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5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临床工作中,以神经系统功能缺损为表现的主动脉夹层(AD)较为常见,临床上极易误诊,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本病起病急,临床症状复杂多样,是一种死亡率极高的重度心血管疾病.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我院1997 ~ 2010年收治的以神经功能缺损为首发症状的AD患者34例,其中缺血性脑血管病表现的19例(男15例,女4例),急性脊髓病变8例(男6例,女2例),合并周围神经功能受损6例(男5例,女1例),单瘫1例(男).  相似文献   
2.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主要病因是动脉瘤破裂出血,再出血是其死亡的主要原因。治疗的根本方法是早期行血管造影介入或手术治疗,但因各种原因,部分患者未能早期做血管造影,只能内科保守治疗,给予止血、抗血管痉挛对症治疗,其中脑脊液置换术也是治疗方法之一。现将我科近年来收治的67例SAH患者的治疗进行分组对照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老年人迟发性癫痫的病因及脑电图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人首次癫痫发作的病因多而复杂,目前我们对其脑电图改变研究较少,临床上治疗困难.为此,我们将1996~2001年所描记的脑电图中55岁以上首次发作癫痫的90例患者进行病因及脑电图分析.  相似文献   
4.
静脉窦血栓形成七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约20%病因不明,误诊率高,死亡率达10%~20%。近年来通过磁共振血管成像(MRV),明显提高了诊断率,改善了预后。现将我科近3年收治的7例患者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男2例,分别21、46岁;女5例,年龄28~33岁。临床表现:头痛或头痛伴呕吐6例,视物不清  相似文献   
5.
院内卒中是指非卒中原因住院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的卒中,以缺血性为主,出血性少见,可分为医源性和院内自然卒中,前者与治疗有关,后者与患者自身疾病及伴发高危因素相关。因卒中发生在住院期间,容易引发医疗纠纷。现将我院近十年来诊治的16例院内缺血性卒中病例的病因、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查找不足,以降低医源性卒中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21例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Chromic inflammatory demylinating polyneuropathy,CIDP)的临床特点,有助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21例CIDP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1例患者中以手足麻木起病者9例,运动,感觉均障碍者17例,腰穿脑脊液(CSF)化验蛋白细胞分离19例,所有患者均有电生理的异常,腓肠神经活检示节段性脱髓鞘,部分伴轴索变性,早期足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大多有明显疗效。结论 CIDP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仅凭临床症状容易误诊,CSF蛋白细胞分离及电生理检查异常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有助于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
多发性硬化的临床及核磁共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发性硬化(MS)是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白质脱髓鞘性病变为特点的自身免疫病[1]。视神经、大脑半球、脑干、小脑和脊髓均可累及。近年由于核磁的应用,已经证实MRI对MS的诊断尤其早期诊断及亚临床病灶发现都有很大的价值,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及准确性。同时MRI对多发性硬化病灶的转归有科学的评价,能够证实病灶的消失、进展或变化。为了解MS的临床特点及MRI成像表现,本文对北医神经科1999年~2004年收治的30例MS患者临床及MRI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根据1983年Poser等[2]提出的诊断标准,30例患者均为临床确认的M…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吉林市三级甲等医院2004年1月~2006年12月呼吸系统感染患儿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现状及耐药性的变化,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呼吸道感染标本进行常规微生物培养,分离株鉴定肺炎克雷伯菌并用15种抗生素对其进行药敏试验。结果2004~2006年患儿呼吸道感染标本共分离出135株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分布为:2004年30.0%,2005年34.2%,2006年48.3%。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头孢唑啉、头孢呋辛耐药率为58.3%~100%,对其余11种抗生素耐药率逐年上升。结论呼吸系统感染患儿中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高,治疗中应严格掌握抗菌药物应用指征,并动态监测其耐药性,防止肺炎克雷伯菌的暴发感染。  相似文献   
9.
急性脑梗死大部分是由于急性血栓形成或栓子阻塞动脉所致,国内外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已证实,溶栓治疗能有效地缩小梗死灶体积并改善神经细胞的功能,故急性脑梗死后首选急诊溶栓。目前我国多使用尿激酶动或静脉溶栓,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因费用高、严格的限定时间、医源性等因素使用的较少。现将本院2000年以来应用rt-PA静脉溶栓的28例患者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冷静  姜春莉  付洁  王月  王彦先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7):2360-2361
目的观察尿激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发病在6h内的脑梗死患者108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尿激酶组和尿激酶联合依达拉奉的联合用药组,比较各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肌力、凝血与纤溶系统的变化以及溶栓后再灌注损伤情况。结果经溶栓治疗的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肌力改善情况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常规组、尿激酶组和联合用药组的治疗显效率分别为22.2%、55.6%、6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尿激酶组和联合用药组治疗前、后凝血与纤溶指标的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用药组与尿激酶组相比,再灌注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结论尿激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并可有效防治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