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10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疼痛管理小组在术后镇痛管理中对术后镇痛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200例术后自控镇痛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00例行常规自控镇痛及随访;干预组100例行常规自控镇痛及急性疼痛管理小组人员给予患者统一、全程镇痛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干预组的自控镇痛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的自控镇痛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疼痛小组可提高自控镇痛效果,减低患者术后镇痛相关不良反应,提高患者术后镇痛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艾司洛尔联合利宁胶浆预防全麻气管拔管时心血管反应和术后咽喉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全麻病人随机分为三组:A组(对照组),未给药;B组(利宁胶浆组),先把气管导管插入部分(包括套囊)均匀涂上一次性利宁胶浆(盐酸丁卡因胶浆),并在麻醉诱导成功窥镜时,将利宁胶浆涂抹在患者咽峡粘膜上后再行插入含有胶浆的气管导管.C组(艾司洛尔联合利宁胶浆组),在拔管前2~3 min给予1 mg·kg-1艾司洛尔静注,利宁胶浆用法同B组.观察记录各组:①在麻醉前(T0),拔管前(T1),拔管即刻(T2),拔管后1 min、3 min、5 min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RPP.②随访术后24 h咽喉炎、咽喉痛的发生率.结果:A组患者在吸痰拔管即刻出现MAP升高,HR增快,RPP增多并延续至拔管后5 min,与拔管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B组拔管期与A组比较,血压较平稳,但心率与A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C组拔管期心率和血压稳定,与A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拔管后24 h咽喉炎发病率显示B、C两组显著低于A组(P<0.01).结论:艾可洛尔联合利宁胶浆能有效地预防全麻拔管期心血管反应和术后咽喉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高乌甲素联合小剂量丙泊酚静脉麻醉在老年患者无痛肠镜检查中的临床效果。方法: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单纯丙泊酚组(A组)和高乌甲素联合小剂量丙泊酚组(B组),每组60例。A组静脉血浆靶控输注丙泊酚2.5μg/ml,B组输注丙泊酚前5 min予静脉滴注4 mg高乌甲素注射液,静脉血浆靶控输注丙泊酚1.5μg/ml。所有病例均待受术者睫毛反射消失,开始肠镜检查操作。进镜至回盲袢时停止输注丙泊酚。各组均记录术前、置镜时、手术结束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RR)、血氧饱和度(SPO2)值,以及手术时间、术中呼吸抑制的发生率,术中需用麻黄素或阿托品控制血压和心率的例数,术中体动例数,丙泊酚用量,停止输注丙泊酚至呼叫睁眼的时间等。结果:A组术中MAP、HR、RR下降,与麻醉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B组与麻醉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术中体动、手术时间比较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丙泊酚用量、苏醒所需时间与B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现不良反应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乌甲素联合小剂量丙泊酚静脉麻醉在老年患者无痛肠镜检查中的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5.
目的:随机、双盲观察右旋美托咪啶对局麻药行腘窝处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效能的影响.方法:60例行单侧大隐静脉曲张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右旋美托咪啶联合局麻药组(DL组)和0.9%氯化钠溶液联合局麻药组(SL组)2组,每组30例.采用超声引导行患侧胭窝坐骨神经分叉处阻滞和股神经、闭孔神经阻滞.DL、SL 2组坐骨神经阻滞用药分别为0.5mL(50μg)右旋美托咪啶或0.5 mL 0.9%氯化钠溶液+2%利多卡因9.5 mL+0.75%罗哌卡因10 mL,共20 mL.记录2组患侧的腓肠外侧皮神经、腓肠神经、腓浅神经、腓深神经、足底外侧神经、足底内侧神经的感觉起效时间和胫神经、腓总神经的运动起效时间;感觉、运动持续时间.结果:DL组腓肠神经、腓浅神经、足底外侧神经、足底内侧神经感觉起效时间显著短于SL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L组腓肠外侧皮神经、腓深神经与SL组感觉起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L组胫神经、腓总神经运动起效时间显著短于SL组(P< 0.05);DL组感觉、运动持续时间显著长于SL组(P<0.05).结论:右旋美托咪啶增强局麻药行坐骨神经阻滞时的麻醉效能.  相似文献   
6.
痛经散(系中药丹参、延胡索、红花、肉桂……等组成)治疗原发性痛经有效率达87.38%。一般认为痛经的发生与前列腺素(PC)含量过高有密切关系。我们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痛经散治疗前后病人体内(血浆、经血、宫内膜)PGF_2α的含量变化,以探讨该药的疗效机理。现将实验结果报导如下: 材料与方法一、病例选择:选取临床确诊为原发性痛经病人20例为治疗组;年龄13—35岁,病程1—15年不等;痛经程度轻度1例、中度12例、重度7例。另取同样年龄范围的健康非痛经者为正常对照组。二、标本采集:痛经病人月经来潮剧烈疼痛时,不服任何止痛药,同时采取血浆、经  相似文献   
7.
对《三碘季胺酚在腹部手术关腹困难中的应用》一文的商榷自《三碘季胺酚在腹部手术关腹困难中的应用》一文在本刊1995年第11卷第3期发表以来,共有10个单位15位作者来稿从硬膜外麻醉实施和安全应用肌松药两个方面对该文提出各自的看法与作者商榷。硬膜外阻滞是...  相似文献   
8.
肝硬化合并肝肺综合症1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肺综合症是终末期肝病出现的一种肺部并发征,临床主要表现气短、呼吸困难、肺水肿、间质性肺炎、盘状肺不张、胸腔积液,和低氧血症等病理和功能改变,重者危及生命,现将我院近3年来肝肺综合症10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HBV感染高发区——广州地区慢性乙型肝炎(CHB)家族聚集流行特点及预后情况进行分析。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6年4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炎门诊就诊的CHB患者,调查患者人口学基本特征、其亲属HBV标志物结果、患者HBV相关指标、肝脏生化指标及肝脏彩超、CT或磁共振成像。以至少2名具有亲缘关系成员诊断慢性HBV感染定义家族聚集,比较家族聚集组及非家族聚集组的临床特点。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用χ~2检验或Fisher's精确概率法。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家族聚集方式与子代感染HBV、肝硬化及肝癌的发病风险。结果共1096例家族史明确的CHB患者纳入研究,家族史阳性者569例,即家族聚集率51.9%。按年龄划分为16~30岁,31~45岁和46岁以上分层分析,家族史阳性组与家族史阴性组3个年龄层诊断肝硬化的比例依次为2.1%、11.5%、35.6%和2.7%、5.7%、38.5%,家族史阳性组患者在31~45岁诊断肝硬化的比例明显高于家族史阴性组患者(χ~2=5.71,P=0.02)。聚集模式以同胞感染(30.2%)和母亲-子女感染(34.4%)最多见。父母均感染[比值比(OR)=8.18,95%可信区间(95%CI):5.24~12.75]、母亲单方感染(OR=4.60,95%CI:3.69~5.74)和父亲单方感染(OR=2.77,95%CI:2.11~3.63)均与子代感染HBV有关,不同家族聚集模式并非患者发生肝硬化的危险因素(P0.05),但父母均感染(OR=8.5,P0.01)可能是肝癌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广州地区CHB感染具有高度家族聚集性,CHB家族史阳性患者可能更早发展为肝硬化。同胞感染和母亲-子女感染是最主要的家族聚集方式,家族聚集模式与子代感染HBV及肝癌发病相关。  相似文献   
10.
陈宏博  吴艳琴  金资源  李军 《浙江医学》2018,40(16):1819-1822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TAP)阻滞用于行腹腔镜卵巢切除术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方法择期行腹腔镜卵巢切除术患者180例,术毕均行超声引导下双侧TAP阻滞,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45例,Con组(0.375%罗哌卡因+0.9%氯化钠)、Dex0.5组(0.375%罗哌卡因+0.5滋g/kg右美托咪定)、Dex1.0组(0.375%罗哌卡因+1.0滋g/kg右美托咪定)及Dex1.5组(0.375%罗哌卡因+1.5滋g/kg右美托咪定)。术后均复合使用羟考酮静脉镇痛泵。以维持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3分为标准,记录术后4、6、8、12、24、48h的羟考酮消耗量及相应时点Ramsay镇静评分,记录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与Con组、Dex0.5组相比,Dex1.0组与Dex1.5组术后24h与48h的累积羟考酮消耗量均显著减少(均P<0.05);4组患者各时间点的Ramsay镇静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Con组及Dex1.0组相比,Dex1.5组术后口干的发生率显著增加(P<0.05)。结论与罗哌卡因联合使用的右美托咪定剂量为1.0、1.5滋g/kg时可显著增强TAP阻滞用于腹腔镜卵巢切除术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且1滋g/kg剂量所致术后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