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调节性T细胞及细胞因子变化及与精神症状的关系。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27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和27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占CD4+T细胞的百分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IL-10及TGF-β1水平,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Treg细胞、TGF-β1与年龄、病程、教育年限和精神症状以及细胞因子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Treg细胞百分率为(0.03±0.01)%,明显低于对照组(0.04±0.02)%(t=-3.681,P=0.001);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TGF-β1[(1.40±1.16)pg/m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0.75±0.81)pg/ml](t=2.376,P=0.021),但IL-10水平在精神分裂症组[(0.12±0.25)pg/ml]和对照组[(0.12±0.26)pg/ml]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32,P=0.668)。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Treg百分率与教育年限呈正相关(r=0.452,P=0.018),与年龄、病程和精神症状无相关性;TGF-β1与年龄、病程、教育年限和精神症状之间均无相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Treg细胞百分率与IL-10、TGF-β1间均无相关性。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存在免疫抑制机制受损,Treg及TGF-β1可能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免疫失衡的病理生理机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注意力缺陷障碍伴多动儿童个性和行为特点与其家庭环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分析注意力缺陷障碍伴多动儿童的行为和个性特点及其与家庭环境的关系.方法:于2004/05按照DSM-Ⅳ的注意力缺陷障碍伴多动诊断标准调查长沙市某学校小学三年级到初中一年级共1 320名学生,筛查出由儿童精神病学主治医师组确诊的51名注意力缺陷障碍伴多动儿童作为注,对照组为其同班级、同性别、同年龄段(相差<1岁)的正常儿童51名.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和艾森克儿童个性问卷调查儿童的行为与个性特点,采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调查儿童家庭环境特征.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分为社会能力和行为问题两部分.社会能力由活动情况、社交情况、学校情况3个分量表组成;行为问题分为退缩、躯体主诉、焦虑抑郁、社交问题、思维问题、注意问题、违纪行为、攻击性行为8个分量表,并分别计算社会能力和行为问题总分.其中退缩、躯体主诉、焦虑抑郁、注意问题4个分量表构成了内化性行为问题;违纪行为、攻击性行为两个分量表构成外化性行为问题.艾森克儿童个性问卷有内外倾向、情绪稳定性、精神质和掩饰倾向4个分量表.采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包括亲密度、情感表达、矛盾性、独立性、成功性、知识性、娱乐性、道德宗教观、组织性、控制性等10个维度.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和家庭环境量表由同学带回家由父母填写,1周后收回,艾森克儿童个性问卷由儿童仔细填写.结果:102名儿童完成全部测评,进入结果分析.①注意力缺陷障碍伴多动组儿童社交情况、学校情况、焦虑抑郁、社交、思维及注意问题评分和社会能力总分和行为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3.966~8.253,P<0.001).②注意力缺陷障碍伴多动儿童个性在内外倾向得分较对照组低(34.61&;#177;5.66,42.31&;#177;6.42,t=-6.429,P<0.001),而情绪稳定性及精神质得分较对照组高(34.31&;#177;6.29,30.90&;#177;5.11,t=3.008,P<0.05);(27.27&;#177;3.19,22.88&;#177;4.02,t=6.111,P<0.001).③注意力缺陷障碍伴多动儿童的家庭环境中其亲密度程度、情感表达、独立性、成功性、组织性得分低于正常组(t=-7.801~-2.139,P<0.05或0.001),而矛盾性、控制性得分高于正常组(t=3.099,3.246,P<0.05).④注意力缺陷障碍伴多动儿童的行为和个性特征与家庭环境无明显相关,取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中的思维问题、社交问题、注意问题、内外向性行为问题与家庭环境各因子分做典型相关分析,并得到第一典型相关系数(λ1=0.679,P>0.05);取艾森克儿童个性问卷内外倾向、情绪稳定性和精神质3个维度与家庭环境各因子分做典型相关分析,求得典型相关系数(λ1=0.610,P>0.05).结论:注意力缺陷障碍伴多动儿童具有突出的行为问题和不同程度社会功能损害.家庭环境对其未产生明显的影响.与正常儿童相比,注意力缺陷障碍伴多动儿童呈现了注意缺陷、攻击和违纪行为的独特个性特征和异常的家庭结构.  相似文献   
3.
目的 检测<心理健康自评问卷>(SRQ-20)的信度和效度,应用于突发危机事件时心理健康状况的快速评估.方法 采用卫生部<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中附录的心理健康自评问卷(SRQ-20),对四川汶川地震中1222名受灾人群进行问卷调查,用分半系数和Cronbach α信度系数分析SRQ-20的信度,用主成分因子分析来分析其结构效度.结果心理健康自评问卷的分半系数为0.748,各项目的 Cronbach α信度系数在0.778~0.789,总体Cronbach α信度系数在0.792.主成分因子分析提取了5个主成分,分别为缺乏动力、躯体化和(或)生物学症状、抑郁思维、情绪、警觉性5个方面.结论心理健康自评问卷(SRQ-20)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可以作为我国心理危机干预过程中评估心理健康状况的快捷、准确、有效的筛查工具.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注意力缺陷障碍伴多动儿童的行为和个性特点及其与家庭环境的关系。方法:于2004/05按照DSM-Ⅳ的注意力缺陷障碍伴多动诊断标准调查长沙市某学校小学三年级到初中一年级共1320名学生,筛查出由儿童精神病学主治医师组确诊的51名注意力缺陷障碍伴多动儿童作为注,对照组为其同班级、同性别、同年龄段(相差<1岁)的正常儿童51名。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和艾森克儿童个性问卷调查儿童的行为与个性特点,采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调查儿童家庭环境特征。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分为社会能力和行为问题两部分。社会能力由活动情况、社交情况、学校情况3个分量表组成;行为问题分为退缩、躯体主诉、焦虑抑郁、社交问题、思维问题、注意问题、违纪行为、攻击性行为8个分量表,并分别计算社会能力和行为问题总分。其中退缩、躯体主诉、焦虑抑郁、注意问题4个分量表构成了内化性行为问题;违纪行为、攻击性行为两个分量表构成外化性行为问题。艾森克儿童个性问卷有内外倾向、情绪稳定性、精神质和掩饰倾向4个分量表。采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包括亲密度、情感表达、矛盾性、独立性、成功性、知识性、娱乐性、道德宗教观、组织性、控制性等10个维度。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和家庭环境量表由同学带回家由父母填写,1周后收回,艾森克儿童个性问卷由儿童仔细填写。结果:102名儿童完成全部测评,进入结果分析。①注意力缺陷障碍伴多动组儿童社交情况、学校情况、焦虑抑郁、社交、思维及注意问题评分和社会能力总分和行为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3.966~8.253,P<0.001)。②注意力缺陷障碍伴多动儿童个性在内外倾向得分较对照组低(34.61±5.66,42.31±6.42,t=-6.429,P<0.001),而情绪稳定性及精神质得分较对照组高(34.31±6.29,30.90±5.11,t=3.008,P<0.05);(27.27±3.19,22.88±4.02,t=6.111,P<0.001)。③注意力缺陷障碍伴多动儿童的家庭环境中其亲密度程度、情感表达、独立性、成功性、组织性得分低于正常组(t=-7.801~-2.139,P<0.05或0.001),而矛盾性、控制性得分高于正常组(t=3.099,3.246,P<0.05)。④注意力缺陷障碍伴多动儿童的行为和个性特征与家庭环境无明显相关,取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中的思维问题、社交问题、注意问题、内外向性行为问题与家庭环境各因子分做典型相关分析,并得到第一典型相关系数(λ1=0.679,P>0.05);取艾森克儿童个性问卷内外倾向、情绪稳定性和精神质3个维度与家庭环境各因子分做典型相关分析,求得典型相关系数(λ1=0.610,P>0.05)。结论:注意力缺陷障碍伴多动儿童具有突出的行为问题和不同程度社会功能损害。家庭环境对其未产生明显的影响。与正常儿童相比,注意力缺陷障碍伴多动儿童呈现了注意缺陷、攻击和违纪行为的独特个性特征和异常的家庭结构。  相似文献   
5.
吴向平  周韦华 《浙江医学》2013,(21):1917-1920
目的:研究双相障碍不同亚型伴有焦虑障碍与不伴焦虑障碍患者临床表现、心理社会功能损害及治疗效果的差异。方法本研究将95例双相障碍患者根据其自身发病特点分成双相I型不伴有焦虑障碍组(28例),双相I型伴有焦虑障碍组(26例),双相Ⅱ型不伴有焦虑障碍组(20例),双相Ⅱ型伴有焦虑障碍组(21例)。同时将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30例),各组均实施韦氏记忆测验、注意测验及执行功能等神经心理学测验。结果双相I型伴有焦虑障碍组仅在工作记忆方面较不伴焦虑障碍组差,两组在注意及执行功能方面均低于对照组,但两者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双相Ⅱ型伴有焦虑障碍组在视觉即刻记忆、视觉延迟回忆、工作记忆和精神运动速度方面较不伴焦虑障碍组差。结论双相Ⅱ型伴焦虑障碍的患者在神经心理功能损害方面较双相I型伴有焦虑障碍患者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6.
汶川地震外转伤员心理创伤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在四川汶川大地震中外转伤员心理状况,以便为及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进行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对转运离灾区的43例伤员进行自制的一般情况量表、创伤经验症状量表、创伤问题评估表等心理评估.结果 外转伤员中,60%以上的伤员出现相关的情绪反应和睡眠障碍,约1/3的人会出现闯入症状,如重复体验这种创伤16例(占37.21%)、在脑海里反复当时的情景20例(占46.51%)、噩梦16例(占37.21%)及闪回15例(占34.88%),回避7例(占16.28%).结论 地震外转伤员存在较突出的心理问题,情绪问题和重复经历创伤体验是影响其身心健康的主要症状.  相似文献   
7.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认知功能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各亚型的认知功能。方法:对113名8—12岁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男童与83名正常儿童采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进行对照研究。结果:ADHD各型儿童的分类次数和概括力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并以混合型最低,而注意冲动型与混合型的持续性反应与持续性错误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在控制智力因素后,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ADHD各亚型间,以混合型最明显,其次为注意障碍型,三型之间除非持续性错误外。主要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ADHD儿童存在认知功能损害,且不同亚型之间的损害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快速评估四川汶川大地震中外转伤员心理状况,从而推广综合评价心理危机干预的评估系统的应用.方法 对转运到我院的44名伤员和37名家属采用三维筛选评估模型进行评定,此外结合汉密尔顿抑郁他评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他评量表(HAMA)来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相关分析,从而验证三维筛选评估模型的有效性.结果79名外转伤员及家属采用三维筛选评估模型进行评估,伤员组在情感方面得分平均为(3.07±1.38)分,认知方面平均为(2.34±1.39)分,行为方面平均为(2.71±1.47)分,总分平均为(8.12±3.69)分;家属组在情感方面得分平均为(2.51±1.27)分,认知方面平均为(1.57±0.85)分,行为方面平均为(1.71±1.02)分,总分平均为(5.80±2.61)分.伤员组与家属组之间在认知、行为和总分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认知=2.853,P=0.006;t行为=3.366,P=0.001;t总分=3.116,P=0.003).伤员组与家属组在HAMD和HAMA中均存在抑郁和焦虑症状,HAMD总分分别为:(11.48±7.62)分和(9.23±5.64)分,HAMA总分分别为:(8.49±4.87)分和(9.38±7.05)分.三维筛选评估模型中情感、认知、行为和总分均与HAMD和HAMA存在较高相关(r情感-HAMD=0.393,P=0.001;r情感-HAMA=0.443,P=0.000;r认知-HAMD=0.434,P=0.000;r认知-HAMA=0.240,P=0.037;r行为-HAMD=0.529,P=0.000;r行为-HAMA=0.256,P=0.026;r总分-HAMD=0.517,P=0.000;r总分-HAMA=0.369,P=0.001).结论地震伤员和家属在情感、认知和行为方面存在异常,地震伤员在情感、认知和行为方面较家属严重,更加需要进行及时的心理干预.三维筛选评估模型是一种能够快速、准确、简便的筛查和监测方法,适合用于指导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9.
对32例抑郁症犯罪特点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鉴于抑郁症常产生自杀、杀人的严重后果 ,为此 ,作者对该院 15年来的司法鉴定中抑郁症案例进行了分析。旨在进一步认识抑郁症的犯罪特点 ,从而重视对抑郁症的防治。现报道于后。1 资料1.1 一般资料 自 1995~ 1999年我院门诊司法鉴定为抑郁症的案件共 32例 ,并符合CCMD - 2 -R中相应的诊断标准。其中 ,男性 2 5例 (78.1% ) ,女性 7例 (2 1.9% ) ;年龄为 19~ 76岁 ,平均 (32 .5± 6 .4 9)岁 ,包括 19~ 39岁 (青年组 ) 2 6人 (81.3% ) ,4 0~ 6 4岁 (中年组 ) 5例 (15 .6 % ) ,6 5岁以上 (老年组 ) 1例 (3.1% ) ;文盲 2例(6 .3% ) ,…  相似文献   
10.
周韦华  罗学荣 《浙江医学》2010,32(8):1269-1271
发育性阅读困难(developmental dyslexia)简称为阅读困难,约占整个儿童特定学校技能发育障碍的80%以上。阅读困难不仅影响到儿童的学习成绩,而且影响到儿童的性格发展,如形成内向、自卑、焦虑或出现对立违抗等,同样也影响到其成年后的生活质量。在儿童时有阅读困难的成人,男性可出现高失业率,而女性则可能过早成为母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