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63 毫秒
1.
1临床资料2003-01/2004-06洛阳市妇幼保健院住院幼儿172(男123,女49)例,出生3 h~6 mo. 取幼儿静脉血2 mL,分离血清后置-20℃冰箱保存待测. ELISA TORCH-IgM和-IgG诊断试剂盒均购自华美生物工程公司. MK3型全自动多功能酶标仪.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由于各种围生期因素引起的缺氧和脑血流减少或暂停而导致胎儿或新生儿的脑损伤,本病不仅严重威胁着新生儿生命健康,并且是新生儿期致残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我院1999年1~12月,共收治HIE患儿343例,笔者对应用高压氧(HBO)治疗的HIE患儿,在HBO前后进行NBNA评分,来判断高压氧的疗效,预测预后。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343例,接受HBO治疗的155例,纳入标准符合国内报道的HIE临床诊断及分度标准,其余188例未进行婴儿高压氧舱治疗的病例作为对照组。1.2 方法 所有病例的高压氧治疗均采用中国宁波高压氧舱总厂生产的NGT50A型透明婴儿纯氧舱治疗,用医用高压氧气瓶作为高压氧气源。每次治疗的操作规程分为3个阶段:①升压:时间为15~20min,升压速度200L/h,升压末期最高压力为0.04MPa,升压气流量为7L/min。②稳压:压力时间为30min,舱内压力为0.04MPa,此时氧气浓度为80%以上。③降压:时间为15~20min,气压下降速度为0.005MPa/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血浆心房利钠肽(ANP)、内皮素-1(ET-1)、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水平在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PPHN组患儿66例(轻度26例,中度21例,重度19例),对照组为非PPHN同期住院新生儿40例。对照组患儿入院时即行心脏超声检查,PPHN组患儿均于临床出现不易纠正的低氧血症(治疗前)及治疗后7 d行心脏超声检查测定肺动脉平均压(PASP),ELISA方法测定血浆ANP、ET-1、vWF的水平。结果 治疗前PPHN组患儿血浆ANP、ET-1、vWF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并随PASP增加而递增。治疗7 d后轻度及中度PPHN组患儿肺动脉压力恢复正常,血浆ANP、ET-1、vWF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重度组各指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三指标水平均与PASP呈明显正相关(P<0.01)。结论 ANP、ET-1、vWF在PPHN治疗前后呈动态变化,且可反映肺动脉压力程度,动态监测有助于判断病情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浆心房利钠肽(ANP)、内皮素(ET)-1、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水平在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过程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PPHN患儿66例(PPHN组)应用西地那非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3、7d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肺动脉收缩压(PASP),并同时检测动脉血气和右手指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再同时采集静脉血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ANP、ET-1和vWF水平。各指标与除外心肺相关疾病的非PPHN患儿40例(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PPHN组治疗前PASP、Sp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及血浆ANP、ET-1、vWF水平[(66.5±13.4)mmHg(1mm Hg=0.133kPa)、0.726±0.531、(46.3±7.2)mmHg、(59.2±7.4)mmHg、(272.6±20.3)ng/L、(221.3±24.3)ng/L、(142.5±20.3)%]与对照组[(25.0±6.2)mmHg、0.896±0.767、(88.3±7.6)mmHg、(41.1±6.1)mmHg、(68.4±7.9)ng/L、(39.8±6.5)ng/L、(95.3±18.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PHN组治疗3d后各指标[(48.3±3.2)himHg、0.841±0.416、(73.6±9.3)mmHg、(50.5±7.2)InmHg、(102.6±20.3)ng/L、(79.6±15.2)ng/L、(103.6±14.1)%]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d后各指标[(25.2±3.6)mmHg、0.882±0.724、(85.4±7.4)mmHg、(40.2±6.4)mmHg、(64.4±3.6)ng/L、(37.3±5.4)ng/L、(92.9±11.7)%]均较治疗3d后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前及治疗3、7d后ANP、ET-1、vWF与PASP、PaCO2分别呈显著正相关(P〈0.01),ANP、ET-1、vWF与SpO2、PaO2分别呈显著负相关(P〈0.01)。以心脏超声监测PASP为标准做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ANP、ET-1、vWF评价西地那非疗效的灵敏度分别为82.2%、86.4%、85.1%,特异度分别为83.4%、87.6%、84.7%。结论ANP、ET-1、vWF可能在西地那非有效治疗PPHN的机制中起重要作用,适时检测PPHN新生儿血浆ANP、ET-1、vwF水平可客观评价西地那非对PPHN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中水平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行为神经评分(NBNA)的变化。方法50例中重度HIE患儿,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亚低温治疗组,各25例,分别在入院时和入院后3、14 d采集静脉血,收集血清应用ELISA法检测MMP-9的水平;同时比较两组患儿同时间点的NBNA评分。结果入院时两组MMP-9比较及NBN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 d后常规组MMP-9继续升高而亚低温组无明显变化,亚低温组NBNA无明显变化而常规组继续降低;14 d后两组MMP-9均下降,但亚低温组明显低于常规组,两组NBNA评分均增加,而亚低温组明显高于常规组;血清MMP-9水平与NBNA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1=-0.825, r2=-0.846, r3=-0.857, P<0.05)。结论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可通过抑制MMP-9的水平而有效降低缺氧缺血后脑损伤的程度,进而改善患儿行为神经能力。  相似文献   
6.
住院患儿TORCH感染172例血清学检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人类出生缺陷病原微生物(TORCH)在患儿中的感染情况。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172例出生3h至6月的住院患儿血清TORCH的特异性IgM、IgG抗体。结果:住院患儿TORCH-IgM总阳性率为13.37%(23/172),TORCH-IgG总阳性率为67.44%(116/172)。TORCH-IgM阳性者中RUV、CMV、TOX、HSV的检出率分别为11.05%、0.58%、1.16%、0.58%,有1例为RUV-IgM、TOX-IgM同时阳性。在肺炎、肝脏损伤及黄疸和神经系统损伤中TORCH-IgM的阳性率分别为10%、11.42%、31.82%。男女患儿TORCH-IgM的阳性率分别为11.38%、18.37%。结论:TORCH在患儿中以RUV感染最为普遍,患儿神经系统损伤中TORCH最为常见。男女患儿之间无显著性差异。故对住院患儿应及早做TORCH检测,以及早诊断,正确治疗,减少远期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护理方法。方法将该院2013年10月—2014年6月收治的重度窒息致HIE足月新生儿50例,按选择治疗方式随机分成亚低温组和对照组,各25例。亚低温组接受亚低温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护理措施包括监测体温、硬肿症的预防及护理、神经系统监护、循环系统监护、呼吸系统监护、消化系统监护和泌尿系统监护。观察在治疗前、治疗后24 h和72 h监测患儿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SPO2)和平均动脉压(MAP)。出院时由专业人员对患儿NBNA评分。结果治疗前、治疗24 h和72 h后,两组患儿心率、呼吸、SPO2、MAP均无显著性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低温组出院时NBN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日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可对患儿的神经功能起到保护的作用,辅以全面的综合护理,可显著改善患儿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梗死后失语的治疗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入选的60例脑梗死失语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并记录患者一般资料。rTMS组患者接受经颅磁刺激治疗,刺激频率1Hz,强度为健肢运动阈值的80%,每个序列50词脉冲,连续治疗10d。对照组仅接受不产生治疗效果的伪线圈刺激。记录患者汉语失语成套测验(ABC)评分情况、失语改善率和不良反应等。结果治疗组患者在脑梗死失语患者中ABC评分和失语改善率上均较对照组有所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过程中rTMS组2例患者出现头晕等,未出现严重不良事件。结论 rTMS对脑梗死后失语的治疗是有效,并且相对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内皮素(ET)、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血小板糖蛋白 GPⅡb/Ⅲa受体(CD41),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早期并发症的预测。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及河北省人民医院82例至少一支血管的同一病变部位既进行了球囊扩张又进行了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其中4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和40例稳定型心绞痛。40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健康人作对照。结果 82例患者 PCI 术后心脏早期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2.2%(10/82),其中 UAP 组21.4%(9/42)明显高于 SAP2.5%(1/40)(P<0.05)。10例早期并发症患者术前血浆 ET、vWF 和 CD41水平均明显高于无早期并发症患者(P<0.05);术后血浆 ET、vWF 和 CD41差值也显著高于无早期并发症患者(P<0.05)。早期并发症在术前ET、vWF 和 CD41低、中、高三组的发病率表现出明显的增高趋势。单因素回归分析表明,PCI 术前 ET,vWF,UAP,多支病变,高血压,糖尿病等,对 PCI 术后早期并发症均有较高的预测价值。但多因素回归分析仅 PCI 术前糖尿病(RR=1.587),高血压(RR=1.742),ET(RR=2.148),vWF(RR=2.849)更为显著。早期并发症组术后血浆 vWF 水平差值与 CD41差值之间,vWF 与 ET 差值之间均有明显正相关(分别为γ=0.769,P<0.01,γ=0.838,P<0.01)。结论 PCI 术前 ET、vWF、血小板糖蛋白 GPⅡb/Ⅲa受体水平越高,则术后早期并发症越多。术前 ET、vWF 为 PCI 术后早期并发症较强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 PPHN)在1969年被首次报道,其发病机制是由于出生后一种或多种病因导致肺血管阻力持续性增高进而超过体循环动脉压力,从而阻碍了“胎儿循环型”向“成人循环型”的过渡,当体循环压力低于肺循环压力时,导致患儿心房及(或)动脉导管水平出现右向左血液分流的现象,由此出现严重低氧症和紫绀等临床表现,患儿病死率高达50%。PPHN是由多种因素所致的临床综合征,并非单一因素所导致,临床常见因素为肺炎、胎粪吸入、继发性窒息、呼吸暂停通气综合征( ARDS)等[1]。高频通气、一氧化氮( NO)吸入、体外膜肺( ECMO)、给予硫酸镁等传统治疗的效果非常有限,病死率较高,未在临床得到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