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6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中药指纹图谱与灵芝质量标准研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指纹图谱是中药现代化关键问题之一。根据国内外中草药指纹图谱研究进展,概述了指纹图谱建立中各项技术及应用,讨论了建立灵芝指纹图谱的一般策略和方法,指出建立指纹图谱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阐明了各项技术在灵芝指纹图谱的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并对前景进行了分析。分析了建立灵芝指纹图谱的基本思路,为其建立质量控制标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毕赤酵母生产重组灵芝锰过氧化物酶(recombinant Ganoderma lucidum manganese peroxidase,rG1MnP)的最优培养条件.方法 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中心组合设计和响应曲面法对rGlMnP工程酵母产rGlMnP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探讨初始pH、温度、甲醇浓度和血红素浓度对重组毕赤酵母生产的rGlMnP的酶活力的影响,分析上述4个因子的交互作用及其最佳水平范围,并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结果 初始pH、温度、甲醇浓度和血红素浓度对毕赤酵母生产rGlMnP的酶活力有显著影响;毕赤酵母生产rGlMnP最优的培养条件为:初始pH5.5、诱导温度30℃、甲醇浓度1.5%以及血红素浓度1.0 mmol/L.结论 本研究为利用毕赤酵母工程菌大规模生产rGlMnP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生物技术在药用真菌资源开发与保护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选围  陈文强  邓百万  王智  彭浩  林娟 《中草药》2005,36(3):451-455
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中医药科学研究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药用真菌是中药的重要组成部分。综述了我国药用真菌资源的现状和开发利用概况;真菌生物技术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等基本内容及其在药用真菌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中的应用。讨论了生物技术在传统药用真菌生产、地道药用真菌培育及选种鉴定、利用基因工程和细胞培养技术高效表达和生产天然活性成分或转基因真菌以及利用基因工程手段提高真菌代谢产物的含量、生物技术在药物筛选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苏颖  宋艳  黄蕾  邹豪  周选围 《药学实践杂志》2008,26(3):191-193,221
目的:制定复方虫草多糖含片(北冬虫夏草多糖提取物,罗汉果提取物,西洋参提取物,茶多酚)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对罗汉果,西洋参进行薄层鉴别;茶多酚进行显色鉴别;采用苯酚一硫酸法测定复方虫草多糖含片中虫草多糖的含量.结果:通过方法学考察,虫草多糖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0.9964;平均回收率为97.13%RSD=1.41%(n=5).结论: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高,可用于控制复方虫草含片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中药指纹图谱与灵芝质量标准研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选围  林娟  孙小芬  唐克轩 《中草药》2006,37(8):1121-1125
中药指纹图谱是中药现代化关键问题之一。根据国内外中草药指纹图谱研究进展,概述了指纹图谱建立中各项技术及应用,讨论了建立灵芝指纹图谱的一般策略和方法,指出建立指纹图谱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阐明了各项技术在灵芝指纹图谱的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并对前景进行了分析。分析了建立灵芝指纹图谱的基本思路,为其建立质量控制标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通过体外试验测定了3种灵芝免疫调节蛋白(FIP-glu、FIP-gat和FIP-SN15)对26株人胃癌细胞抑制增殖的影响。方法 采用MTS比色法检测了3种灵芝免疫调节蛋白对26株胃癌细胞的抑制作用,计算出每种灵芝免疫调节蛋白对不同胃癌细胞50%生长抑制所需的药物浓度值(GI50)。结果 灵芝免疫调节蛋白加入72 h后,发现3种真菌免疫调节蛋白分别对7株胃癌细胞株NUGC-3、GTL-16、HGC-27、IM95m、SNU-638、SNU-216和SNU-5表现出较强的抑制作用,其GI50<50 μg/ml。只对2株胃癌细胞NUGC-4和OCUM-1没有抑制作用。结论 灵芝免疫调节蛋白在体外对大多数人胃癌细胞株有较强的抑制作用,3种灵芝免疫调节蛋白的作用趋势相同,有进一步开发成抗胃癌药物的潜力。  相似文献   
8.
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中医药科学研究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药用真菌是中药的重要组成部分。综述了我国药用真菌资源的现状和开发利用概况;真菌生物技术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等基本内容及其在药用真菌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中的应用。讨论了生物技术在传统药用真菌生产、地道药用真菌培育及选种鉴定、利用基因工程和细胞培养技术高效表达和生产天然活性成分或转基因真菌以及利用基因工程手段提高真菌代谢产物的含量、生物技术在药物筛选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正>自DNA重组(DNA shuffling)技术诞生以来,作为现代生物技术核心的基因工程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特别是改组技术在基因重组,分子、蛋白蛋进化等领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开创了定向分子进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