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食管和胃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1]。术后禁食、手术创伤、应激所引起高分解代谢,加剧营养不良。患者的营养不良和免疫功能低下更加明显,使术后的并发症、病死率、大大增加,因此,对食管胃手术后给以肠内营养支持,非常重要。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科2006年7月~2011年8月收治食管、胃患者320例,年龄38~82岁,均无内分泌及代谢疾病,无明显恶病质,肝肾功能正常,肺功能大致正常。均行手术治疗。术晨留置胃管和鼻胃肠管。鼻胃肠管术后常规留置10~12天。14  相似文献   
2.
对重症脑外伤持续昏迷患者除采用手术、药物、高压氧及中医治疗等康复促醒手段外,护理人员还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家庭背景等情况适合患者的促醒康复护理方法.我们对经过3-6个月的昏迷期康复护理后,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技术操作,需每天进行穿刺。新生儿由于头皮静脉细小,血管壁薄,穿刺的成功率较低。加之新生儿大多数病情危重,早产儿置于保暖箱中,不易反复进行穿刺。因此,在新生儿静脉输液中采用留置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我科自1996年开始采用头皮针留置和套管外留置,现将这两种留置方法介绍如下。1!I$床资料200例采用留置针的新生儿均为我科1996~1997年收治的。其中头皮针静脉留置方法100例,早产儿45例,足月儿55例,注射部位均为头皮静脉,留置时间为2~3天。留置套管针100例,均为足月儿。注射部位:头皮静脉95例,手背静…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零缺陷护理管理在心脏手术术后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7~12月收治的48例心脏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选择2014年1~6月收治的48例心脏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采取零缺陷护理管理,做好相关物品药品的准备,加强手术前后护理及并发症的管理等。比较2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满意度评分、日常生活质量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日常生活质量相关指标中睡眠、精神、饮食、心理状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2组患者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零缺陷护理管理应用于心脏手术患者可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5.
护理干预对LC患者术前焦虑心理的影响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是近年来外科领域的一个重要的进展,与传统胆囊切除术(opench01ecystectomy,OC)相比,LC手术创伤较小,住院时间短[1].但手术前焦虑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可对患者的生理心理产生不利的影响,甚至决定手术成败[1].LC手术因其创伤较小,传统的护理模式注重常规护理而对患者焦虑恐惧等心理不良反应关注不够.本文对60例LC手术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夏先萍 《中外医疗》2013,(36):14-15
目的 探讨分析胃代食管术后予以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行胃代食管术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观察组予以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予以完全肠外营养支持.结果 观察组的体重降低幅度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浆蛋白变化低于对照组;肛门排气恢复时间、排便恢复时间较显著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胃代食管术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更好地促进胃肠功能的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康复中心与家庭结合作业疗法治疗偏瘫型脑瘫患儿的效果。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68例偏瘫型脑瘫患儿随机分成实验组34例(康复中心治疗和家庭训练结合)和对照组34例(单纯康复中心治疗),治疗3个月后2组均采用上田敏偏瘫上肢功能评价表和偏瘫手指功能评价表进行评价,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3个月作业治疗后,两组患儿治疗后上肢功能改善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21,P〈0.05),手功能改善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83,P〉0.05)。结论康复中心与家庭相结合的作业治疗方法能有效地改善和恢复偏瘫型脑瘫患儿上肢的各种功能,且效果好于单纯依靠康复中心治疗,对手功能的改善无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母亲所生新生儿与神经行为评定的关系。方法对46例妊娠糖尿病母亲所生新生儿及48例同期健康母亲所生的足月新生儿进行20项神经行为评定(NBNA),并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结果观察组11例(23.91%)生后5-7天NBNA评分总分≤35分,在评分的五大项目比较中,观察组和对照组被动肌张力、主动肌张力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NBNA检查能早期发现妊娠糖尿病母亲所生的新生儿的神经行为发育,对轻微脑损伤能做到早发现、早干预,以减少伤残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胆红素血症对神经行为及婴幼儿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根据血清胆红素水平,将40例高胆红素血症(NHB)新生儿分为NHBⅠ组(220.5~256.5μmol/L)、NHBⅡ组(256.5~342μmol/L)和NHBⅢ组(>342μmol/L)。同期出生的26例正常新生儿为对照组。采用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NBNA)分别于生后2~5天、12~15天、26~28天进行评分,并在生后6个月、1岁时采用智力发育量表(CDCC)测定其智力发育。结果:观察组NBN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不同病因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在黄疸的2~5天内NBNA总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智能发育指数(MDI)、运动发育指数(PDI)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病因及不同程度的高胆红素血症均能影响新生儿神经行为能力和智能发育。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全新的亲情护理模式在心胸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统计、分析患者对融入人为关怀,把患者当亲人,把护士当姐妹,以“家庭为中心”,为患者提供一条龙服务的优质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本次调查回收有效问卷为100%,对照组的满意度为80%,观察组的满意度为100%。实施亲情护理模式有效地减少了患者术后疼痛和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达到预期治疗的目的。结论:亲情护理模式体现了人性化的关怀与服务,护理工作由以“疾病为中心”责任护理模式转换为以“患者为中心”整体护理模式,提高了护理人员综合素质以及医院的美誉度,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