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6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25篇
药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了解江阴市2008—2012年居民恶性肿瘤死亡变化趋势,为政府制定预防控制规划、卫生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统计2008—2012年江阴市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病例,分析5年来江阴市恶性肿瘤死亡趋势及主要恶性肿瘤死亡情况。结果2008—2012年江阴市恶性肿瘤死亡12723例,占全死因人数的31.46%。年均死亡率为211.18/10万,居全死因首位,并有逐年上升趋势。男性死亡率(277.65/10万)高于女性(144.11/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73.83,P〈0.05)。在恶性肿瘤的死亡顺位中,居前5位的依次为胃癌、肺癌、肝癌、食管癌和肠癌,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率的74.26%。恶性肿瘤死亡35岁以下白血病居首位,35~54岁组肝癌居首位,55岁以上胃癌居首位。去恶性肿瘤死因期望寿命5年平均增加为4.65岁,男性为5.38岁,女性为3.48岁。结论恶性肿瘤是影响江阴市居民健康的主要原因,应根据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肿瘤采取相应的干预、控制措施,减少恶性肿瘤对居民健康的损害。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江阴市某公立幼儿园手足口病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疫情的危险因素,为本市手足口病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对病例的三间分布进行分析,利用病例对照研究探讨此起暴发疫情的危险因素。结果 2018年6月4日至18日该幼儿园累计报告手足口病病例48例,总罹患率为4.49%,其中发病高峰为6月5日至11日,占总病例数的85.42%。病例波及18个班级,首发病例所在班级的罹患率明显高于其余发病班级。采集5例病例标本进行PCR检测,4例是CoxA16阳性,1例为通用肠道病毒阴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的结果表明,有咬手指的习惯(OR=4.51,P=0.006)和发病前7天接触过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的患儿(OR=3.97,P=0.016)是此次暴发疫情的危险因素,饭前洗手(OR=0.21,P=0.029)是保护因素。结论这是一起因感染CoxA16导致的幼儿园手足口病暴发疫情。建议幼儿园需重点培养儿童饭前洗手、不咬手指等良好的卫生习惯,家长需避免儿童接触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的患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掌握江阴市狂犬病门诊监测点暴露人群流行病学特征及暴露后处理情况。方法对江阴市狂犬病门诊暴露人群监测月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暴露人群分布上男性略多于女性,时间分布上夏秋季节较为集中,暴露部位主要为下肢和上肢,以浅表单处伤居多。暴露后绝大多数人能及时处理伤口,到门诊就医者能坚持全程疫苗接种,注射人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的为数不多。结论为减少狂犬病的发生,要重视全民健康教育,增强其防范意识,做到暴露后及时处理伤口、接种疫苗和抗血清注射,同时加强犬只管理,减少暴露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2014-2018年江阴市儿童流感病原学特征,为儿童流感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集0~14岁儿童流感样病例咽拭子1300份,采用Real Time RT-PCR检测方法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242份,阳性率18.62%,其中新甲H1型 43份(17.77%)、季H3型 102份(42.15%)、甲型未分型5份(2.07%)、B型92份(38.02%),不同年份型别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C小五号.EPS;P〗=79.994,P<0.001)。3~14岁组阳性率最高(22.66%),不同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C小五号.EPS;P〗=16.71,P<0.001)。男女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C小五号.EPS;P〗=0.027,P=0.868)。流感病毒阳性检出率存在两个高峰,新甲H1型和B型主要集中在冬春季,季H3型主要集中在夏季。不同月份流感病毒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C小五号.EPS;P〗=110.8,P<0.001)。结论 江阴市流感处于新甲H1型、季H3型和乙型流感交替流行。应进一步提高流感病毒病原学监测工作质量,为及时做好流感流行防控工作和季节性流感疫苗毒株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江阴市流感样病例(influenza like illness, ILI)病原谱的构成及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集2016-2017年江阴市流感监测哨点医院上报的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及病例信息,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标本中的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常见冠状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偏肺病毒、呼吸道腺病毒、肺炎衣原体及支原体进行检测,应用Epi Info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16-2017年全市累积报告ILI 64305例,占就诊病人总数的百分比(ILI%)为9.20%,各年份IL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ILI%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且0~4岁组ILI报告例数最多。2016-2017监测年度内,2家监测哨点医院共采集咽拭子标本1059份,检出病原阳性率为38.62%,流感病毒为本地区的优势病原(阳性率23.98%),其次为呼吸道腺病毒(阳性率5.38%)和副流感病毒(阳性率2.46%)。5~14岁组病原学阳性率最高(53.57%),4月份为呼吸道病原感染高峰(67.06%)。结论 江阴市ILI呼吸道病原种类多样,流感病毒为主要病原,高发季节在冬春季,15岁以下人群为高危人群。因此,在重视流感防控的同时,要加强其他呼吸道病原的防治。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2008-2015年江阴市手足口病单次与重复感染情况,为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中2008-2015年江阴市手足口病数据,筛选出重复感染病例,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手足口病重复感染病例的分布特征。结果 2008-2015年江阴市共报告手足口病18 708人次,738例1 510人次重复感染,重复感染率8.78%,其中2次感染704例(95.39%)1 408人次,3次感染34例(4.61%)102人次,15个乡镇均有重复感染病例报告。单次和重复感染的发病高峰均在4~7月;职业以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为主;单次与重复感染男女性别比分别为1.47∶1和1.80∶1;重复感染病例发病年龄在90~3 776天之间,80.20%的病例集中在0~3岁儿童。重复感染者第1、2次发病间隔为25~2 263天之间,平均466.06天;第2、3次发病间隔71~1 193天,平均448.44天;80%的重复感染发生在前次感染2年内。结论 江阴市手足口病重复感染病例存在明显时间、地区和性别年龄差异,且重复感染多发生在前次感染2年内。江阴市手足口病重复感染发生率较高,已感染过手足口病儿童仍应做好防控措施,避免重复感染。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2005-2011年江阴市伤寒副伤寒流行特征和趋势,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江阴市2005-2011年疫情资料和监测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5-2011年江阴市伤寒副伤寒年平均发病率为1.41/10万,发病高峰为4-10月,病例以15 ~49岁青壮年为主,0~5岁年龄组也占较高比例,学生、农民、散居儿童为高危人群,高发地区为流动人口比较集中的乡镇.结论 江阴市伤寒疫情稳定在较低水平,但仍然面临回升的可能,仍需采取对学生、农民、散居儿童和流动人口等高危人群加强健康教育,继续加强疾病监测工作等综合性防控措施来进一步降低伤寒副伤寒发病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江阴市健康人群百日咳、白喉、破伤风免疫水平,及时为免疫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部分0岁、1~岁、3~岁、5~岁、7~岁、15~岁、≥20岁年龄组健康人群进行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免疫水平监测。结果白喉、破伤风阳性率均在90%以上,抗体GMT均高于保护水平,百日咳阳性率和保护率分别为56.19%、3.61%,GMT<1∶320。结论江阴市人群对白喉和破伤风已形成较好的免疫屏障,但人群百日咳抗体水平偏低,应大力推广新型疫苗,并加强监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中国儿童家长对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疫苗的接种意愿及影响因素,为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防控提供新策略。方法 系统检索相关中英文数据库,纳入符合条件的文献,运用R 3.5.2软件进行Meta合并分析。结果 共计39篇文献纳入研究,合计样本量36526例。合并EV71疫苗接种意愿为67.68%(95%CI:62.31%~72.62%),亚组分析显示女性家长较男性家长的疫苗接种意愿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不愿意接种的主要原因是顾虑疫苗的安全性55.70%(95%CI:48.49%~62.78%)和有效性28.44%(95%CI:21.73%~35.66%)。结论 我国儿童家长的EV71疫苗接种意愿还有待提高,积极有效的宣传和提高疫苗安全质量对EV71疫苗接种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一起学校内多名学生发热伴头晕、头痛,或伴恶心、呕吐的感染原因与影响范围,提出控制措施。方法疑似病例定义为2012年3月1日后L学校师生中?现发热(腋温≥37℃)伴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症状之一者;确诊病例为疑似病例咽拭子或肛拭子肠道通用病毒RT-PCR阳性者。病例搜索通过查阅3月1日后当地4家医院就诊记录和学校师生冈病缺课缺勤记录。采用1:2个体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分析饮水暴露情况。采集27名病例的咽拭子和肛拭子进行肠道通用病毒RT-PCR及序列分析。4月19日采集2份直饮水机温开水样品分析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结果学校学生病例103例,罹患率4.6%(1032255)。77.7%(80/103)病例来自该校综合楼,三年级罹患率最高18.1%(721397)。流行病学曲线为持续同源暴露,饮用直饮水机温开水(OR=18.3,95%CI:2.0~169.5)和饮用生水(OR=15.5,95%CI:1.7~141.8)均是危险冈素。27名病例肠道通用病毒RT-PCR检出率为81.5%(22/27),其中9例PCR序列分析有7例为埃可病毒卸型(Echo 30)。直饮水机温开水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检测结果符合标准。结论该次疫情是由Echo 30导致的一起学校内病毒性脑膜炎暴发,饮水是危险因素,不同于以往的人传人模式,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