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7篇
肿瘤学   9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7 毫秒
1.
自从1985年Greider等从纤毛四膜虫中发现了端粒以来,人们渐对其结构、功能及重要性有了较深的了解。特别是1989年Morin首先在人宫颈癌Hela细胞中检测到端粒酶活性后,越来越多的报道称:端粒酶与恶性肿瘤有关。因此端粒酶作为广谱的肿瘤特异性标记物用于肿瘤的诊断,以及其抑制剂用于肿瘤的治疗已成了近来肿瘤分子生物学领域中最热门的研究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2.
前列腺疾病是较为常见的老年性疾病,在临床病理工作中,常常遇到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难题。前列腺特异性抗原不是前列腺癌的特异性标志物,前列腺酸性磷酸酶、前列腺抑肽素不能用于组织学诊断,p63是一种特异性和敏感性很高的新基底细胞标志物,而p504是新近发现的前列腺癌细胞标志物,具有较佳的敏感性,对鉴别前列腺良恶性病变有很大帮助。本文选取127例前列腺手术切除或穿刺标本进行p63和p504s免疫组化联合检测,以探讨其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2004年版WHO<肺、胸膜、胸腺和心脏肿瘤病理学和遗传学分类>中关于肺癌的部分增加了肺泡腔隙充填型周围型鳞状细胞癌(alveolar space-filling type of peripheral)的内容[1,2].其特点为肿瘤细胞充填肺泡腔隙,没有破坏肺泡框架结构.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性,65岁.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歇性中上腹隐痛、不适,伴背部放射痛,伴恶心、呕吐,半个月前做电子胃镜示:十二指肠降部见一2.0 cm×1.8 cm带蒂肿物,悬垂于十二指肠腔内,其密度较低,未见黏膜破坏,实性,质略硬,边界光滑,界清.内窥镜下行肿物摘除术.术后随访2年,患者无肿瘤复发及转移.  相似文献   
5.
IgG4相关硬化性疾病是近年被认识的一种疾病,被认为与自身细胞、体液免疫反应异常有关。患者血清IgG4水平升高,病变器官纤维化,并有显著IgG4阳性浆细胞浸润。病变可以累及许多器官,部分病例伴有皮肤的病变。皮肤病变以头颈部多见,可为红斑、斑片或皮下结节,有痒感。IgG4相关皮肤疾病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与消化道癌并发的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 GIST)的临床病理特点。  方法  对胜利石油管理局胜利医院、胜利油田中心医院、东营市人民医院2002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57例胃肠间质瘤病例, 观察CD117、CD34、SMA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的表达。观察并发胃肠道癌病例的临床病理特点, 重点观察肿瘤异型性、核分裂活性、细胞增殖活性标记物Ki-67的表达特点, 与未并发胃肠道癌的病例进行比较。  结果  157例中并发胃肠道癌者24例, 占15.3%。其中男14例, 女10例, 男女之比为1.4:1。年龄41岁~66岁, 中位年龄55岁。24例中7例位于食管中段或下段, 15例位于胃壁, 2例位于空肠。肿瘤直径0.6~3.8 cm, 平均(1.50±0.85) cm, 4例有轻度异型性, 其余无异型性。核有丝分裂0~5个/50HPF, 平均(0.79±1.83)个/ 50 HPF, Ki-67指数0~7.72, 平均2.16±3.26。并发癌瘤包括食管癌5例, 胃食管交界处癌2例, 胃癌15例, 肠癌2例。作为对照, 未并发消化道癌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133例, 其中男74例, 女59例, 男女之比为1.25:1。年龄43~71岁, 中位年龄54岁。114例发生于胃, 13例位于肠, 6例食管。肿瘤直径2.4~15.5 cm, 平均(6.11±7.09) cm。82例显示不同程度的异型性, 68例诊断为中危险度, 14例为高危险度。核有丝分裂0~53个/50 HPF, 平均(3.81±23.67)个/50 HPF。Ki-67指数0~39.21, 平均6.22±16.96。并发癌的胃肠间质瘤较未并发癌者比较, 男女病例比值较高, 瘤体平均直径较小, 核分裂指数和Ki-67阳性指数显著较低(分别为t=1.981, P < 0.05;t=1.993 5, P < 0.05)。  结论  15.3%胃肠间质瘤是并发癌。并发的胃肠间质瘤多数没有特殊临床症状, 因癌手术后标本大体检查时发现。其增殖活性显著低于未并发癌的胃肠间质瘤, 可能属于发生早期的肿瘤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7种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s,CK)在皮肤附属器肿瘤的表达,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49例不同皮肤附属器肿瘤进行CK7(K72.2)、CK8(C-51)、CK10(DE-K10)、CK14(LL002)、CK17(E3)、CK18(DC10)、CK19(KS19.1)标记,观察不同细胞角蛋白的表达和分布模式。结果:49例皮肤附属器肿瘤中7种细胞角蛋白的表达和分布有所不同。毛发分化的肿瘤中CK表达多数较弥漫;而汗腺分化的肿瘤中,不同CK表达位置明显不同,每种肿瘤各有特点。结论:综合分析CK1018表达情况,可能有助于汗腺肿瘤与毛囊肿瘤的鉴别,CK10-18 支持为汗腺肿瘤,CK10 18-支持为毛囊肿瘤。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乳腺癌中P-糖蛋白(P-gp),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π),拓扑异构酶(TopoⅡ)和 P53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应用ElivisionTMplus免疫组化法对28例乳腺癌进行检测.结果正常乳腺组织P-gp、GST-π表达阳性颗粒位于细胞质或(和)细胞膜,Topo Ⅱ日性颗粒定位于胞核,p53无阳性表达.乳腺癌P-gp、GST-π、TopoⅡ的表达强度及p53蛋白的表达率均高于正常乳腺组织.结论P-gp、GST-π、Topo Ⅱ和p53的表达与乳腺癌各临床病理因素无关,p53蛋白的表达与P-pg表达呈正相关,P<0.001.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肾嫌色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对1例肾嫌色细胞癌进行光镜观察及免疫组化研究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肿瘤由嫌色细胞和嗜酸细胞构成,呈实性片状、梁状和腺泡状分布。嫌色细胞体积较大,多角形,胞膜清晰,膜较厚,胞质半透明细网状,胞核皱缩,可见核沟及核异型,核仁不明显;而嗜酸细胞胞质嗜酸性呈细颗粒状,可见明显的核周空晕。免疫组化:CK7(+),EMA(+),E-cad(+), Vimentin (-)。结论肾嫌色细胞癌是一种少见的来源于集合管上皮细胞恶性肿瘤,其特征性的组织形态、免疫表型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伴有破骨细胞样巨细胞的胰腺未分化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观察1例伴有破骨细胞样巨细胞的胰腺未分化癌的形态学特征,并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伴有破骨细胞样巨细胞的胰腺未分化癌肿瘤主要有两种细胞组成,一种为单核细胞,分为组织细胞样单核细胞和梭形或多形性瘤细胞两型;另一种为多核巨细胞,分为非肿瘤性的破骨细胞样巨细胞和瘤巨细胞两型.免疫组织化学研究显示,这两种细胞Vimentin均阳性,均不表达cytokeratin(AE1/AE3),CK5/6,CEA,CgA;其中破骨细胞样巨细胞、组织细胞样单核细胞CD45,CD68阳性,而瘤巨细胞和梭形瘤细胞阴性.结论:伴有破骨细胞样巨细胞的胰腺未分化癌是一种罕见恶性肿瘤,可能为胰腺未分化癌的一个亚型.诊断需与胰腺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转移的骨巨细胞瘤或黑色素瘤等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