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84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作者曾遇到一例急性三氯化磷中毒误诊致死病例,为引起同道注意,兹报告如下。 病例摘要 患者××,女性,22岁,为某药厂甲胺磷车间三氯硫磷合成工序操作工.既往体健,该患于就诊前1小时,因三氯硫磷合成釜爆炸,致使以生产原料三氯化磷为主的蒸气弥散于车间空气中,慌乱中患者跌倒在下风向,约经8~9分钟后被人救出。当时患者神志清醒,自觉胸闷、呼吸困难、呛咳,眼睁不开。现场未做任何处置,急送×院急诊室就诊后入院。查体:神清合作,口唇无紫绀,瞳孔等大整圆。心脏听诊无杂音,心率、呼吸频率正常,双肺下部有少量干性罗音,腹软,肝脾未触及。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0.8 ×10~9/L,中性74%,淋巴24%,单核2%。血液胆硷  相似文献   
3.
物质的量浓度是用以表示含量的单位 ,是医学领域常用的计量单位。以前常用“质量浓度” ,单位是“mg/dl” ;后来引进各反应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出现了“克分子浓度”(单位为“M”)和“当量浓度”(单位为“N”) ;现在发展到“物质的量浓度” ,单位为“mol/L” ,WHO建议尽可能采用物质的量浓度。其换算式如下。1 质量浓度的换算将质量浓度 (mg/dl)换算成量浓度 (mol/L)时 ,须依据特定的换算系数 ,如血糖的换算系数为 0 .555,尿素氮为 0 .357。换算系数 =1÷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10 (因L =10×dl)。2 克分子浓度的…  相似文献   
4.
1 化学元素符号均为正体,且首字母大写,如Fe、Mg、Cu、Co。2 核素的核子数(质量数)必须标注在元素符号的左上角,如131I,不得写成131碘或I131。3 分子中核素的原子数应标注在核素符号的右下角,如H2、O2。4 质子数(原子序数)可在左下角注明,如82Pb。5 对于离子态,离子价数和符号“+”或“-”标在右上角,如Mg2+和PO3-4,不应写成Mg+2和PO-34或Mg++和PO---4。6 对于电子受激态和核受激态,可用符号“*”标于右上角,如NO*和110Ag*。化学元素与核素…  相似文献   
5.
单位升是我国法定单位,其符号为“L,(l)”。我国推荐采用“L”,“l”为备用符号。目前出版的科技书刊中升的符号几乎均选用“L”,因此加词头后其符号也应用“L”,即毫升应写作“mL”,不用“ml”;微升应写作“μL”,不用“μl”。“升”加词头后符号用“L”不用“l”@吴淑芬  相似文献   
6.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主要累及直肠、结肠黏膜和黏膜下层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属于炎症性肠病(IBD)范畴,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等.病情轻重不一,多呈反复发作的慢性病程.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对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病机认识主要集中在免疫和遗传或环境因素的关系,而免疫遗传的影响与中医的气血阴阳密切相关,中医药对溃疡性结肠炎防治有确切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新生儿女婴尿液标本收集成功率的效果。方法开展以"提高新生儿女婴尿液标本收集成功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按照品管圈活动PDCA步骤,对新生儿女婴尿液标本收集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导致其失败的原因,针对性制定对应的对策并实施。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女婴尿液标本收集成功率从60.8%提高到91.6%,圈员对综合能力的自我评价也明显高于活动前。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可提高新生儿女婴尿液标本收集成功率,提高护士主动参与质量管理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产后盆底功能障碍临床治疗中盆底功能障碍治疗仪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中山市陈星海医院妇产科于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200例,其中接受盆底肌康复训练的100例患者归为对照组,而接受盆底肌康复训练+盆底功能障碍治疗仪治疗的100例患者归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盆底肌肉张力以及尿失禁评分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存在较为明显的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00%,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8.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临床治疗期间,联合应用盆底功能障碍治疗仪+盆底肌康复训练,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使患者盆底功能恢复,而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指数,不会给患者预后造成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治疗多发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6例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给予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治疗。结果 56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未出现术中输血及中转开腹病例。手术时间为(70. 56±7. 12) min,术中出血量为(143. 43±26. 38) m L,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为(2. 41±0. 64) d。术后切口愈合良好。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均为子宫平滑肌瘤。患者出院后均获得12个月随访,腹痛消失,子宫肌层愈合良好。月经均于术后3个月内恢复正常,未出现宫颈粘连等并发症及复发病例。结论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治疗多发性子宫肌瘤,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低,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of the combination of gynecologic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 (GI-RADS) ultrasonographic stratification and 3D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nography (3D-CEUS) in identifying malignant lesions from benign ovarian masses. Methods Both of 2D ultrasound (2D-US) and 3D-CEUS were performed on 102 patients with ovarian masses. The perfusion characteristics of ovarian masses were observed with 3D-CEUS,and the 2D-US features of ovarian masses were analyzed based on GI-RADS. Simple and multipl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whether the independent risk predictors in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benign and malignant ovarian could be confirmed. In addition, ROC curves were drawn. The diagnostic efficacy of GI-RADS combined with 3D-CEUS scoring system was evaluated and compared with that of only GI-RADS. Results Simple and multipl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confirmed that there were 8 independent predictors of malignant masses, including large papillary projections (≥ 7 mm), separated or wall thickness ≥ 3 mm, central blood flow, the proportion of solid part ≥ 50%, combination of ascites, high level enhancement, uneven distribution of contrast media in enhanced solid part and the vascular with characteristics as dense, tortuous and anfractuous. When using 4 points as the cut-off, the area under the curve (AUC) of GI-RADS combined with 3D-CEUS scoring system in identifying malignant ovarian masses was 0.969, higher than that of only GI-RADS (0.839; Z=1.64, P=0.029). Furthermore, the scoring system showed higher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and accuracy (all P<0.001). Conclusion The combination of GI-RADS with 3D-CEUS can be more effective to distinguish malignant lesions from benign ovarian mass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