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21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Ebstein畸形围术期监测与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Ebstein畸形是临床少见的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其基本病理改变为部分或整个有效的三尖瓣瓣环向下移位,可伴有三尖瓣瓣膜装置的畸形和右心室结构的异常,手术的危险性和死亡率很高。通过13例无围手术期死亡,随访12例,随时间6个月-4年,心功能Ⅰ级10例,Ⅱ级2例,B超示4例三尖瓣置换者,瓣膜功能正常,男8例三尖瓣成形患者,中度返流2例,无重度返流。通过13例Ebstein畸形围手术期监测与护理体会是术前改善心功能;术后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与严重心律失常,注意强心利尿,维护右心功能等。  相似文献   
2.
过敏性疾病为临床难治性疾病,王琦教授临证时采用"辨体-辨病-辨证"相结合的诊疗模式治疗过敏性疾病,收效显著。笔者在跟师学习中总结出王琦老师调体治疗过敏性疾病的以下特点:用药以扶正法为主,祛邪为辅;用药的同时适当接触过敏原;根据过敏性疾病的发病规律,选择特定的用药时间;缓解期调体用药与疾病发作期用药相比更为轻灵精简。  相似文献   
3.
急诊PCI是急性心肌梗死的首选治疗方法。它可以快速和充分地恢复心肌组织的血流。但冠状动脉一旦闭塞,短时间内心肌坏死很快发生.随着心肌梗死区的纤维化和瘢痕形成,梗死区室壁延展变薄,非梗死区胶原纤维增生,发生左室重构,成为后期心功能不全和心源性死亡的主要原因,因而,细胞移植代替梗死心肌的研究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故本研究中我们试图应用骨髓单个核细胞通过冠脉法进行移植治疗急性前壁心肌梗死,观察其对左室重构的影响,以评价干细胞移植修复梗死心肌和改善心脏功能的可行性及有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是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一个难点,以往常规介入治疗常难得到满意的即刻效果,且再狭窄率高。药物涂层支架结合Crushing技术为治疗分叉病变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现报道我院21例运用Crushing治疗分叉病变的情况,以探讨药物涂层支架结合Crushing技术在冠脉三叉形病变中应用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观察力是分析解决问题的基础,病人的病情和细微的心理变化也许恰好是某些严重疾病的征兆,只有具有敏锐的观察力才能及时发现问题,为病情分析诊断提供依据。护生通过课堂理论学习后必须经过临床实践,运用和巩固所学知识,从而培养其实际工作能力。临床带教中如何培养护生  相似文献   
6.
黑尿热(Alkaptonuria)是恶性疟疾最严重的并发症,临床见发热,急性溶血性贫血,血红蛋白尿、黄疸、肾功能损害等表现。现将收治两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例1:患者男,17岁,因高烧、昏迷7天,急诊收住。既往有疟疾病史,曾口服氯喹(chloroquine)治疗,有皮肤搔痒,无外伤史。患者于入院前11天因寒战、高热、剧烈头痛、呕吐、腰痛,口服氯喹及APC治疗4天。继之失语,昏迷,急送入当地医院。住院7天,给予奎宁0.4g/d、钙剂等,治疗无效,患者一直处于昏迷状态,体温39℃不退,为进一步治疗转入本院。体查:T:39.5℃、BP:110/70mmHg  相似文献   
7.
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是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一个难点,以往常规介入治疗常难得到满意的即刻效果,且再狭窄率高。药物涂层支架结合挤压支架技术(crushing技术)为治疗分叉病变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为探讨国产药物涂层支架结合Crushing技术在冠脉三叉形病变中应用的疗效,我院运用crush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经冠状动脉(冠脉)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mononuclear bone marrow cell,MBMC)移植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心室重构、心肌组织血流灌注及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40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患者的意愿分干细胞移植组(20例,接受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标准药物 经冠脉注入骨髓单个核细胞治疗)和常规治疗对照组(20例,接受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标准药物治疗)。两组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进行6分钟步行实验、多谱勒心脏超声心动图、平衡法核素心血池显像(ENRA),并记录发病6个月内主要临床事件。结果:同常规治疗组相比,心室重构、心肌组织血流灌注及左心室收缩功能术后3个月各项指标两组无明显差异,术后6个月干细胞移植组较常规治疗组改善明显,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提示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经冠脉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是安全的,能改善患者心肌组织灌注、左心室收缩功能及优化心室重构。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内注射血小板Ⅱb/Ⅲa受体拮抗剂对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无复流TIMI血流的影响。方法选择AMI后PCI患者420例,研究组为术中出现无复流或慢复流患者32例,对照组为术中未出现无复流患者388例。术中出现无复流或慢复流时,先给予硝酸甘油冠状动脉内注射,对无效者再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术后替罗非班静脉维持,术中2组患者肝素用量8 000~10 000 U。结果研究组梗死相关动脉(IRA)PCI术后TIMI血流Ⅲ级95.4%,与对照组TIMI血流Ⅲ级94.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PCI术后ST段完全回落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发病后第1周cTnI、CK-MB峰值水平及平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均无心血管事件发生,研究组发生尿潜血阳性4例,经减用肝素后好转。结论冠状动脉内注射血小板Ⅱb/Ⅲa受体拮抗剂治疗AMI急诊PCI术中无复流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