤椎单侧置钉联合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治疗无神经损伤表现胸腰椎单节段骨折21例,男14例,女7例;年龄21~65岁,平均36.4岁;受伤至手术时间为6h~5d,平均3d。依据Denis骨折分型:压缩型骨折12例,爆裂型骨折9例。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均为E级。骨折部位:T5骨折l例,马骨折2例,T10骨折2例,T11骨折3例,T12骨折8例,L1骨折5例。依据患者伤椎前缘高度比、矢状面Cobb角、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内固定失败情况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0.5个月,内固定无松动、断裂。术前、术后3d、末次随访时伤椎前缘高度比分别为54.3±2.8、92.9±1.5、93.8±1.7;矢状面Cobb角分别为(27.8±2.5)°、(5.3±0.8)°、(6.3±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伤椎前缘高度及Cobb角无明显丢失,末次随访时VAS评分也明显改善(P〈0.05)。结论:经肌间隙入路创伤小,失血量少,可完整保留脊柱后方复合体结构,加强脊柱的稳定性,同时伤椎单侧置钉方法安全可靠,并且可提高骨折椎体复位效果和质量,改善固定强度及弥散应力分布。  相似文献   
8.
经皮微创钢板同定技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治疗胫骨近端骨折,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愈合快的特点。笔者自2003年9月至2005年5月,采用MIPPO技术治疗16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自1988年至1994年便用目制三点加压式外固定架矫正治疗56例不同类型的四肢长骨干骨折,经临床观察,均复位满意,疗效优良,报告如下。外国采结构及使用方法1.结构:三点加压式外固定架用轻金属制成,有三个1/4环状力臂,每个力臂一端用滑稽和一连杆相连,可以上下滑动,中间力臂和两端的力臂相向。力臂另一端用螺杆和加压板相连,通过螺杆可以调节加压板对肢体的压力。加压板表面有一扁平小气囊与肢体接触以防止加压板直接压向肢体而产生压垫伤。具体装置如图所示。图三点加压式外固定架示意图2使用方法:依据小夹板压势的原理,按不同的…  相似文献   
10.
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僵硬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肢骨折,膝部韧带损伤及滑膜病变,经长期制动后,易并发膝关节僵硬,自1994年以来,我院经麻醉下手术、手法松解粘连、局部使用抗粘连剂,术后硬膜外镇痛下下肢CPM功能锻炼,中药熏洗治疗膝关节僵硬76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男性40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