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宫内节育器异位2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宫内节育器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经济的避孕措施,取环后不影响生育,颇受广大中国育龄妇女欢迎。但同时也引起一些异常情况及并发症,如宫内节育器异位、月经失调、感染和合并异位妊娠。宫内节育器异位是一种少见而严重的并发症。本文就我院1999年1月~2004年12月因宫内节育器异位住院的24例临床病例作一分析,并就其发生原因、诊断、处理及预防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血必净对脓毒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的干预作用及氧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10月承德市中心医院急诊科收治的64例脓毒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参芪扶正注射液组、血必净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6例).四组患者进行目标导向性治疗(EGDT),对照组仅给0.9%氯化钠注射液和白蛋白液体复苏,必要时使用多巴酚丁胺或去甲肾上腺素升压;联合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早期加用参芪扶正注射液(250 mL/d)联合血必净(50 mL血必净加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200 mL/d),参芪扶正注射组和血必净注射液组是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早期只加参芪扶正注射液(250 mL/d)或血必净(50 mL血必净加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200 mL/d)进行液体复苏.观察四组患者达到EGDT目标所需要的液体量、复苏完成时间、血管活性药物种类及剂量,以及氧代谢指标变化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和28 d病死率.结果四组患者EGDT时,联合治疗组复苏液体量、所需的多巴酚丁胺剂量及去甲肾上腺素均明显少于其他三组(均P<0.05),而四组复苏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试验过程中1例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3例死亡;参芪扶正注射组和血必净注射液组试验过程中发生ARDS均为2例,3例死亡;对照组试验过程中4例发生ARDS,3例死亡,而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参芪扶正注射液组和血必净注射液组自复苏后24 h起氧输送(DO2)、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明显上升,而VO2、O2ER明显下降,均较复苏前明显改善(均P<0.05),而对照组多数指标在复苏后48 h才有明显变化,且联合治疗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其他三组(P<0.05).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血必净能更早帮助脓毒性休克患者脱离休克状态,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改善体内氧代谢,是脓毒性休克患者较理想的复苏液体.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力蜚能胶囊在妊娠期预防治疗缺铁性贫血中的临床作用。方法随机把血红蛋白(Hb)和红细胞计数(RBC)正常范围的孕妇350例,分为试验组(n=212)和对照组(n=138),试验组于妊娠14~16周后服用多糖铁复合物1日150mg,至分娩前停用,对照组未服用其他任何铁剂,于试验前(约14~16周)、孕中期(约24~26周)、分娩时抽取静脉血,检测两组不同孕周Hb、RBC、血清铁蛋白(SF)和血清铁(SI),并记录两组妊娠结局。结果缺铁性贫血相关指标比较:与同期对照组比较,孕中期Hb、SF、SI高于对照组,分娩前Hb、RBC、SF、SI均高于对照组;组内与试验前比较,试验组孕中期SF低于试验前,分娩前RBC、SF、SI均低于试验前,对照组孕中期和分娩前Hb、RBC、SF、SI均低于试验前(P<0.05)。贫血发生率比较:试验组孕中期和分娩前总贫血和轻度贫血低于对照组,分娩前中度贫血低于对照组(P<0.05)。妊娠结局比较:试验组产褥感染、胎儿窘迫、低出生体重儿阳性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孕14~16周后预防性服用力蜚能胶囊可增加孕妇的铁储备,减少缺铁性贫血的发生,改善妊娠结局,可作为缺铁性贫血的预防性用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檗碱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线粒体自噬及PTEN诱导激酶1(PTENinducedputativekinase1,PINK1)/帕金森病蛋白(Parkin)通路的影响。方法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随机分组为模型组、小檗碱低、高剂量(75、150 mg/kg)组,自噬抑制剂三甲基腺嘌呤(3-MA,100 mmol/L)组、小檗碱+3-MA(150 mg/kg+100 mmol/L)组,每组12只,另取12只正常大鼠设为假手术组。分组处理后,超声检测大鼠左室功能,记录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染色检测各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水平;HE染色观察大鼠心肌组织病理变化;透射电镜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及线粒体自噬并分析线粒体损伤评分;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PINK1、Parkin蛋白及微管轻链蛋白3B(LC3B)、线粒体自噬受体p62(p62)、泛素特异性蛋白酶30(USP30)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病理损伤严重,线粒体肿胀及空泡化损伤较多,线粒体损伤评分、心肌梗死面积、LVEDD、LVESD、CK-MB、cTnI水平及PINK1、Parkin、LC3B、p62蛋白表达升高(P0.05),LVEF及FS、USP30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3-MA组大鼠心肌组织及线粒体病理损伤加重,LVEF、FS、PINK1、Parkin、LC3B、p62蛋白表达降低(P0.05),线粒体损伤评分、心肌梗死面积、LVEDD、LVESD、CK-MB、cTnI水平、USP30蛋白表达升高(P0.05);小檗碱低、高剂量大鼠心肌组织及线粒体病理损伤减轻,LVEF、FS、PINK1、Parkin、LC3B、p62、USP30蛋白表达升高(P0.05),线粒体损伤评分、心肌梗死面积、LVEDD、LVESD、CK-MB、c TnI水平降低(P0.05)。小檗碱+3-MA组大鼠上述各项指标均与小檗碱高剂量组变化趋势相反,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小檗碱可能通过激活PINK1/Parkin/P62/LC3B通路促进线粒体自噬,升高USP30表达,减少异常自噬,缓解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在妇科住院病人中盆腔器官脱垂的发生率和风险因素。方法:选择非急诊、无加用腹压的禁忌症的妇科住院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盆腔器官脱垂量化分期系统(pelvic organ prolapse quantification,POP-Q),病人取膀胱截石位,向下屏气时测量POP-Q各数值,并调查相关风险因素。结果:收集到4 362例病例,年龄18~84岁,未产妇991例(占22.72%),经产妇3 371例(占77.28%);盆腔器官脱垂的发生率:0期46.49%,期43.88%,期6.17%,期2.41%,期1.05%。重度POP的风险因素包括年龄大于40岁、低雌二醇水平、经产和多次分娩史。结论:妇科住院病人中盆腔器官脱垂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国外文献报道。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β-连环蛋白(β-catenin)在雨蛙肽诱导的胰腺腺泡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用雨蛙肽处理大鼠胰腺腺泡AR42J细胞,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β-catenin的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在AR42J细胞中转染β-catenin过表达载体,用雨蛙肽处理后,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测定过表达效果,MTT法测定细胞活力的变化,二硝基苯肼法检测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率,碘-淀粉比色法检测淀粉酶(AMY)漏出率,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CHOP和cleaved caspase-12的蛋白水平。结果:AR42J细胞经雨蛙肽处理后细胞中β-catenin的mRNA和蛋白水平均降低(P0.05)。β-Catenin过表达载体转染可明显提高雨蛙肽作用下胰腺腺泡细胞中β-catenin的表达水平。雨蛙肽处理后的AR42J细胞活力降低,LDH和AMY漏出率升高,细胞凋亡率及细胞中CHOP和cleaved caspase-12的蛋白水平升高(P0.05)。过表达β-catenin可以提高雨蛙肽处理后的AR42J细胞活力,降低LDH和AMY漏出率,减少细胞凋亡,降低细胞中CHOP和cleaved caspase-12的蛋白水平(P0.05)。结论:β-Catenin可明显抑制雨蛙肽诱导的胰腺腺泡细胞凋亡,作用机制与减少内质网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血糖控制水平对母婴结局的影响,为改善GDM患者妊娠结局提供临床参考依据。方法 随机选择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GDM患者161例,根据血糖控制结果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为血糖控制未达标83例,血糖控制良好为对照组78例;选取同期正常孕妇60例作为正常组。观察各组母婴结局状况。结果 观察组妊娠期高血压/产妇心衰、终止妊娠、胎膜早破、羊水过多和产后出血分别为18.07%(15/83)、12.05%(10/83)、19.28%(16/83)、21.69%(18/83)和20.48%(17/83),均高于正常组,且观察组终止妊娠、羊水过多和产后出血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胎膜早破为10.26%(8/78),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产儿、巨大儿、窒息和肺炎及其他并发症分别为21.69%(18/83)、13.25%(11/83)、22.89%(19/83)和12.05%(10/83),均高于正常组,且观察组窒息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pgar 评分为7.81±0.72,低于对照组和正常组,且对照组低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DM患者的血糖水平和母婴结局密切相关,GDM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母婴并发症增加;孕妇的血糖水平控制在合理的范围能够明显降低孕妇及围产儿并发症,可以有效改善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心脏骤停患者复苏成功后应用小剂量肝素对凝血功能的影响及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发生率。方法50例心脏骤停成功复苏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男14例,女11例,年龄(54.29±10.98)岁]和对照组[男13例,女12例,年龄(55.38±12.37)岁1。2组均给予常规处理,治疗组加用小剂量肝素(20~40IU/kg)静注1次/d,共给予7d,观察2组患者于CPR成功ROSC后24h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g)、血小板计数(PLT)、D-二聚体(D-D)含量的变化以及DIC发生率。结果治疗组APTT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Fg、PLT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组D—D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组DIC发生率为8.0%,显著低于对照组(32.0%,P〈0.05)。结论心脏骤停患者复苏成功后应用小剂量肝素可以延长APTT时间,升高Fg、PLT含量水平,降低D—D含量,并可明显降低DIC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不同类型慢性宫颈炎的药物治疗方法。方法2007年6月至2008年5月绍兴市妇女儿童医院将375例慢性宫颈炎患者(宫颈微波后宫颈红线反应72例,宫颈黏膜炎125例,宫颈糜烂178例)随机分成3组,分别采用壳聚糖宫颈抗菌膜、爱宝疗、壳聚糖宫颈抗菌膜加爱宝疗进行治疗,观察和比较其疗效及副反应。结果抗菌膜对宫颈微波后红线反应的治愈率显著优于宫颈黏膜炎及宫颈糜烂(P〈0.05及P〈0.01),爱宝疗对宫颈微波后宫颈红线反应的治愈率优于宫颈黏膜炎及宫颈糜烂(P〈0.01)壳聚糖宫颈抗菌膜加爱宝疗对宫颈黏膜炎治愈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1)而对宫颈糜烂的治愈率在3种疗法中最高,(P〈0.01)。各种疗法副反应较小。结论单纯宫颈微波后宫颈红线及宫颈糜烂,以抗菌膜加爱宝疗治疗最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活血愈疡散对急性应激性胃粘膜病变患者血浆一氧化氮(NO)及内皮素(ET)的影响。方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口服活血愈疡散(大黄、生地黄、三七粉、生龙骨、当归、白及、赤石脂),1d3次,对照组予甲氰咪胍400mg,加入5%葡萄糖静点,1d2次,在治疗前及治疗后进行血浆NO及ET的测定。结果:治疗组血浆ET明显低于对照组对照组,NO显著性高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提示:活血愈疡散能减少ET的合成与分泌,降低血清ET的含量,同时增加内源性NO的分泌,使NO/ET趋于平衡,对胃粘膜有保护作用,增加粘膜血流量,改善胃粘膜血液循环障碍而发挥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